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咸英
性壓力性尿失禁屬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一種,表示突然增加腹壓時,如快走、大笑、咳嗽、負重等,尿液會不由自主的流出。有關研究指出,女性尿失禁發(fā)病率約為23%-45%,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尿失禁,癥狀嚴重者約為7%,需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另外,性壓力性尿失禁約占總數(shù)的50%。盡管性壓力性尿失禁不會導致死亡,對對女性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降低生活質量,被視為公共衛(wèi)生問題,還有人將該疾病稱為社交癌。
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病理機制為尿道控制機制出現(xiàn)異常,導致儲尿期出現(xiàn)功能障礙而引發(fā)疾病,由兩種病理組成:1)解剖型:尿道高活動性的壓力性尿失禁,因高齡、神經損傷、絕經、分娩、妊娠、盆腔手術等因素使得盆底支持結構出現(xiàn)松弛,導致膀胱尿道出現(xiàn)下移;2)尿道內括約肌功能障礙型:此類型是音尿道中括約肌的閉合系統(tǒng)出現(xiàn)功能障礙而引發(fā),當逼尿肌在靜止狀態(tài)時出現(xiàn)松弛,使得近端尿道呈開放狀態(tài)。
臨床在治療性壓力性尿失禁時常采用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其中保守治療中有盆底康復鍛煉、膀胱功能訓練、盆底電治療、腎上腺素能激動劑等,手術治療包括陰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帶術、恥骨后尿道懸吊術等。有研究指出,約有30%-60%的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愛用保守治療便可治愈輕度疾病,或者改善癥狀。對于中度與重度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還需結合病例分型,實施治療。由此可見,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發(fā)病機制研究對臨床診斷、病例分型與治療方式均具有重要作用。
在診斷性壓力性尿失禁時,臨床常根據(jù)患者癥狀進行斬斷,具有較強的主觀性,當前診斷試驗的統(tǒng)一標準缺乏,常采用指壓試驗、體格檢查、棉簽試驗、影像學檢查、尿動力學檢查、盆地電生理檢查等。盆底組織具有復雜的解剖結構,使用常規(guī)體格診斷作用優(yōu)點,erect棉簽試驗、指壓試驗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導致檢驗結果具有不客觀情況;使用尿動力學檢查時,檢查過程復雜,且檢查結果極易受到患者心理狀態(tài)、周圍環(huán)境等影響。使用磁共振檢查時,其價格昂貴,在掃描過程中,對受檢者要求高,應用動態(tài)掃描功能有限,且具有較差的可重復性。超聲診斷具有經濟、無創(chuàng)、實時、可重復性良好等多種優(yōu)勢,在性壓力性尿失禁中廣泛應用,且逐漸受到更多寫著的重視,被視為該疾病的首選影像學診斷方法。
盆底超聲檢查表示受檢者由靜息狀態(tài)到最大盈利狀態(tài)下盆底解剖形態(tài)學所獲取的實時超聲影像圖像診斷方法,能夠對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頸、盆底膀胱、尿道、直腸、子宮等結構動態(tài)變化有關情況清晰顯示出來。對于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觀察參數(shù),包含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頸Y軸位移、膀胱頸X軸位移、近端尿道旋轉角以及膀胱頸漏斗形成情況,另外,還可對盆腔器官的脫垂情況進行觀察。因此,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應用盆底超聲診斷對選擇治療方式、判斷預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盆底肌肉由肛門括約肌、尿道括約肌、肛提肌復合體等組成,而肛提肌復合體包含髂骨尾骨肌、恥骨尾骨肌、恥骨直腸肌、恥骨陰道肌、坐骨尾骨肌等。在盆腔器官的支持系統(tǒng)中,肛提肌復合體發(fā)揮重要作用,具有直腸、子宮、膀胱正常位置與陰道緊縮度的維持作用,進而保障了尿道括約肌的功能。盆底肌肉纖維由I類、II類纖維肌組成,其中I類肌纖維為盆腔支持系統(tǒng),具有持久、強直收縮、不易疲勞等功能特點,II類肌纖維為盆腔運動系統(tǒng),以短暫、階段性收縮、易疲勞為功能特點。一般情況下,當收縮腹部肌肉時,盆底肌能夠協(xié)調性收縮,以抵抗膀胱內壓、腹內壓的增加。一旦盆底肌功能損傷時,腹壓則會突然增加,而盆底肌無法有效收縮,促使尿道內壓增強,用以抵抗增加腹壓,進而產生壓力性尿失禁。是引用盆底肌電生理檢查時,可通過檢測盆底肌I類肌纖維、II類肌纖維疲勞度與激勵,將盆底肌在收縮過程中盆底肌肉電生理特性反應出來,對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肉功能的評估具有重要作用。
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近端尿道、膀胱頸高活動性明顯,在發(fā)生疾病時與尿道內括約肌功能缺陷、盆底支持結構功能損傷存在相關性。使用陰盆底二維超聲診斷可將盆底組織的解剖結構實時顯示出來,為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診斷與病理分型提供影像學信息,進而指導疾病的治療。由此可見,壓力性尿失禁患者使用超聲診斷對治療、預后具有重要作用。盆底機電生理檢查可檢測盆底疲勞度與盆底肌力,對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實時早期評估,并指導其干預措施,有助于預防壓力性尿失禁癥狀發(fā)生。盆底超聲與肌電生理診斷具有不同的診斷作用,前者為解剖學分析,后者為電生理學分析;前者為診斷與治療過程的評估應用,后者為預防階段的應用,兩者均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有學者提出,盆底超聲聯(lián)合肌電生理診斷,可分別從解剖學與電生理學綜合評估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情況,在預測、診斷、病例分型、選擇治療方式、判斷預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