摘 要:通過介紹鋼筋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重要性及其現場施工存在的問題分析,簡單闡述了鋼筋的現場施工技術要求
關鍵詞:土木工程;鋼筋;施工
1.鋼筋技術在混凝土結構工程中的重要性
鋼筋具有良好抗拉性能而抗壓性能低,構件自重小的特性,與混凝土自身抗拉性能低、抗壓性能高的特性進行互補。因此,鋼筋普遍也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在現代工業(yè)建筑不斷進化的今天,要想取得很好的發(fā)展前景,就需要我們合理應用科學技術,結合實際工程的需要對鋼筋施工技術進行現代化改進,力爭做到與時俱進,同時也保證了建筑工程的工程質量。
2.鋼筋在現場施工存在的問題分析
2.1鋼筋材料的質量問題
鋼筋材料的選擇是可以直接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建筑材料質量沒有達到規(guī)范要求而投入使用,小則出現鋼筋斷裂現象,進而影響后續(xù)施工團隊的正常運行,大則出現工程事故,危及群眾安全。而某些企業(yè)單位依舊會為了謀求自身利益,節(jié)約施工成本,在工程中以次充好,出現劣質鋼筋等情況,為工程項目留下后期的安全隱患。為避免此類問題的發(fā)生,管理人員應嚴格把關鋼筋材料的質量控制工作,確保鋼筋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2.2鋼筋構件的位置偏差
在鋼筋搭接、綁扎過程中,常出現工人由于粗心或專業(yè)知識不足等原因的存在,造成鋼筋兩端的錨固、搭接長度參差不齊,其構件位置也相對發(fā)生偏差,從而影響到其他構件的安裝,結構受力也有影響。這就需要組織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參與專業(yè)培訓和學習以及安全重要性的教育,同時監(jiān)督力度也要加強。既然鋼筋構件的位置偏差現象是無法避免的,那就將偏差減小到規(guī)范要求的可允許范圍內,沒有達到要求就不能進入下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
2.3鋼筋的配筋不足
鋼筋配料是根據鋼筋混凝土構件配筋圖依次進行繪制、編號、計算、填寫、加工等程序,它是進行鋼筋加工的依據。鋼筋配料的合理配置是關系到混凝土結構的承載能力是否得到保障,而鋼筋的種類、數量、配筋率以及鋼筋級別在許多項目工程中也常出現沒有達標的情況,這就可能會導致鋼筋荷載能力不能得到保障,縮短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3.鋼筋在施工中的具體應用
3.1特征工程引導機器學習預測低鋼筋的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的準確預測對鋼筋的使用壽命評估和合金設計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克服傳統物理冶金模型的局限性,采用機器學習算法,建立了鋼筋的屈服強度和總伸長率的通用預測模型。首次建立了一個包含多種鋼成分和處理工藝的數據庫。與傳統的物理冶金模型相比,特征工程引導的隨機森林回歸預測方法在預測鋼的屈服強度和總伸長率方面具有準確性和通用性的優(yōu)點。計算出的強塑性平衡工藝窗口可以為拉夫鋼的進一步設計和開發(fā)提供指導[1]。
3.2基于 bim 的鋼筋結構可拆卸性定量評估框架
近年來,作為最有效的結構末期設計方案之一的解構設計(dfd)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雖然在過去的幾年里,已經有一些研究工作涉及 dfd 和可逆建筑設計理論,但是人們清楚地注意到缺乏技術支持來開發(fā)工具來改進 dfd 以達到 bim 兼容性。有研究提出一個鋼筋結構可拆卸性評估評分法。建議的方法考慮到一些鋼參數及其可拆卸性。七個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有助于鋼連接解構的建議研究考慮。此外,鋼筋構件可重復使用的防火系統,以提供所需的耐火性和可拆卸性。對所選參數進行詳細分析,形成鋼筋結構可拆卸性評估評分(ss-das)。該方法在 autodesk revit 中使用 dynamo 實現。
4.鋼筋的現場施工技術要求
4.1施工前準備
(1)鋼筋采購: 鋼筋原材料的采購是需要采購人員在結合工程需求和規(guī)范要求的前提下,來進行選購,記錄采購鋼筋的相關數據,嚴格審查文件;
(2)鋼筋進場驗收:鋼筋在正式投入施工現場使用前都是要進行進場驗收的,驗收內容包括:鋼筋合格證、出廠試驗報告、標牌等信息的校對、外觀驗收、力學性能以及工藝性能都要進行嚴格審查,同時也要按照國家現行標準規(guī)定進行隨機抽樣鋼筋檢查,檢查符合現場施工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其中,部分化學成分含量的檢測部分,是針對進口鋼材或者是重點工程項目中才會進行。
4.2施工過程
(1)鋼筋搭接:在土木工程鋼筋搭接過程中,相鄰的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應相互錯開,并在節(jié)點處進行綁扎。其中,受壓鋼筋綁扎的搭接長度應取受拉鋼筋綁扎連接長度的0.7倍。
(2)鋼筋接頭:焊接街頭的外觀質量也是要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焊縫接頭處的焊包應均勻,無裂紋,且凸出塊的高度應不小于鋼筋表面的4mm;對接頭的軸線偏移和彎折角也有要求。
(3)鋼筋替換:在施工過程中,遇到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guī)格需要更換時,不能擅自做決定,必須按照施工流程進行設計變更文件的申報辦理,征得設計單位同意,遵照相關施工原則進行替換。
4.3鋼筋存放
(1)為防止鋼筋表面出現銹跡,影響使用性能的情況發(fā)生,施工現場盡量減少鋼筋的保管時間,保管環(huán)境不宜在潮濕、通風不良處,同時周圍不能與鹽、酸類物品共同堆放,易造成鋼筋受潮、受熱引發(fā)化學反應,甚至變形;
(2)避免出現鋼筋原料混合堆放,鋼筋進場時要及時分類、堆放整齊,并做好編號,掛牌也不能疏漏;如若發(fā)生,應立即檢查并清理;
(3)在施工前還需再次進行鋼筋的外觀檢查,觀察是否變形,或者表面有無異物,進行簡單清理后,可投入使用。
5.結論
鋼筋(rebar)是土木工程建筑中經常用到的建筑材料,可以說鋼筋的質量檢測是整個施工作業(yè)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關系到工程的整體進程。由于施工工程多,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工程沒有百分百的質量保證,只有努力解決工程施工中出現的問題,以此達到提高整體工程的質量控制的目的。同時,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質量把關,在施工中應加強施工管理,統籌安排,合理組織。
參考文獻
[1][2]Andrew Basta,Mohammed Hassanien Serror,Mohamed Marzouk.A BIM-based framework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steel structure deconstructability[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20,111.
作者簡介:
姚霞(1998-),貴州遵義人,土木工程專業(yè),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