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鑫淼
摘要:《共產黨宣言》作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在當時和現今階段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70周年,我們可以借此發(fā)現他依然散發(fā)著這里的光芒,其中經久不衰的理論體系,不僅在當時指導社會主義工人運動,在現如今更是引導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遠大目標和強軍強國的中國夢。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馬克思;階級斗爭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1847年在倫敦成立的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同盟而起草的綱領性文件,馬克思和恩格斯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創(chuàng)建了這部宏偉的著作。170年過后,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經過戰(zhàn)爭的洗禮與經濟恢復和飛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共產黨宣言》一直真理永駐。作為印刷次數和發(fā)行量僅次于《圣經》的改變世界的小冊子,《共產黨宣言》還在指導者無產階級走向共產主義的偉大勝利。所以,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條件下,我們要結合當下的因素和環(huán)境,重新學習《共產黨宣言》,對早日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共產黨宣言》出版的背景
十九世紀上半葉,隨著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并且不斷擴大,世界貿易也在不斷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日益成熟,封建勢力逐漸衰落,資產階級日益成為在政治舞臺的地位日益顯著,并且部分早期開始發(fā)生工業(yè)革命的國家,英國、荷蘭,其資產階級早已成為統治階級。但是,隨著世界財富的不斷增加,資本積累在不斷膨脹,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社會逐步分化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yè)資產階級和工業(yè)無產階級。工業(yè)革命后,機器大生產逐步替代手工工場,致使許許多多的小手工業(yè)生產者破產,淪為商品勞動力,他們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滿足他們生活資料。無產階級的壓迫極具嚴重,在生產中遭到無情的壓榨,社會矛盾不斷激化,資產階級瘋狂榨取他們的剩余勞動力,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也越來越頻繁,每五年或七年一次。多年來積聚在無產階級內心中的憤怒和不怨像火山一樣的即將噴發(fā)出來。
終于,在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爆發(fā)了震驚世界的工人運動,他們分別是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運動,并稱十九世紀歐洲三大工人運動。雖然這三大工人運動最后失敗了,但是它對世界工人階級傳播了積極的思想,它預示著工人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為日后傳播無產階級政治思想和組建無產階級額政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共產黨宣言》的內容
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列寧評價其:“它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也即是將社會生活所有領域也包括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豆伯a黨宣言》不僅闡述了最全面最深刻發(fā)展學說的辯證法,論述了關于階級斗爭和共產主義新社會創(chuàng)造者無產階級肩負的偉大歷史使命的理論。本文將從四部分對其進行論述,對《共產黨宣言》進行細致地分析,深度研究指導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風向標”。
《共產黨宣言》的第一部分是“資產者和無產者”,其中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無產階級斗爭的問題,用無產階級斗爭的學說來分析自原始社會以來的階級社會的發(fā)展問題,并且明確提出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不過,不同的階級社會有不同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更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其程度不同,對后世的影響有歧義。在中世紀的歐洲,教廷神權和封建世俗權力統治著歐洲的各個角落,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曾經聯合起來對其反抗,但是當封建勢力妥協后,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變革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并且無產階級拋在一邊。故馬克思和恩格斯根據歷史分析,階級斗爭是歷史發(fā)展的前進動力,而階級的產生是因為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社會物質生活豐富,生產資料集中到某一人群之中,而另一部分人群只能以來其進行生存。所以,階級就是依據生產力的發(fā)展程度而劃分的。
三、《共產黨宣言》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產物。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構建中,社科體現著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鮮明貫穿著《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高度彰顯著《共產黨宣言》的理論價值。正確理解和把握《共產黨宣言》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關系,對于進一步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的歷史方位和理論貢獻有極其重要的學理價值和現實意義。
2017年10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實踐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边@體現了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層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具有的重大時代意義的嶄新認識。
從黨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具有的科學社會主義性質的強調,高度凸顯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特質和時代特征。習近平總書記上述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關系的重要論述具有重大意義。首先,這些重要論述深刻表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具體理論形態(tài)和實踐形態(tài),這是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本和根。離開了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其次,這些重要論述深刻表明黨的十八大以來當代中國改革發(fā)展中一系列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來源于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以及對把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發(fā)展實踐不斷相結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再次,這些重要論述深刻表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屬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整體發(fā)展中具有局部質變意義一次重大發(fā)展飛躍,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仍然從屬于科學社會主義的范疇,是科學社會主義與新時代中國發(fā)展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參考文獻
【1】列寧專題文集.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主義編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
【2】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5,48,23,78
【3】王韜境.論《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和意義[M].湖南:湖南科技大學,2018.10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