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波
駱駝是沙漠地區(qū)主要的交通工具,一提起駱駝,人們自然會想起撒哈拉沙漠以及阿拉伯半島的駱駝。然而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也有駱駝,而且近些年來,這里的野生駱駝泛濫成災,讓當地人頭疼不已。
駱駝并不是澳大利亞的原住民,駱駝能在澳大利亞出現,與澳洲大陸的開發(fā)密不可分。18世紀,西方人在澳大利亞建立了殖民地,并開始了對這片荒島的開發(fā),對廣袤無垠的澳大利亞內陸的探索成了首要任務。
澳大利亞的內陸干旱少雨,很多地方被沙漠覆蓋。要抵達內陸腹地,交通工具是個問題。探險家先后試過公牛、騾子、馬匹和驢子,但這些動物都在惡劣的沙漠環(huán)境中敗下陣來。
這個時候,有人想起了駱駝,但是澳大利亞并不產駱駝,于是在1840年,澳大利亞的第一峰駱駝被探險家從非洲用貨輪引進。事實證明駱駝非常適宜澳洲的環(huán)境,于是更多的駱駝被探險家從印度和非洲引進。
隨后,澳大利亞內陸的開發(fā)越來越火熱,人們在內陸開金礦、修鐵路,這其中有大量的物資需要運輸,于是大量的駱駝被不斷引進。這些駱駝也不負厚望,成為澳大利亞建設的主力軍,在澳大利亞的鐵路、通訊、水壩等基礎設施建設場地,隨處可見駝隊的身影。
然而,駱駝的輝煌也是暫時的,經過幾十年的開發(fā),澳大利亞的鐵路系統(tǒng)逐漸建成。同時汽車運輸也逐漸盛行,駱駝的地位在澳大利亞一落千丈。
駱駝在澳大利亞已然無用,西方人也不想在這上面浪費時間和精力,有些駱駝被射殺了,有些則被放生,在野外的駱駝開始了自生自滅的生活。
那些無人喂養(yǎng)的駱駝適應了澳大利亞惡劣的內陸環(huán)境,不但活了下來,而且數量也越來越多。隨著駱駝數量的爆炸式增長,其對澳大利亞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性也越發(fā)凸顯出來。比如在沙漠深處,一到旱季,駱駝會喝干那些原本就少得可憐的水源,這樣依靠同一處水源生活的其他動物都會被渴死;澳大利亞內陸植被原本就比較少,駱駝的大量出現不僅讓生態(tài)更加脆弱,還奪走了其他食草動物的食物;駱駝還會在急切尋找水源的時候入侵偏遠的原住民村落,破壞消防栓、水箱和沿途的一切,給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擾。
沒有人能想到,100多年前的一個疏忽會引發(fā)如此大的生態(tài)災難。但是如今去控制駱駝的數量卻不僅僅是射殺那么簡單了。10年前,澳大利亞宣布斥巨資派直升機射殺駱駝,但是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全球動物保護者的抗議,認為太不人道,這也讓澳大利亞倍感壓力。如今,政府雖然每年會射殺一部分駱駝,也會給中東出口一定數量的駱駝,但是駱駝對澳大利亞的負面影響卻絲毫沒有減弱,怎樣處理好這個問題依然是個棘手的事情。
澳大利亞的“駱駝污染”不是駱駝的錯,而是人們的貪婪和自私所致。歷史沒有如果,所有的貪婪和對自然規(guī)律的漠視,其實最終都會得到大自然的報復。
我們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以后的長遠發(fā)展。
危機;生存;自然規(guī)律。
大自然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卻無法滿足我們的貪婪。
——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