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慶宏
“故事表演”游戲,是根據某個文藝作品中的特定情節(jié)、內容,由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以服裝、道具、背景、音效等作為輔助,進行的加工再演繹。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所說,“小孩生性好動,以游戲為生命”,“故事表演”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愛。他們以“身體、心靈、感官、聲音、經驗、記憶和想象力”為“創(chuàng)造的原始工具”,將自己所理解的人物性格、人物關系以及內心獨白通過表演表達出來。那么,如何通過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在故事表演活動中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提高呢?
發(fā)揮想象,為幼兒篩選適合的素材
在故事表演的選材上,小班小朋友更偏愛《小兔乖乖》《學本領》《捉迷藏》等;中班的小朋友則喜歡《小熊請客》《瘋狂動物城》《老鼠嫁女》等;大班小朋友因為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的積累,則會選擇《阿凡提》《木偶奇遇記》《神筆馬良》《綠野仙蹤》等。
表演的內容確定之后,教師要優(yōu)先帶領幼兒在設置的情境中開展游戲活動。比如在“小小動物你扮演”“表情變變變”的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小朋友們用動作表現(xiàn)各種小動物的特征,模仿小動物開心、難過,或者吃東西時的微表情、小動作,甚至可以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表現(xiàn)動物兇狠、狡猾、溫柔等性格特征。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做出各種造型的小動物、各種形態(tài)的植物等。教師可通過這種表演練習游戲活動,幫助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出不同的動作、表情及表現(xiàn)方式,從而為故事表演注入活力。
參與準備,親手制作游戲材料
在中班表演游戲《小熊請客》時,經過幾次故事分享之后,有個孩子提問:“老師,我們表演需要什么道具呢?”游戲材料是故事表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它能吸引幼兒,激發(fā)幼兒游戲的意愿和興趣,提示幼兒在一定的游戲情境中進行表演活動。教師可以幫助和吸引幼兒一起準備道具布景和服裝,并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比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思考“我們的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每個小動物都會用到哪些道具”等。幼兒通過制作道具,相互學習、相互合作,主動性得以提升,創(chuàng)作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
大膽創(chuàng)新,賦予表演生命力
小班幼兒在表演《小兔乖乖》時,大家爭著搶著都想演小兔子,怎么辦?有小朋友提議增加扮演角色的人數(shù),馬上問題就解決了。中班表演《三只蝴蝶》時,孩子們把學過的舞蹈《蝴蝶花》加入故事情節(jié)中,使舞臺效果更加豐滿。大班小朋友表演《神筆馬良》時,有一個情節(jié)是馬良為老農畫了一頭牛。在表演馬良畫牛的時候,有位小朋友扮成一頭牛的形象從舞臺上經過。這個動作緊貼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點,讓臺下的觀眾一目了然。這些都要求教師在故事表演游戲中,適當?shù)胤攀肿尯⒆觽冏约喝パ荨⑷f(xié)調、去豐富。有的班級還專門設置了“小導演”,讓“導演”組織“演員”,包括演什么劇目、如何分配角色、如何排練等,既調動了幼兒表演的積極性,又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也解決和化解了表演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矛盾。
總之,故事表演游戲有很高的教育價值。教師要充分調動起孩子們參與故事表演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充分發(fā)揮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表演活動中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在故事表演游戲中收獲快樂和成長。
(作者單位:北京市東城區(qū)大方家回民幼兒園)
責任編輯: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