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粉 羅敏 鄭淅
摘 要:《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達到了中國古典小說的頂峰,其影響力足見之大。然而,在民間也流傳這樣一句話:“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贝嗽挷o依據(jù),讀過此書,我們都知道里面充斥著對于情愛的描寫,寶黛釵三人的復(fù)雜情感貫穿始終,也包含著其他小人物之間的眉目傳情。這也是“大旨談情”的主旨所在了罷。
關(guān)鍵詞:紅樓夢;情愛理念;愛情
“大旨談情”的《紅樓夢》敘寫了無數(shù)情愛故事,總體可將其歸為三大類:貴族情愛、下人情愛、另類情愛。作品雖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重點展開,但里面也穿插了平常人的愛恨情仇。也正因為每個人的身份地位,性格教養(yǎng)不同,其傳情達意的方式也不同。通過不同類人的情愛描寫,作者不僅向我們傳達出人們的性格心理,也是對于當(dāng)時整個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揭露。
一、貴族情愛
此主要以寶玉為中心展開的纏綿悱惻的才子佳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在這樣的上層貴族階層當(dāng)然也少不了迥異于寶黛情愛的情債與孽緣。如大家閨秀的悲苦,貴族少婦的寡苦,甚至依附貴族身份的放縱卑劣。通過種種情愛關(guān)系,揭示出封建貴族隱藏的復(fù)雜。
在其所有中,寶黛誓死同盟的愛情最為讓人哀嘆,自從黛玉進入賈府,二人經(jīng)常一起玩樂,甚至共讀西廂,恰巧二人又都同屬于自由戀愛的封建叛逆者。不免都會認為二人是金童玉女般的存在。寶玉甚至多次對黛玉講到:“你死我就去做和尚去”。對其表達出自己對于愛情的忠貞。這也與寶黛的愛情不謀而合。但寶釵的出現(xiàn)放佛又打破了所有的美好,她與黛玉不同,是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封建淑女形象,是封建禮教忠誠的信仰者、自覺的執(zhí)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忠誠地信奉封建禮教,很會做人和處世,喜歡討好人和奉承人,同時也非常地虛偽和自私。在寶玉探望寶釵一回中,寒暄過后,寶釵特意提起要賞鑒一下寶玉之玉,她把這塊玉托在手上,反復(fù)細看,口中還反復(fù)念著玉上的字跡“莫失莫忘,仙壽恒昌”。丫環(huán)鶯兒聽到后嘻嘻笑道:“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寶玉聽完也要看寶釵的。寶釵雖說“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所以鏨上了,叫天天帶著;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兒”,但還是從貼身大紅襖上將“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金鎖取出來。在金鎖上鏨的“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和寶玉上的字跡湊成了一對。這就是寶釵在變相的試探寶玉的心思,并且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愛意。最終二人在陰差陽錯之下成婚,原本十分般配的一對硬是被拆散成了苦命鴛鴦。多愁善感的黛玉縱有千般無奈,也只能含淚喊著寶玉的名字可憐死去,寶玉雖與寶釵結(jié)婚,心里還是掛念黛玉,最終出走。
二、下人情愛
這種情愛理念也印證了情愛不是貴族的專利,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會存在男女情感。在作品中,作者也運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刻畫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奴婢下人們的情感。他們雖然地位低下,但是在愛情上卻愛的轟轟烈烈。
這在《紅樓夢》開卷第一回,“賈雨村風(fēng)塵懷閨秀”一節(jié)中就有所講到,賈雨村到甄士隱家閑敘,在書房中翻弄書籍解悶時,聽見窗外有女子的聲音,雨村抬頭一看見丫鬟“生得儀容不俗,眉目清明,雖無十分姿色,卻亦有動人之處”,一下子被這美貌所迷住。在雨村看的著迷時,那丫頭正好也抬頭望見他,丫鬟心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偉,……必非久困之人”,于是又回頭看,雨村便以為丫鬟也中意于他,心里歡喜的不得了。這樣的舉止在現(xiàn)在看來或許是很正常的一事,但在當(dāng)時禮教森嚴的封建社會,像嬌杏丫頭這樣私自回顧男子,就已經(jīng)違背了封建倫理了。像話本小說《吳衙內(nèi)鄰舟赴約》一篇,吳衙內(nèi)與秀娥小姐就是臨窗偶然一見,“四目相視,且驚且喜,恰如熟識過的” 從此私定終身,最終成就美滿姻緣。其實,也正是由于男女之間的這般約束,造成了賈雨村那種頓生非分之想的扭曲心態(tài)。這兩人,多是賈雨村“剃頭挑子一頭熱”,丫頭嬌杏雖然沒有給他惡評,但是雨村向甄家娘子討要嬌杏丫頭時,就打破了他一貫的正人君子的形象。這其實也是作者對當(dāng)時這一類人的冷嘲熱諷。
三、另類情愛
這一類的情愛,是社會世俗所不允許擁有愛情的。他們是可悲的又是可憐的。他們之間的情感,也是作者想要以此來表達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一個重要途徑。
“氣質(zhì)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膿,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fēng)塵骯臟違心愿,好一似無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這是《紅樓夢》中來專門描寫妙玉的一首曲子。這表現(xiàn)出她曲折的一生。在愛情上,作為一個身披袈裟,手持念珠的佛教弟子她確實是愛著賈寶玉的。在賈寶玉生日時候,妙玉派人送來粉紅卡片——檻外人敬叩芳辰!作為出家人竟有粉紅卡片就已經(jīng)不合乎常理了,更別說身居佛堂的她是如何得知賈寶玉生日的?而且如此看重。但是妙玉喜歡賈寶玉這又是一個悲劇,佛家戒律不允許她貪戀紅塵,她一直壓抑自己,最終即使不被強盜劫走,也會被自己殺死。
琪官,本名蔣玉菡,是忠順王府唱小旦的戲子。他生長得非常嫵媚風(fēng)流,讓紈绔子弟賈寶玉也為之心動。在他們的交談中就足以見出蹊蹺。最后寶玉將襲人嫁給他,襲人和蔣玉菡成親之后,發(fā)現(xiàn)蔣玉菡一直還保留著與賈寶玉互換的那條松花汗巾子。蔣玉菡一直以為那條汗巾子是賈寶玉的,為了他們曾經(jīng)的友情,他就一直留著呢??墒且u人一看就知道是她的。這才想起來,自己那條還不知道在哪里呢。
總之,《紅樓夢》中的情愛理念發(fā)展了情教的思想,更重要的是通過一系列不同人物的情愛經(jīng)歷揭示著現(xiàn)實社會的無奈。對當(dāng)時封建倫理道德給予了一定的批判。而且在描寫情愛過程中善于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用細致入微的人物形象表達情感,更為讓人動容。這樣高超的寫法也是作品能夠獲得如此高地位的重要原因。它的文字,寫作技巧都達到極致。這種寫法不僅是對之前的愛情著作的繼承和超越了同時代的情愛作品,更是對后來同類型的文學(xué)作品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經(jīng)驗和方法。成為中國文學(xué)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一部舉足輕重的文學(xué)經(jīng)典。
參考文獻
[1]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6
[2]余冠英,樂府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3
[3]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陳慶浩,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