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作為藝術與觀念的“時間”

        2019-09-10 07:22:44張翼
        南腔北調(diào) 2019年12期
        關鍵詞:省府時間敘述者

        張翼

        如果說從《冰藍世界》《大路朝天》到《大瓷商》顯示了南飛雁從青春校園向社會歷史,由經(jīng)驗書寫到想象寫作的轉(zhuǎn)變,那么,從《大瓷商》到《省府前街》,則體現(xiàn)出南飛雁把控“大歷史”的精進。較之以“故事”取勝的《大瓷商》,《省府前街》不僅僅寫詭譎的歷史風云、傳奇的悲歡離合,還氤氳著某種交錯幽微的歷史感,其中有歷史,也有人性,形成了歷史的“個人性”“日常性”與個人的“整體性”“歷史性”的交織。這種層次豐富的歷史感覺得益于作者對“時間”的精心處理。

        一.敘事時間與歷史時間的差異

        歷史本身就體現(xiàn)為“時間”是單向的、連續(xù)不斷的、不可逆轉(zhuǎn)的時間序列。小說也是一種有關“時間”的藝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段內(nèi)、現(xiàn)在的時間點上講述無盡的、過去的故事,是每一個小說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對于講“歷史”故事的敘述者來說,這個問題尤其尖銳。這涉及到敘事學的一對基本概念,即故事時間和敘事時間。具體到歷史書寫中,所謂故事時間是指歷史的原始時間、物理時間。這個物理時間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蘊含豐厚,它不僅僅用于標注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還因為時間的次第演進構(gòu)筑了明晰、明確的因果邏輯。敘事時間則指文本敘事的結(jié)構(gòu)時間,即敘述者講述故事的時間安排,包括歷史段落的選擇、節(jié)奏的控制、次序的排列等等,是敘述者對原初的、實際發(fā)生的歷史時間的主觀改造。在真實的歷史進程中,敘述者只是時間流程中的一分子,并不一定擁有改變歷史走向、決定歷史因果的能力,但在文本世界里,他卻擁有另外一種權(quán)力或者說是魔力,他可以通過剪裁時間,重組次序,打破歷史原有的時間秩序進而對歷史進行再度發(fā)掘、重新闡釋,并以此實現(xiàn)對歷史的洞穿超越。所有這一切都圍繞“時間”展開,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歷史書寫中的“時間”既是審美的藝術形式,也體現(xiàn)了敘述者看待歷史的角度、立場,是他對于所述歷史以及“歷史”本身的理解。

        誠如作者所言,《省府前街》是要寫中國的過渡期的歷史。19世紀中后期以來,中國一直處于新舊、古今轉(zhuǎn)換過渡的歷史進程之中,過渡的起點和目標、程度和類型不盡相同,《省府前街》主要截取1938—1954這一歷史段落,圍繞1938年開封陷落,1941年鄭縣失守,1944年抗戰(zhàn)勝利前夕,1945年抗戰(zhàn)勝利,1946年國共交戰(zhàn),1948年開封解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0年抗美援朝,1952年鎮(zhèn)反運動,1954年河南省省會遷移到鄭州等若干時間節(jié)點,勾勒世相,鋪陳人事。具體歷史時段、歷史節(jié)點的選擇,事實上已然表明小說的敘事意圖,那就是要呈現(xiàn)新中國成立之艱辛與必然。為提醒讀者注意這段歷史的性質(zhì),小說有意識地利用敘事的時間頻率,以重復的方式在正文中借人物之口多次引用,并在《后記》中再次強調(diào)這段歷史的性質(zhì):“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盵1]敘事的時間頻率在形式上表現(xiàn)為“一個事件在故事中的次數(shù)與該事件出現(xiàn)在文本中的敘述(或提及)次數(shù)之間的關系”[2],通過反復,敘述者是要凸顯文本的敘事意圖,上述以“航船”“朝日”“嬰兒”為主要意象的詩意陳述在文本中不斷出現(xiàn),強調(diào)、渲染了這段歷史是艱辛而又充滿勃勃生機的。文中另外一處出自《堂吉訶德》的引文也被敘述者反復提及:“我的這番豐功偉績,值得銘之于金,刻之于石,圖之于畫,流芳千古。當我的故事廣為流傳之時,那便是幸運的時間,幸運的年代。哦,還有你,杰出的魔法家,這偉大的一切,亦將由你來書寫?!盵3]這段引文同樣飽含建設新世界的澎湃激情,與前述引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它通過“我”“你”“時代”的組合,側(cè)重表現(xiàn)個體在先行者的引領之下最終加入時代洪流。經(jīng)過有意識地重復,兩段洋溢著理想、浪漫、詩意的引文在文本中貫穿始終,各有側(cè)重又相互應答,在形成回環(huán)往復、交相呼應的韻律的同時,也強化新中國誕生的合法性,個體匯入這一歷史洪流的必然性。

        毫無疑問,共和國的誕生史足夠厚重,然而歷史書寫的質(zhì)感并不完全由所述歷史本身決定。此外,共和國的誕生,一直以來就是眾多書寫歷史的作家關切的焦點,因此積累了相當多的文本,要想從中脫穎而出,并非易事。如果敘事時間完全遵循歷史時間,追求與歷史時間的重合,所產(chǎn)生的至多只是對歷史的復述。敘事,正如熱奈特所言:“更為根本的是,它要求我們確認敘事的功能之一是把一種時間兌現(xiàn)為另一種時間?!盵4]敘事時間只有對歷史時間進行改造,才能更多地容納、體現(xiàn)敘述者對于歷史的沉思、探索。在裁定具體的歷史段落,明晰演進主線的同時,《省府前街》并沒有遵循時間的物理流動,而是將歷史時間打碎重組,將單向的故事時間演化為多向、多維的敘事時間,充分利用倒敘、預敘等時序手段制造敘事時間與故事時間的差異,使文本在呈現(xiàn)歷史走向、國家誕生的清晰歷史脈絡的同時細節(jié)豐盈、包羅萬象。

        倒敘是指將后發(fā)生之事提前講出,這是《省府前街》中常用的敘事時序。如第一章,以“民國二十五年,沈奕雯十一歲那年”沈徵茹續(xù)娶馮氏,但在婚宴當場被女兒沈奕雯持槍打落繼母半個耳垂的傳奇,拉開歷史大幕。然而在這段傳奇之后,敘述者并未依正常時序,講述三人之后的命運起伏,而是通過將時間回溯至“道光二十六年”“咸豐三年”“光緒四年”“光緒三十一年”“宣統(tǒng)三年”,追溯沈氏家族舊事;接著,作者將時間退回到“民國二年”“民國元年”“民國七年”,講述沈徵茹的婚姻故事。直到鋪陳完家族舊事、家庭隱秘之后,敘述者方才將時間拉回到“徵茹和馮氏成親兩年”,繼續(xù)推進故事。這種“過去時+過去之過去+過去時”的時序安排,打破了時間的單向、線性,方便敘述者在多重時間自由穿梭,從容地將沈氏父女的故事延展為家族繁衍、家庭變遷,進而勾聯(lián)中國帝制解體、共和建立等重大的社會歷史內(nèi)容,使歷史在個人、家庭、社會三個維度都有所展現(xiàn)。故事的延展,也使眾多人物得以悠然登場,如影響沈氏家族由耕讀世紳走向商賈之家的孔方,使家族與革命產(chǎn)生關聯(lián)的“逆子”圣承,還有沈徵茹鐘愛一生也因此負累一生的金姓女同學等等,都為故事的后續(xù)推進留下草蛇灰線式的伏筆。敘事時間與歷史時間的差異,不僅為敘述者提供了穿梭的便利,也因原初時間流動的一再阻斷使敘述者、讀者始終與人物保持距離,從而有效地制造了懸念,刺激讀者好奇心,將讀者緊緊地吸附于敘述之中。但倒敘的意義并不止于發(fā)揮藝術功效,更重要的是它不露聲色地建立起歷史邏輯。時間在這里雖不再自然流動,卻也并非支離破碎,仍內(nèi)含著整飭的秩序。家族故事關聯(lián)的是中國已然疲弱不堪的封建時代;家庭故事關聯(lián)的是帝制遽變?yōu)楣埠?,然而傳統(tǒng)文化倫理仍牢牢控制人的精神與行動的民國初年;沈家父女與馮氏三人的鬧劇則發(fā)生在民國頹敗、民族陷入戰(zhàn)爭深淵的前夕,三個時間段落各自獨立,又相互影響,給故事平添幾分歷史的滄桑況味,更顯露出由帝制到共和、由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歷史脈落與舊政權(quán)無法抗拒的潰退規(guī)律?!皶r間”在此,不僅僅是形式的藝術,還是一種觀念。

        能夠體現(xiàn)“時間”作為觀念的,還有倒敘在整體文本中的運用策略。由于倒敘在組織情節(jié)、牽引人物、吸引讀者上的優(yōu)勢,《省府前街》在第七章之前,一直都借助倒敘在多個時間段游走。如第二章“民國三十年農(nóng)歷八月十四”鄭縣失守,敘述者并不急于去講此后貽海與馮氏、沈奕雯的愛恨糾葛,而是回到兩年前,寫貽海與小周的孽緣癡纏。兩段故事盡管都情意綿綿,蕩氣回腸,但兩相對照,令讀者感受到了貽海的多情也濫情,為奕雯傾心于他暗暗擔憂,也為日后他拋妻棄家遠遁異鄉(xiāng)做了鋪墊。第四章起自奕雯與靜姝的對話,但很快就轉(zhuǎn)向“去年,也就是民國三十三年的夏天”交待二人偶然相逢,一見如故的往事。其中叢誨吹奏口琴,靜姝、奕雯暢快起舞的場面描寫,成為文中并不多見的亮色,也與之后叢誨殉國、靜姝犧牲構(gòu)成鮮明對照。敘述過程中的頻頻回顧,使敘述者從容不迫總像在閑話舊事,也總不免在閱盡滄桑之后流露感傷喟嘆。然而,從第七章開始,倒敘不再作為敘事的主要時序,敘事時間轉(zhuǎn)而與歷史時間保持一致,時序轉(zhuǎn)變之后那種有關時光流逝、人生聚散的感傷也隨之稀薄。究其緣由,是因為從第七章開始敘述的重心不再是舊政權(quán)、舊人事,而是“解放”,是新政權(quán)的建立以及由此而來的人的新選擇、新出路,這個歷史情境本身所蘊含的生命力不僅改變了人物的心性命運,使個人從一己的悲欣交集中掙脫而出,也左右了敘述者的敘事時序。

        《省府前街》對歷史時間的改造也體現(xiàn)為預敘,即把將來發(fā)生之事預先告知讀者。小說主要通過書信,借書信中有關時間的陳述及信末的日期標注來完成預敘,使文本呈現(xiàn)為“過去+過去之將來+過去”的時序模式。如倒敘一樣,預敘也為敘述者自由出入時間長河提供便利,發(fā)揮著建構(gòu)情節(jié)、吸引讀者的效力。如第三章轉(zhuǎn)故事敘述為書信獨白,由貽海寫的三封厚書信構(gòu)成。信末標注日期均為“三十七”,即民國三十七年,公歷1948年,而在此之前第二章所涉時間才剛剛是“民國三十年”,公歷1941年,之后的第四章為“民國三十三年”,公歷1944年、1948年之事要到第七章方才開始。之所以要以貽海1948年的三封書信將幾年之后的事情做出交待,一是勾聯(lián)情節(jié),既承接前情,也呼應后事。第二章結(jié)束于馮氏槍擊貽海,第三章書信的出現(xiàn),使讀者明了貽海并未因此喪命,也借貽海信中的敘述部分解答了馮氏為何要取貽海性命。此外,信中有貽海與“先先”買汝瓷茶具作為定情之物的細節(jié)描述,或許在此讀者尚未留意這個細節(jié),但當讀至第七章奕雯得知貽海留情于他人,絕望至極開槍將茶具一一擊破時,自會生出物是人非、破鏡難圓的痛楚。二為設置懸念。信是寫給“先先”的,此時正文還未有任何線索透露這就是沈奕雯的乳名。那么剛與沈氏纏綿悱惻的貽海,為什么又魂牽夢縈“先先”?又為什么與“先先”天隔一方?為什么陪伴在他身邊的是懷孕了的小秀?種種疑問既成功地激起讀者繼續(xù)閱讀的興趣,也會強化讀者對貽海感情游移不定的認知。三則昭示歷史走向,尤其是明確了貽海及其所代表的國民黨中上層官員“失敗者”“逃離者”的身份。貽海身為國民黨高級軍官,初登場即為上校,后官至豫省保安部隊的副司令。但是因為第三章預敘的出現(xiàn),讓讀者事先得知數(shù)年之后,貽海將落魄香港、懸身海外,因此,文中所有關于他叱咤風云、風光無限的描述,都有一個以將來的逃離、失敗作為底子,讀之總令人有出離喧鬧甚至是冷眼旁觀之感。

        二.敘事時間的內(nèi)在張力

        《省府前街》的“時間”之所以精妙,除了充分運用敘事時間與歷史時間的差異之外,還表現(xiàn)為敘述者在敘事時間內(nèi)部有意識地制造張力,使“時間”進一步地立體起來,以此容納更多的世相、人事與情感。文中敘事時間的內(nèi)在張力主要分為兩個類型,一是個體時間與集體時間的重疊參差,二是時間與空間的融匯交錯。

        個體時間,主要是指個體的時間軌跡及其時間體驗、時間觀念。集體時間,主要是指歷史發(fā)展的主線。如前所述,《省府前街》的主線、集體時間是新政權(quán)取代舊政權(quán)。生活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的每一個個體均被它裹挾。最能體現(xiàn)個體時間伴隨集體時間的例子就是沈奕雯。她由深受家庭風波影響的任性少女,到耽于個人情愛的癡情女性,最終成長為投身事業(yè)的新中國公民的蛻變過程,恰恰與中國由紛亂走向新生的歷史進程相重疊。小說由個人時間伴隨集體時間的結(jié)構(gòu)安排,意欲形成個人成長史與新中國誕生史的同構(gòu),提示讀者注意時代與人的互動關系,是時代塑造了奕雯,奕雯也以自身的成長參與了時代。置身于奔騰喧嘩的時代洪流,個人無法擺脫離時代的籠罩,即便如貽海遠赴香港,也不能不接受時代的塑型。他不僅在信中直訴內(nèi)心惶惑:“現(xiàn)在已是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了。……還會有民國三十九年嗎?”[5]而且,他也下意識地在調(diào)整行動以順應時代,比如他的信件日期一直采用民國紀年,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后他的日期也隨之轉(zhuǎn)換為公歷。這個細節(jié)的處理很能顯現(xiàn)作者的功力,于不易被人察覺的細微之處盡顯集體時間對個人時間的全方位滲透。

        文本在強調(diào)集體時間向個體時間滲透,個體時間受集體時間感召的同時,也注意到因情之幽微,人之豐富,個體也有各自不同的時間軌跡,也因此各有時代體驗、時間觀念。即便是與時代主線方向一致的沈奕雯,也沒有完全保持與時代進程的同頻同步。當“解放”已然發(fā)生,她仍沉溺于對貽海的思念,熱切地盼望貽?;貧w,對自己能否融入新的時代心存疑慮。面對時代的跌宕起伏,劇烈的時間沖擊,各人的時間體驗也不盡相同。在貽??磥硎莵y世憂心,唯有縱情歡娛,方得安慰,他以時代為自辯的理由或者說借口:“亂世如此,旦夕命且不保,又孰為貞潔?孰為放蕩?性之所至,如蛾之撲火,花之怒放,何嘗想過粲然后便是焚身,便是凋零?”[6]而這時代在靜姝看來卻是風云際會,正應該于艱難險阻之中尋找“新的中國”,自己所做出的一切努力也“將會被寫在人類的歷史上”。不僅人們的時代體驗存在著差異,對待廣義的“時間”,也都各有主張。貽海的信中談及與奕雯讀經(jīng)的往事,奕雯獨愛“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7],而貽海則鐘情“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無新事”[8]。兩種時間觀念,一種注重演進,因而洋溢理想激情;另一種注重循環(huán),因而難免虛無放縱,存在明顯分歧。對“時間”的不同理解,或許也是二人最終仳離的原因之一吧。個人時間與集體時間之偏差,個人時間與他人時間之差異,事實上也構(gòu)成了文本多重的對話,這些有關時間的沖突,使《省府前街》的敘事時間于主線清晰之外,也蘊藉豐富。同時,在時代洪流之中,種種時間軌跡、時間觀念也多有競爭、角力,敘述者并沒有回避復雜,而是真誠地將復雜呈現(xiàn)給讀者,讓讀者自行體味判斷。

        時間是對歷史長度的計量,空間則是對歷史寬度的展現(xiàn),二者并非毫不相干,各自獨立,而是存在著相互轉(zhuǎn)化、相互促進的可能。《省府前街》中敘事時間與敘事空間總呈現(xiàn)為一種膠著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tài),譬如關于小說核心空間“省府前街”的介紹:

        “像省府前街,原來叫行宮角,乾隆十五年這里是行宮,接待了巡視黃河河務的乾隆皇帝;兩百多年后,這里又成了行宮,光緒二十七年太后皇帝兩宮回鑾,從西安到京師,……;到了民國,行宮則成了豫省省府所在地,從民國十六年到二十五年,從馮煥章到商起予,十年里換了五任省主席,時間長的三五年,短的寥寥數(shù)月而已,在省府前街走馬燈似的輪番登場。開封人倒也不稀罕,好歹是千年商都打下的底子,改朝換代見得多了,換個省主席當然也是稀松平常的事?!盵9]

        這段敘述,時間與空間合而為一,相互解說,“省府前街”作為敘事空間為中國近代史的徐徐展開提供了具體的場所,因其以地理圖譜的形式并置呈現(xiàn)了歷史,使流動的、漫長的時間集中扭結(jié)在一起,諸多情感糾葛、人事紛擾得以進入。以空間寫時間,通過某一特定空間對漫長時間進行濃縮,以穩(wěn)定空間容納時間的變動不居,是《省府前街》處理時間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方法,這一點由小說的命名就可見一斑。也正是如此,在時間中,種種情緒、情感得以展露。有愛情的糾葛,如沈徵茹與金梅珊、文惠葳、馮氏,趙貽海與大姐、春玉、奕雯、小周,靜姝與叢誨、老夏等等,也有親情的溫膩,如沈氏父女,馮氏與奕雯,王媽與奕雯等等,還有友情的共鳴,如奕雯與靜姝,書芃與詠清、翔然等等。人性中的美好良善、脆弱幽微也因此得以交織、碰撞。文中時間與空間的粘著,不僅僅表現(xiàn)為某一特定空間對漫長時間的濃縮,以不定的空間寫流動的時間,還表現(xiàn)為多個空間對某一特定時間的拓展,以運動的空間寫固定的時間。如同樣對“解放”這一歷史時刻的描述,文本分兩次,在開封、香港兩個空間里通過奕雯、貽海的不同經(jīng)歷、不同反應進行了多個角度的展現(xiàn)。此外,“解放”的時間觸角還因徵茹、梅珊隱居云貴山區(qū),而到達偏遠之地。同一時間的空間并置,進一步豐富了時間的維度、層次。

        敘事空間與敘事時間的粘著,還體現(xiàn)為空間作為時間法則的隱喻,也具備意義生產(chǎn)的功能。具體地來看,《省府前街》中敘事空間涉及密縣、官渡、鄭州、開封、上海、香港、美國等地,事實上,這既構(gòu)成了一個鄉(xiāng)村—城市,邊緣—中心,中國—世界的空間場域,也內(nèi)含著傳統(tǒng)—現(xiàn)代,舊時代—新時代的歷史語境。而某一特定空間的歷史變遷,也印刻著諸多時間信息。除了開封之外,文本另一個重要的敘事空間是鄭州,原本依伴開封的鄭州,在成為鐵路樞紐后,漸漸集聚天時地利,尤其是1923年的京漢鐵路大罷工之后,逐漸取代開封成為河南省省會。省會由開封到鄭州的變化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位置變遷,而是體現(xiàn)了時代標準、價值秩序隱秘而深刻的轉(zhuǎn)換。

        三.“時間”的權(quán)力

        “時間”不僅僅是文本中的藝術與觀念,在文本之外,它依然具有權(quán)力。這主要體現(xiàn)在歷史書寫與中國文學,歷史書寫與青年作家的關系之中。

        在中國,歷史與文學如影隨形,纏繞難分。尤其是當下,是否寫歷史已然成為判斷一個作家寫作質(zhì)量厚重與否的通行標準。對80后青年作家而言,書寫歷史,特別是書寫民族國家的“大歷史”,被視為他們由市場走向文壇的轉(zhuǎn)折點,張悅?cè)坏摹独O》盡管仍帶有“殘酷青春”的痕跡,卻因觸碰了重大的社會歷史事件及其余波令評論界興奮不已,認為作品終于透露出一代人掙脫個人經(jīng)驗束縛的可能性。同樣起步于校園小說的南飛雁,在以官場小說涉足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也經(jīng)觸摸歷史完成寫作轉(zhuǎn)型。歷史書寫之所以成為檢驗作家的標準,既受強大的史傳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也深刻體現(xiàn)著整體性歷史觀念、線性敘事審美偏好的民族文化印記。不可否認,對“歷史”的描摹、講述的確考驗、訓練了作家的知識、情感與思想,能夠有效地增加作品的肌理、光澤與質(zhì)感。但對于一個作家而言,尤其是對一個青年作家而言,寫歷史的姿態(tài)固然重要,寫什么樣的歷史,怎么樣寫歷史,如何以歷史與現(xiàn)在、現(xiàn)實建立關聯(lián),是否能夠形成新的歷史美學,才真正決定了作品所能到達的高度和深度。

        80后青年作家,始終處于“時間”的束縛之中,在“80后”的世代命名中,他們被強行歸類,他們的成長總是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或者放大;在“歷史”“歷史書寫”的龐大傳統(tǒng)中,他們也面臨著如何建立這一代人,這一時代的歷史美學的難題?!妒「敖帧芳葞眢@喜,也引發(fā)期待?;蛟S唯有如南飛雁所言,不斷跳出寫作的舒適區(qū)才有可能接近答案吧。

        參考文獻:

        [1][3][5][6][7][8][9]南飛雁.省府前街[M].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19.

        [2]譚君強:敘事理論與審美對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8

        [4][法]熱拉爾·熱奈特.王文融譯.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2.

        猜你喜歡
        省府時間敘述者
        江城子(外·一話首)蹲防
        綠色天府(2021年2期)2021-12-02 08:30:31
        《漫漫圣誕歸家路》中的敘述者與敘述話語
        太平天國的奇葩省份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 07:22:44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 08:39:49
        時間消滅空間?
        新聞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36:56
        “時間”面前人人平等
        以比爾為敘述者講述《早秋》
        湯姆?提克威影片的審美特征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30:22
        加拿大分心駕駛法規(guī)將更趨嚴格
        人民交通(2014年11期)2014-04-27 12:12:23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 香蕉视频www.5.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4区| 男生自撸视频在线观看|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无码不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 av免费在线观看网站大全| 熟女人妻中文字幕av| 18女下面流水不遮图| 亚州无线国产2021|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日本免费视频| 又湿又黄裸乳漫画无遮挡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精品| 亚洲av成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躁日日躁aaaaxxxx| 国产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久久与欧美视频| 一区二区人妻乳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后入内射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综合视频| 免费特级毛片|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WWW| 国产高潮迭起久久av| 亚洲成av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1p|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欧美v亚洲v日韩v最新在线|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成人自拍小视频在线看| 国产绳艺sm调教室论坛| 精品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