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之前,我跟大家說,未來,“學習中心”的學習,會越來越自由,越來越個性,越來越多元。
于是,有朋友問我:朱老師,這種情況下,還需要政府嗎?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管理嗎?
我很奇怪,你為什么會問這樣的問題呢?
這個朋友自己也覺得突兀,他說:是啊,我為什么會問這個問題呢。
我想,這個朋友之所以這么問,不是沒有原因的,或許,在他潛在的意識中,“自由”“個性”“多元”就等于不要政府,不要教育主管部門。
過去,我們周圍的一部分媒體,一部分自由主義者,喜歡哈耶克之類思想家的觀點,對“通往奴役之路”的政府干預,總有或多或少的擔心。
我覺得,沒有擔心的必要。到今天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哪個國家可以沒有政府,哪個政府可以對教育不管不問。
坦率地說,未來的學習中心為什么需要政府的介入,這個問題,沒有討論的必要。
請你相信,未來學習中心會有“井噴式”的成長,各種形式的學習中心會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fā)展,在學習中心體系逐步建立之初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混亂”與“迷?!?。這個時候,非常需要政府的有效治理,更需要政府的審時度勢。
所以,教育主管部門介入的必要性,我們不討論。
我們在這里要討論的,是未來的學習中心需要教育主管部門代表政府干什么。
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教育公平嗎?
當然!
簡政放權激發(fā)地方和民間教育活力嗎?
當然要!
全面實施管辦評分離建立現代教育體制嗎?
當然也要。
但是,這些宏觀層次上的觀點,我過去說過多次,我就不在這里重復了,下面,我想簡單講幾個具體的事項。
一、制訂國家教育標準,劃定底線,降低學習難度
制定基本教育標準
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建立內容難度適宜、體現國家意志的國家教育標準。
學習方式的變革,對學習內容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越是自由,越是定制,越是個性,越是需要建設高效優(yōu)質的學習中心,越是需要國家力量的整合。
教育是文化的選編。教育首先要傳授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所崇尚的價值觀。這個選擇國家是有責任的,必須建立國家標準。
這個國家標準要科學,應該更個性,應該有最低限度的要求。
現在,我們的課程標準和教育內容太深太難,現在我們要求學生的知識結構太龐大了,太艱深了,造成了大部分的學生陪著少部分的學生在學習。
在未來,這種模式要打破了,國家只需要給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可以了,關鍵是保證國家的價值觀和基本讀寫能力。
應該看到,教育的很多問題就是因為我們的標準有問題。
從補短教育走向揚長教育
在國家標準制定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降低整體學習難度,只有降低難度,未來學習中心的學習內容才有可能從補短教育走向揚長教育。
現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補短的,用一個最高的標準要求所有的人,讓每個人都學習得很痛苦,都覺得自己離標準有很大的距離,需要補短。真正一種補短的教育,會不斷用比你更強的人來壓迫你、教訓你,讓你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揚長教育則會讓一個人不斷地挖掘自己的潛能,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
教育應該讓人變得更幸福,更幸福的前提應該是更有學習自信。所以我們建議未來要大幅度降低學習內容的整體難度,尤其是數理化學習的難度。
有人很擔心,問我:“朱老師,降低學習難度會不會影響國民素質?”
其實完全不必擔心。
你看,美國人的平均數學水平比中國學生差許多,但是尖端的數學家數量一點也不比我們少。
這樣做,才能讓大部分學生騰出最大的空間學習與他們的生活與生命關系更加密切的知識與技能。
這樣做,也才能讓那些天才學生可以通過個性化學習,定制自己的課程,學習更多的東西。
這個道理一點都不復雜,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大部分學生就會有更大的選擇性,就能夠為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提供最大的空間,按照自己的志趣進行學習。
二、當裁判員,當采購員
認定合格的學習中心,采購培訓機構的公共服務
未來社會將進入一個能者為師的時代,不同的學習中心將會如雨后春筍一般百花齊放,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是必然的現象。一方面,需要市場的自身的檢驗,優(yōu)勝劣汰;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認定檢查,鑒別合格與不合格,優(yōu)秀與卓越。政府通過信息公開的方式,為公眾選擇學習中心提供資訊。
同時,各種民間的培訓機構,將轉變?yōu)橄鄳膶W習中心,在經過政府的鑒別之后,對于合格的優(yōu)秀的學習中心(培訓機構),就可以采取政府采購的方式,為公眾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更多的選擇空間。
建立網絡教育資源平臺,采購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課程資源
定了標準以后,提供什么教學資源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應該舉全國之力,把全世界最好的資源(包括國內外民間教育機構甚至個人開發(fā)的各種最優(yōu)秀的資源)整合在國家的教育平臺。
現在,一方面教育投入不足,一方面又有大量的浪費。每個省,每個市、每個縣、每個學校都去建自己的教育平臺,都建自己的資源中心,都去開發(fā)自己的課件,都去找當地的名師錄制課程,各級政府與教育行政部門重復性、無效性的投入太多。
一些重要的網絡教育機構,如科大訊飛、學堂在線、好未來等,也在開發(fā)相同的課程,那么多的投入,太浪費了。
這就需要國家組織專業(yè)團隊,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把資源整合起來,使死資源變成活資源,把靜態(tài)的課程變成動態(tài)的課程。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學生都可以通過國家教育資源平臺學習。
三、 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
提供考試與評價的基本的公共服務
我們現在的評價不是為了改進,而是為了貼標簽,是為了選拔,為了淘汰。
這樣一種考試評價機制要有變化。
未來的評價主要不是為了鑒別,而是為了改進。
在學習的早期過程,可以用大數據的概念,自動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評價的依據。
在記錄過程的同時,要發(fā)現這個學生的知識點缺陷,及時幫他改進。同時,未來的考試評價會更加重視實際能力而淡化文憑學歷。
未來的大學也可能出現全新的模式,可以不要限制上大學的地點,也不要管你在什么地方上大學,只要你能夠通過嚴謹而且經過國際認證的評估,來證明你自己對某一理論的精通和理解,就可以進入社會找到工作。
如果這樣的話,教育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目前基于互聯網的教育評價從技術上講已經沒有障礙,人臉識別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都可以在最大程度提高考試評價的效度與信度,杜絕弄虛作假和作弊行為。
政府參與組建的新的學分銀行體系,會建立起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這是未來學習中心運行的前提。政府的重要工作就是對學分銀行進行全面的監(jiān)管,保障評價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管辦評分離
教育行政部門集辦學權、管理權、評價權于一身,“管、辦、評”一體化,使教育體制呆板單一,缺乏競爭,沒有活力。
由于教育行政部門既是教練員,又是領隊、裁判員、運動員,權力過大,壟斷性太強,又缺乏相應的監(jiān)督和評價,很多教育問題難以及時糾正。
這是我們過去的問題,也是今天依然存在的老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當然不是寫一篇論文、寫一本書這么簡單。
問題的存在,有著現實環(huán)境的合理性,沒有環(huán)境的改變,喊改革,是沒有意義的。我想,未來,學習中心會為我們呼喚已久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我們說,教育體制改革,首先要處理好政府、學校、市場三者之間的關系,具體有三種不同的模式。比如,歐洲比較重視學校、學術的力量,美國比較重視市場的力量,中國比較重視政府的力量,各有各的特點。
我們應該多借鑒一些歐美國家教育的經驗,充分尊重學術和市場的力量,將教育體制改革的目標定位于建立一個充滿活力、運作規(guī)范的教育秩序,形成一種服務型的教育行政部門和機構。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保證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由懂教育的教育家辦學,讓教育真正成為“一池活水”。
在未來,教育行政部門將把公立學習中心的舉辦權交出去,交給各級政府;同時把評價學習中心的權利交出去,交給第三方機構。這樣,真正實行管、辦、評分離,教育行政部門可以集中精力從事教育管理與服務。
未來學習中心原則上分為公辦和民辦(含混合所有制學校、股份制學校等)兩種類型,前者為政府公共財政撥款,后者為民間資金投入。政府可以通過購買公共產品服務的方式支持民辦學習中心,也可以通過托管的方式將公辦學習中心交給民間管理。這樣,教育行政部門不再有自己的“親兒子”(直屬學習中心)、“干兒子”(公辦學習中心)和“野兒子”(民辦學習中心)之分,一視同仁進行管理。
在未來,對學習中心的管理將變過程管理為結果管理。改變現在教育行政部門對教育過程管理具體入微、過于瑣碎的現狀,建立起變過程管理為結果管理的新體制,將過程管理的權利交給學校的自治管理機構,如學校學術委員會、家校合作委員會等。校長也要把相應的權利還給教師,讓教師有更多的教學自主權。
在未來,全國統一的文憑頒發(fā)制度將正式取消。教育行政部門不再直接頒發(fā)畢業(yè)證書與學位證書,改由學習中心直接頒發(fā)自己的課程證書,對自己的辦學質量負責,并且接受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的評估監(jiān)督。
(作者單位: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蘇州大學)
這樣做,才能讓大部分學生騰出最大的空間學習與他們的生活與生命關系更加密切的知識與技能。
這樣做,也才能讓那些天才學生可以通過個性化學習,定制自己的課程,學習更多的東西。
這個道理一點都不復雜,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大部分學生就會有更大的選擇性,就能夠為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提供最大的空間,按照自己的志趣進行學習。
政府參與組建的新的學分銀行體系,會建立起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這是未來學習中心運行的前提。政府的重要工作就是對學分銀行進行全面的監(jiān)管,保障評價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我們應該多借鑒一些歐美國家教育的經驗,充分尊重學術和市場的力量,將教育體制改革的目標定位于建立一個充滿活力、運作規(guī)范的教育秩序,形成一種服務型的教育行政部門和機構。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保證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由懂教育的教育家辦學,讓教育真正成為“一池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