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花
摘 要: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xiàn)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學生的提高不僅僅體現(xiàn)在成績分數上面,更應該發(fā)展學生全面性的能力,尤其是在語文閱讀方面,更應該提倡課外閱讀,它能夠全面性的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性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結合經驗來談談課外閱讀指導對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影響。
關鍵詞:課外閱讀指導;自我意識;影響;發(fā)展
1.小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性
與其他的心理特征一樣,小學生的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地提升,在小學階段,自我意識并不是一直直線的上升,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有時候會上升,有時候會平穩(wěn),每一個小學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具有不同的特性。
1.1自我概念的發(fā)展特性
自我概念的發(fā)展是個人發(fā)展中以自我為中心的,對自己的印象,包括思想、行為、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認識,小學生的自我概念發(fā)展主要是從外部的描述特征到心理描述的一個發(fā)展過程,比如學生在回答我是誰時候,會從身體特征、年齡等外部的方面進行自我的介紹。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學生會從品質、精神等高層次的方面進行自我概念的闡述。
自我概念是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最初它是對個人的和才能的簡單抽象認識,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復雜化,并逐漸形成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社會的自我等不同的層次。
1.2自我評價的發(fā)展特性
第一,從順從別人的評價發(fā)展到有一定獨立見解的評價,自我評價的獨立性隨年級而增高。第二,從比較籠統(tǒng)的評價發(fā)展到對自己個別方面或多方面行為的優(yōu)缺點進行評價。
第三,小學生開始出現(xiàn)對內心品質進行評價的初步傾向。但是,直到小學高年級,能進行抽象性評價(如我認為一個好學生應該有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等)和內心世界的評價(如表里如一、謙虛、熱情、誠實等)的學生仍然不多。
第四, 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評價處于由具體性向抽象性、由外顯行為向內部世界的發(fā)展過程之中,小學生的抽象概括性評價和對內心世界的評價能力都在迅速發(fā)展。
第五,小學生自我評價的穩(wěn)定性逐漸加強。
1.3自我體驗的發(fā)展特性
自我體驗主要是自我意識中的情感問題,發(fā)生于學前期約四歲左右,在小學階段有了較大的發(fā)展。自我體驗的發(fā)展與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總趨勢比較一致。小學生自我體驗與自我評價的發(fā)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體驗的發(fā)展與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隨著小學生理性認識的增加和提高,他們的自我體驗也逐步深刻。自我意識是小學生成長發(fā)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重要的地位。
2.課外閱讀指導對小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影響
2.1課外閱讀指導對自我概念的影響
教師有效的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能夠更好地通過閱讀來表達對自己的闡述和介紹,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內心,比如在二年級語文上冊《我是什么》一課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此之前進行閱讀《不要小看自己》的文章,通過課外文章的閱讀了解到一個小男孩由自卑到自信,下定決心做好自己的一個故事,通過課外的閱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清楚的了解自己,指導學生不要輕易的放棄,不要自暴自棄,在導入課題的階段中,這樣的課外閱讀指導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提高小學生在我是什么一課中,清楚的認識到自我,提升自我概念的意識。
2.2課外閱讀指導對自我評價的影響
比如在《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中,教育學生學習小女孩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美好品德,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在生活中怎么幫助別人的過程,同時對自己進行一個簡單地評價,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我要做好孩子》的課外閱讀,在教師細心的指導下走進故事情節(jié),整體感知脈絡,走進金鈴,觸摸主人公心靈,讀入中讀出,獲得情感體驗,你們認為,什么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學生交流。讓學生談感受。進行評價,課外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此學習到了一個好孩子所應具備的品質,同時提高了學生自我評價意識的增強,通過深入的閱讀,能夠清楚地對自己有一個評價,知道自己的要做一個好孩子的重要性。
2.3課外閱讀指導對小學生自我體驗的影響
比如在學習《丑小鴨 》一課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初步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勇敢的面對生活。教育學生從小和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時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因此教師可以在此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青蛙變王子》,同樣跟小丑鴨一樣,在自己外表不美麗的條件下,要勇敢的面對生活所帶來的困難,善待他人,美好的一天終究是會來臨的,在青蛙變王子的課外閱讀中,學生可以通過故事情節(jié)來實現(xiàn)自我的體驗,教師引導學生可以想象如果自己變成了丑小鴨或者青蛙你會怎么樣,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來進行表演,聯(lián)想生活實際中,一些青蛙的人都是怎樣面對生活的,指導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在自我體驗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麗不僅僅局限于外表,更重要的是內心。
青蛙變王子在格林童話中只屬于劇情需要的驚艷一現(xiàn),我們知道現(xiàn)實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但同樣性質的改變卻屢見不鮮,童話故事并不都是騙人,它只是告訴我們,青蛙王子是妄談,人格氣質改變才是堅持中的強者。我們每個人沒有蛻變前都是一只青蛙,經過千辛萬苦最后成為王子或者公主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時,從內而外便會散發(fā)出一股自信。想必作者是想提醒我們,青蛙都能奮斗,更何況我們人呢?教師細心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更深入的實現(xiàn)自我情感體驗的升華。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主要根據小學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性來進行對自我意識中體驗、評價、概念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從不同的課外閱讀文章中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闡述了課外閱讀對小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影響,無論是自我的評價、體驗和概念,課外閱讀的指導都是對小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同時教師的課外閱讀指導在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好地讓學生掌握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對小學生自我發(fā)展的意識有一個良好的幫助,讓他們在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中得到一個健康、善良、勇敢等完美的人格品質。
參考文獻:
魏竹琴;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指導[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S1期
吳曉利;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J];基礎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呂曙真;小學課外閱讀指導新思路[J];教育評論;2004年02期
徐文軍;;基于兒童本位的課外閱讀指導[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