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尉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10位外國友人獲頒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阿蘭·梅里埃
作為將疫苗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法國生物梅里埃集團總裁、梅里?;饡飨?,阿蘭·梅里埃秉承“在中國,為中國,與中國”的發(fā)展理念,一直致力于為中國人的健康提供助力。從1978年第一次訪問中國開始,植根中國30多年來,阿蘭·梅里埃做出過兩個重大決定,一是選擇直接與中國政府衛(wèi)生部門合作,參與非典和禽流感等中國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二是“在中國研發(fā),到中國建廠”,在梅里埃的帶動下,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法國生物醫(yī)藥公司,都把中國作為創(chuàng)新的發(fā)源地。
威爾納·格里希
1919年生于德國的威爾納·格里希,是一位企業(yè)管理專家,更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國企聘請的第一位“洋廠長”。1984年受聘擔任武漢柴油機廠廠長后,他經(jīng)過一系列調研,率先提出要發(fā)展就要打破“鐵飯碗”。還提出“減員增益”的改革方案,并開創(chuàng)了中國引進國外管理型專家的先河。
克勞斯·施瓦布
1971年,出生于德國,后加入瑞士籍的克勞斯·施瓦布倡議并創(chuàng)建“歐洲管理論壇”,并在1987年將其“升級”為“世界經(jīng)濟論壇”,也稱作“達沃斯年會”。
“我在1978年讀到有關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文章,當時就確定中國將會成為國際舞臺上的重要角色。于是,1979年,我們(世界經(jīng)濟論壇)開始了與中國的第一次接觸,并邀請中國代表團來達沃斯參會?!?/p>
2005年,施瓦布提出“中國夏季達沃斯”的設想。在他與中方的共同努力下,首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于2007年9月在大連舉行,自此,中國成為了論壇的長期主辦國。
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下電器創(chuàng)始人。他在耄耋之年兩次訪華,并與鄧小平會談,從此拉開了松下電器在中國發(fā)展的序幕。
上海市日本學會會長吳寄南認為,當時日本電子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加之不了解中國情況,許多日本企業(yè)并不看好中國市場。松下幸之助的決定在當時需要勇氣和決心。多年來,松下電器公司先后對中國企業(yè)提供的技術合作項目多達160多個,也為中國電子工業(yè)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
大平正芳
大平正芳是日本第68、69任首相,在中日恢復邦交正?;恼勁兄邪l(fā)揮了關鍵作用。
他對中國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對中國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學有深入理解,并把《老子》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當作座右銘。
為支持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yè),大平正芳在擔任首相期間向中國提供了第一筆貸款。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接受的首筆雙邊政府間貸款,時間長、利率低、數(shù)額大、沒有附加條件。這項貸款直到2008年結束,持續(xù)近30年,可以說一直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
李光耀
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一直關注中國的發(fā)展。1976年以來,李光耀在任內訪華30余次,并推動中國與馬來西亞關系的改善。
李光耀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始終持堅定的支持態(tài)度, 1978年訪問新加坡的鄧小平在與李光耀會見時說,中國可以借鑒新加坡的發(fā)展經(jīng)驗。但李光耀說,新加坡華人可以做成的任何事情,中國沒有理由做不到或不能做得更好的。此后,兩國政府達成人才交流協(xié)定,開啟中新關系的友好篇章。
薩馬蘭奇
1978年,中國還沒有獲得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就在這一年,時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的西班牙人薩馬蘭奇第一次造訪中國?!拔蚁氩煌?,一個10億人口的大國,居然不是國際奧委會成員?”為此,薩馬蘭奇四處奔走。
1979年,中國重返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薩馬蘭奇又萌生了讓奧運圣火在北京點燃的想法。2008年8月8日,88歲的薩馬蘭奇如愿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斯蒂芬·佩里
斯蒂芬·佩里是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1953年,斯蒂芬的父親、時任倫敦出口公司董事長的杰克·佩里與48名英國商界人士突破西方對新中國的封鎖,訪問北京,成為英中關系的“破冰者”。
在斯蒂芬·佩里的努力下,如今的48家集團俱樂部擁有600多名中英兩國個人或機構成員,涵蓋商業(yè)、文化、外交、學術等多個領域。
莫利斯·格林伯格
1919年,科尼利厄斯·史帶在上海創(chuàng)立了世界知名保險公司史帶集團的前身美亞保險代理公司,成為首位把保險概念帶給上海的西方人。
在中國重新向世界敞開大門后,現(xiàn)任董事長莫利斯·格林伯格第一時間就重新踏上這片土地。1992年,史帶集團旗下的美國國際集團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fā)的牌照,在上海設立分公司,獨資經(jīng)營壽險及非壽險業(yè)務,成為第一家重返中國的外資保險公司。為中國引入了創(chuàng)新的保險代理人制度,并在中國創(chuàng)造了百萬個工作機會。
此外,格林伯格積極推動公司在中國的慈善基金會。截至2018年,基金會對中國慈善事業(yè)捐贈約3億美元,并高價收回圓明園寶云閣10扇銅窗無償歸還中國。
羅伯特·庫恩
美國投資銀行家、庫恩基金會主席……擁有多個頭銜的羅伯特·庫恩是著名的“中國通”,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向世界講述真實的中國。
1989年起,羅伯特·庫恩就在經(jīng)濟、科技、文化、外交和國際傳播等多方面向中國政府提供咨詢,與包括國新辦、科技部等許多部門有廣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