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玲 路林林 梁俊遠
摘要:土木結構文物古建筑在我國歷史發(fā)展中占據(jù)了重要位置,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發(fā)展、文化藝術的重要歷史資料。土木結構文物古建筑很容易受到火災的破壞,一旦發(fā)生土木結構文物古建筑火災事故,對于我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本文通過對土木結構文物古建筑發(fā)生火災事故現(xiàn)場進行分析,研究出土木結構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措施,并且結合網(wǎng)絡消防系統(tǒng),對我國土木結構文物古建筑進行消防保護,從而在保護文物古建筑成果方面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土木結構;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
近幾年來,由于消防安全管理不當導致我國文物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損壞的事件不少,因此,加強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監(jiān)管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還要嚴肅的對待。據(jù)此,根據(jù)文物古建筑的特點,要制定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從而避免文物古建筑免受火災事故的危害,讓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能夠順利傳承下去。
一、我國文物古建筑的消防特點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其中有許多具有各種特色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這些文化遺產(chǎn)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具有很重要的保護價值,其中文物古建筑就是需要保護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在我國古代,許多建筑都是用木頭建造的,因為木材具有很強的抗震性,再加上木材本身就有柔韌性,所以我國被保存下來的土木結構文物建筑較多。木材雖然是建造房屋的好材料,但是卻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點,不防火,容易被點燃。近十年來,我國的文物古建筑火災就發(fā)生了很多起,其中引發(fā)火災的首要原因就是生活用火,其次就是電氣的原因。因此,作為消防安全監(jiān)管部門,理應重視對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保護,做好消防安全監(jiān)管管理工作。
二、對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木制文物古建筑易燃、不通風
由于我國大部分的文物古建筑都是由木材所建造的,并且還經(jīng)過了數(shù)千年的積淀,很多的木材都快被風干了,水分非常稀少,尤其是在夏季高溫的時候,非常容易發(fā)生火災。在古代,古人所建造的房屋大都是選擇優(yōu)質的松木、楠木等建造的,這些木材本身就含有松脂,在發(fā)生火災的時候,火勢就很容易蔓延,同時有一些文物古建筑還提供祭祀使用的空間,并且這些古建筑都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里面,在祭祀時會有點香、蠟的情況出現(xiàn),很容易引發(fā)火災,再加上這些文物古建筑的房頂非常高,空間又密實,不通風,在火災發(fā)生時很難把熱量和濃煙散發(fā)出來,這些熱量和濃煙伴隨著溫度逐漸上升,使得火勢也變得越來越大,大到無法控制的地步,就導致大面積的文物古建筑被燒毀。因此很容易看出,火災對于文物古建筑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
(二)文物古建筑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當下我國對文物古建筑管理方面還是有所欠缺,而管理工作出現(xiàn)問題就很有可能會導致火災的發(fā)生。近些年來,我國旅游業(yè)發(fā)展十分迅猛,這對我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重大的挑戰(zhàn)。在追求經(jīng)濟效益的情況下,許多商戶利用文物古建筑的名聲,在其附近開設餐館、酒店以作商業(yè)用途,使得文物古建筑的商業(yè)化色彩逐漸增強,這就增加了火災發(fā)生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于火災的危害性認識嚴重不足,在消防方面投入較少,還有一部分人并沒有接受過消防安全方面的培訓,導致自身對消防安全知識嚴重認識不足,不會使用消防滅火器材,也沒有接受過火災安全疏散演練,因此缺乏自救能力。
三、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建筑防火性能,降低火災的危害
文物古建筑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所以在消防安全問題方面就要格外注重,在文物建筑保護方面,要制定一套針對文物古建筑的防火措施,在消防管理方面一定要嚴格。由于文物古建筑耐火性能較差,耐火等級也較低,在處理好保持文物古建筑原貌的基礎上,還要加一層消防保護。對于文物古建筑的木材構件需要涂防火涂料,用防火建筑材料代替那些不可修復的木質構件,這樣被修復的建筑具有一層防護的防火墻。相鄰的建筑之間也要提高建筑的耐火等級,分隔好建筑物內部的可燃物,設立防火隔離墻,降低火災對文物古建筑的危害。
(二)制定防火災應急預案,做好宣傳工作
人員的疏散和消防應急救援方面要有嚴密的應急方案。把古建筑的消防宣傳融入到旅游中,融入到我國的文化中,要選擇合適的宣傳場所進行宣傳。此外,還要提高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素質,定期進行消防業(yè)務培訓,還要定期進行火災安全疏散演練,訓練使用防火器材,提高防火意識。
四、結語
由于我國的文物古建筑大多數(shù)都是由木材所建造的,在古代,由于古人并沒有預防消防安全意識,在建造文物古建筑這方面并沒有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導致文物古建筑頻繁發(fā)生火災事故。在發(fā)生火災時,消防救援工作就很難順利展開,尤其是有一些文物古建筑坐落在偏遠的山區(qū),如果發(fā)生火災就很難展開消防救援,這就會致使文物古建筑錯過最佳的消防救援時間,直接導致了大部分的文物古建筑被摧毀,所以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監(jiān)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孟瑤.探究土木結構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建設[J].建材與裝飾,2019(16):124-125.
李永平.土木結構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7,33(02):54-57.
苗慧燕.古建筑火災特點分析及撲救對策[J].中國應急救援,2017,(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