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松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之下,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教學要求,新的教學方法與模式不斷在涌現(xiàn)。隨著教育強國戰(zhàn)略的實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不斷推進,關于“小組建設”教學模式的研究不斷深入,其它一些學科經過對它的努力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效果。有了好的東西,大家都應該積極的去學習,體育教學也應如此。然而有的教師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體育教學也需要“小組建設”嗎?效果會好嗎?我的觀點是:體育教學需要“小組建設”,體育教學也應該重視“小組建設”。
關鍵詞:體育教學;小組建設
體育教學的小組建設,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也是落實新課改理念的必由之路。學生合作學習,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鍛煉,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和主動的融入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極大地提高了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下面我就對“小組建設”淺薄的理解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小組建設”中的設計特點與體育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相一致。
1、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fā)運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只有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小組的設計正是大膽的鼓勵學生們去探索,科學地引導學生探索,適時合理幫助探索,讓學生們在探索中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體驗經歷體育知識的形成與應用合作過程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并通過學生們心理上的成功感與滿足感而激發(fā)他們對體育的興趣。
2、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要求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特別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的能力。小組建設設計既尊重學生,又注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激發(fā)其主體精神;既依靠學生,又注重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并完成一系列學習活動,以發(fā)揮其主體作用;既信任學生,又注重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和發(fā)展,以確立其主體地位,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在小組建設中起引導作用的角色出現(xiàn),而真正的主角是學生。
二、“小組建設”促進體育教學更進一步。
1、體育課的小組建設,顯然更加人性化、科學化。
體育課中的小組建設不僅其著眼點在于教師“教什么”和“如何教”,而且更加關注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技能。二者雖然密切相連,但在目標要求、課堂角色、教育觀念、方法運用等方面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這就好比教師在帶著一個班的學生跑長跑,在以前一個班的學生可能全都會擠在體育教師早已經設計好的一條“路線”上從“開始”跑到“結尾”,最終永遠是那幾個先到的人成為“勝利者”其他的都是“落后者”, 受落后者影響,慢慢的全班都產生惰性心理;后來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依然是長跑,并最終從“起點”跑到“終點”,但是每一個小組之間甚至每一個人之間,在教師的引導下,所選擇的“要求”都不一樣,各自看到的“效果”也不一樣,給各小組分配任務,小組長根據(jù)任務類型進行分工,組員經過獨立準備后,小組組員或合作完成,或交流討論,或合作探究。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成功與收獲的喜悅。
2、“小組建設”教學目標設定更加合理。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我們的目標往往是以教為主的。上課時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后,學生們才知道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在此之前學生一直被蒙在鼓里,因此教學目標一時很難達成。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任憑教師調來調去,教學如何談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靶〗M建設”的教學設計在實際教學中將教學目標分為了“教”的目標和“學”的目標,十分重視學生“學”的目標,并以此來設計教學過程,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使學生逐步實現(xiàn)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也達到“教”的目標,并最終實現(xiàn)“教”與“學”的目標的統(tǒng)一。這過程中,通過對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3、“小組建設”教學模式符合體育教學的特殊性。
體育教學在實施上與其它的學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的教學形式更加多變,情報信息量、生理負荷量和情感刺激量等各種因數(shù)都會使體育教學的設計、控制和評價變得復雜,需要進行各種量之間的協(xié)調,如果協(xié)調不好將會影響教學本身。而“小組建設”的設計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水平、能力水準、學法特點和心理特征等具體情況,在教師引導下,由師生共同設計的,其著眼點則在于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這樣它就會很好地協(xié)調起教學中的各種因素,使教學設計更加合理。
體育課堂上學生的人際關系直接,交流方便(課堂上不準講話,而在操場上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允許的),同時體育項目的學習和身體活動是體育教學中的主線,其它多種教育因素是通過這個媒介來達到的,有時教授內容和教學目的呈不吻合狀態(tài),這就需要有目標的設立情景和場面來完成教學目標?!靶〗M建設”充分的利用了體育教學這些特點。通過教學問題的設定,教學場景的創(chuàng)設有效的培養(yǎng)了探究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或交流、或討論、或探究,生生互動、同伴互助去獲得知識,去享受學習的過程,去學習好的學習方法,同時,使之懂得如何表達、如何傾聽、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培養(yǎng)其團隊意識、民主價值觀、科學態(tài)度、探究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
小結:綜上所述,“小組建設”教學模式以它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主體參與意識和自主發(fā)展的教學目標。而應該被廣大的體育教師所接受。體育教學中應該更加重視“小組建設”,從而促進體育教學水平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