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杏梅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讓幼兒借助于已有的經驗和語言,通過各種有效的工具,以游戲的方式探索周圍的世界,可以更大限度地展示出幼兒的智力特點,挖掘幼兒的身心潛能,發(fā)展幼兒的心智,進一步提升幼兒園教育的有效性。在幼兒園教育中使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發(fā)揮出幼兒園教育的價值,為幼兒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有助于使教育進入到良性循環(huán)當中,促進素質教育的普及。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針對游戲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展開一番敘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園;教育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起點,對幼兒的整體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最近的幼兒園教育當中,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幼兒園教育越來越傾向于小學化,教師往往會提前將小學的知識以及教學手段使用到幼兒教育當中,導致了幼兒教育的失衡,也給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埋下了極為不利的伏筆。面對這些問題,幼兒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對幼兒天性發(fā)展有幫助的教學途徑,改善幼兒教學質量。游戲教學是落實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一、科學游戲的運用
在現在的幼兒園教育當中,雖然已經開始了科學知識等方面的教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使用的手段卻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只關注孩子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過分重視科學知識的灌輸成果和教學形式,卻忽視了孩子對科學知識的本質苛求和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導致科學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當中,我們可以使用科學游戲的方式,重視培養(yǎng)孩子對周圍世界的探索好奇心的培養(yǎng),激活孩子的探究欲望,這樣,可以為孩子在后續(xù)的發(fā)展上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為了培養(yǎng)孩子對生活的良好觀察意識,我在課堂上組織孩子進行了一次科學小游戲。首先,在課堂上,我對學生說:“孩子們,你們知道我們人體當中占比最多的以及對我們生長發(fā)育最重要的一種物質是什么嗎?”孩子們思考了很久之后,說了很多水果、雞蛋等答案,接著就有一個孩子說出了水這個正確答案,我因勢利導,帶領孩子以游戲的方式探索中水中蘊含著的奧秘。先找出一個兵乓球,然后將它剪成兩個“小船”,在桌面上灑上一些水,將做好的“小船”放在水上,質地光滑的“小船”一到水上就開始“自動滑行”,接著,我再輕輕地動一下“小船”,它開始原地打轉。孩子們看到這個小實驗,一下子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開始了自制小玩具的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直接向孩子灌輸水的張力等科學原理,而是鼓勵孩子說出其中的具體現象,激發(fā)孩子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在使用科學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幼兒進行探索,而不是一味地強調其中的科學知識,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良好興趣,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索習慣。
二、美術游戲的運用
素質教育強調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綜合能力,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結合實際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的幼兒園美術教育都太過于形式化,以讓孩子家長滿意為主,卻忽視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自主審美意識、想象能力等個性品質的發(fā)展,導致了幼兒園美術教育失去意義的問題。為了還原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價值,我們可以使用美術游戲的方式,將美術創(chuàng)作的自主權還給孩子,鼓勵孩子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美術教育成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
比如,我組織孩子進行了一次畫畫接力游戲。首先將孩子們進行了分組,然后給孩子講明規(guī)則:小組內的孩子們要完成兩種任務,前面的孩子要負責根據老師給出的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每個人都可以在畫板上畫一筆,直到中斷就算一個人的繪畫時間結束,然后下一個孩子接著在此基礎上繪畫,然后最后的一個小朋友的任務不是畫畫,而是猜想前面孩子們繪畫的主題,一共進行五次游戲,看看哪個小組猜對的次數最多,獲得獎勵;再比如,為了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我組織孩子進行了一次“礦泉水瓶創(chuàng)作大賽”,鼓勵孩子使用各種方式去在礦泉水瓶上進行隨意的創(chuàng)作,如使用畫筆涂鴉、彩帶裝飾等,展示自己腦中獨特的想法,在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我會給予孩子最大的鼓勵,讓孩子們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與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孩子對繪畫以及美術的興趣,提升孩子的審美修養(yǎng)。在美術游戲的使用過程中,教師要避免使用成人的思想去要求孩子,導致孩子對美術以及創(chuàng)作失去興趣,將重心放在孩子審美修養(yǎng)的有效發(fā)展上。
三、語言游戲的運用
幼兒正處于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際能力,還要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讓幼兒學會表達自己。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幼兒園教育在幼兒語言發(fā)展中的意義,我們可以使用語言游戲的方式,通過趣味化的手段提升幼兒對語言表達的積極性,讓幼兒產生主動表達的動力,從而鍛煉幼兒的語言水平。
比如,我組織孩子進行了一場“賣蘋果”的小表演游戲。在課堂上,我將孩子們分成了各個小組,讓孩子們去給“老奶奶”送蘋果。請其中的一位小朋友扮演老奶奶,其他的小朋友們拿著籃子,坐到指定的位置上,扮演老奶奶的小朋友開始入場,其他的小朋友要開始推薦自己的蘋果,看看老奶奶會選擇誰的蘋果。這樣的游戲可以有效地發(fā)展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和人際交際能力;再比如,我組織幼兒進行了一次小動物找食物的小游戲,首先為孩子進行了游戲的操作演示:(背景:冬天到了,小動物們開始準備過冬的糧食)孩子們要扮演小動物,開始在教室里找食物,并且要邊唱兒歌邊找,比如“小花貓,喵喵喵,捉到老師喵喵喵”,并且將找到的食物放到對應的框子里。這樣的活動充滿趣味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孩子的行動欲和表達欲,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在語言游戲的使用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幼兒的語言規(guī)范,一方面也要注重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能夠在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中快樂地成長。
本文針對游戲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有效運用展開了一番敘述。在幼兒園教育當中,教師應當尊重幼兒獨特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使用游戲教學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的無限潛能,促進幼兒良好探究、審美、交際等能力的發(fā)展,并進一步激發(fā)幼兒主體意識的發(fā)展以及穩(wěn)定,真正的發(fā)揮出幼兒園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盧迎新. 幼兒園自主游戲中教師有效介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田景正. 基于生活哲學的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