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那一年,記得在兒時,育紅班里有一位身材高挑、皮膚白凈的李老師,她總是帶著我們做游戲,過“六一”時和我們編排《小熊與洋娃娃跳舞》這段舞蹈。當時的我真的很開心,還積極主動地要求扮演小熊的角色。由于李老師教學出色,被當?shù)卦u為優(yōu)秀幼兒教師,還獎勵了很多我們叫不上名字的樂器,但我記得當時清脆的揚琴是我的最愛,叮咚悅耳的聲音一直回蕩在我兒時的記憶中,也為我小小的內(nèi)心播下了一顆大大的種子。我對自己說:“長大我也要當個孩子王!”
那一年中考前期,全縣僅分配了兩個幼師名額,我的班主任努力給我爭取了一個,他說:海英,你就是這塊料!我懵懵懂懂地填寫了一份志愿—— 忻州師范幼師。當我拿著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我知道我的夢想就在前方!
憑著自己對幼教的那份熱愛和自己夯實的基本功,我終于成為了一名幼兒教師。源于對那份愛的堅守,我在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一年。二十一年,我從一名少女成為人妻、人母;我從一名稚嫩的幼師生,成長為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我從一個帶班教師逐漸成長為一名引領教師成長的教研員。我的愛就像湖中漣漪一樣不斷放大,二十一年的青春與汗水,鑄就了我的夢想與使命,讓我在工作崗位上詮釋著教師的真諦!
是教師,更是導師
當家長親手將孩子托付于我的時候,我知道這一個個靈動的小生命正在用他們特有的方式向我靠近,我在思考,我能給予他們什么呢?難道只是無微不至的關心、一日生活的精心呵護嗎?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我既要做一名教師,又要努力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
教師是一份光榮的職業(yè),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使人的光明不斷放大、黑暗不斷縮小的過程,教育要給每個孩子心底撒播愛的種子。那么,教師首先要有愛,有愛的能力。愛是有方向、有長度、有重量、有等級的,每位教師的生命力將直接影響著每個孩子的狀態(tài)。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愛的能力,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善于發(fā)掘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要有欣賞接納的心胸。
我想起了那個有著圓圓的腦袋、黑溜溜的眼睛、說話咬字不清的孩子,他叫小偉。為了得到良好的教育,家長專門從西八縣來到忻州市里打工。他非常簡樸,說著一口方言,小朋友都不愿意主動和他玩。不愛表現(xiàn)的他卻在繪畫活動中能夠全身心的投入,非常專注。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可貴的學習品質(zhì),“小偉,你的畫太有創(chuàng)意了,你真是一個畫畫小能手!”我在全班孩子面前肯定了他。從那以后,這孩子在畫畫方面突飛猛進,我經(jīng)常鼓勵他,啟發(fā)他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去盡情表達自己眼里的世界,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黑溜溜的眼睛充滿了對未來憧憬與向往。1999年“雙龍杯”全國少兒書畫大賽中,小偉的幾幅畫不負眾望,獲得金獎??吹郊议L和孩子手棒獎杯和證書來向我表達感謝的時候,我突然領悟到教師的真正使命,是讓那些來到我們身邊的孩子,充分汲取養(yǎng)分、力量,體驗那份成長的喜悅和收獲!臨近畢業(yè),孩子們都依依惜別,小偉一直不肯離開,他媽媽一直在向我道謝:“李老師,小偉說是你給了他第二次生命?!蔽疑钌疃眠@句話的分量,這句話也成為我教師生涯中最高的評價,讓我感到一種從來沒有的榮耀!
是職業(yè),更是事業(yè)
當我們內(nèi)在擁有了對幼教的熱愛之后,外在就會呈現(xiàn)出一種對職業(yè)的認可,當我們把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當做事業(yè)來看待,因愛而生發(fā)的智慧、靈感,就會將枯燥的工作變得更加富有激情與創(chuàng)意。負責教研工作以來,我深深明白教師的成長將直接作用于孩子,于是我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學習、充電,完善自己,將先進科學的理念,結(jié)合工作實踐中的問題,探究理念與行為轉(zhuǎn)化中園本教研的創(chuàng)新模式,重視教師的成長。面對年輕教師,推門聽課、一課三研、課前研討、課后交流。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都讓人精神振奮,干勁倍增。面對成長中的骨干教師,尋找教研突破口,學思結(jié)合、研思結(jié)合,利用多種形式、豐富教研內(nèi)容,讓每位教師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當我看到一位成長中的教師,利用三年的時間真正認識到“游戲”的真諦時,我深感自己的努力將撬起教師成長的杠桿!
經(jīng)驗+反思=成長,帶著覺知去工作,帶著覺察去生活。
那是上學期開學的事了,中七班門前傳來孩子的哭聲,聽到老師不停地哄著孩子:“寶貝,快進班,爸爸要去上班了,要不就遲到了?!薄安徊?,我不要上幼兒園,我要回家……”好久了,哭聲還一直回蕩在樓道里。我走到孩子身邊,輕輕地摸摸她的頭,問她為什么不想上幼兒園。孩子沒有回答我,還在不停地哭,嘴里一直念叨著“我不想來幼兒園”,最終家長無奈地把孩子帶回去了。我不禁思考: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來幼兒園。經(jīng)了解,原來帶班的支教教師這學期返?;厝W習,更換了新的教師,而這個女孩子偏偏非常喜歡支教的那位教師,開學沒有看到老師,就不愿意來幼兒園了。從這件事上我學到,愛孩子就要懂孩子,我們不僅要愛他們,而且更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他們。如果支教教師在臨返校的時候,與班級孩子進行一個分離的活動,這樣會更加尊重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新聘教師與原教師也應做一個工作對接,一方面不僅有助于更順利地開展工作,另一方面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這個中班孩子的反常表現(xiàn),讓我明白現(xiàn)在孩子的敏感性與情商相對較高,更需要教師洞察孩子的心理。愛孩子要從懂孩子開始,懂是愛的前提、教育的前提、管理的前提。
每一個問題的出現(xiàn)都帶著一份禮物與驚喜,來成就你、托舉你,讓我們遇見更美的自己。如果把職業(yè)當做事業(yè)來做,用心感悟每一件事,去覺察、反思、收獲、成長,那么每個人都會樂在其中,并為之而奉獻光和熱,無怨無悔。
是責任,更是使命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而我們教師正是在他們關鍵期實施教育的重要他人,我們身上肩負著責任和使命。這幾年在送培下鄉(xiāng)過程中,看到許多家長仍然只追求識字、算術,帶給我內(nèi)心深深的觸動。當我看到某些持有舊教育理念的教師,了解到他們所面臨的職業(yè)倦怠以及無法感受職業(yè)幸福感的現(xiàn)狀,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這份責任和使命的重量。工作之余,我學習心理學、家庭教育,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做“世界因你而美麗”的教師師德師風公益講座和“學做專業(yè)父母,培養(yǎng)杰出孩子”公益講座60余場。一年期間去繁峙、代縣、靜樂、保德、偏關、五臺、定襄等多個縣開展公益講座,有5000多名教師和家長因講座受益。我知道我的能力有限,但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更多的人去關心幼兒教育,關注家庭教育,關注幼兒教師心理疏導,關愛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把這份工作認真做下去,幫助更多的園丁,種出更美的花海。
師德既抽象又具體,需要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在新時期作為幼兒教師不僅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更要沉下心來,成為孩子的導師,將職業(yè)看作事業(yè),帶著責任與使命,用愛與智慧,引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