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一個孩子行走在閱讀的道路上,永遠不是一次獨自的旅行。讓孩子愛上閱讀并成為終身學習者是每一所學校的追求。多年來,哈爾濱市閩江小學堅信學校應該成為孩子閱讀路上最好的引路人,積極創(chuàng)建具有閩江特色的閱讀模式,引領孩子走進書籍的世界,沐浴書香,快樂成長。
深入開展“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研究——讓閱讀成為最吸引孩子的事情
當前不少學生閱讀量少,大量閱讀是在課外時間進行的,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同時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總是一篇篇課文孤立地教、學生孤立地學,缺少對于一類文章的整體架構、比較以及梳理,針對這些問題,閩江小學開展了主題單元閱讀教學,旨在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機。經(jīng)過六年多的探索與實踐,學校確定了主題閱讀的“七課型”,與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授課時間相比,節(jié)省了3~4課時的時間。教師用節(jié)省下來的課時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課外書的閱讀,依據(jù)“一個主題就是一種思想,一個主題就是一種情感,一個主題就是一個知識體系,一個主題就是學生的一個智慧世界”的思想,結合教材“主題單元”編寫這根“藤”,串起學生閱讀浩如煙海的“瓜”。以一篇帶多篇,以一個主題帶一本,以一本帶多本進行課內(nèi)外結合的大量閱讀,實現(xiàn)了“課外閱讀課內(nèi)化,課內(nèi)閱讀自主化”,讓學生通過“主題式閱讀”進一步感悟到了世界的精彩紛呈。
南崗區(qū)教育局領導在評價學校的主題閱讀教學改革時說道:“真是一個‘讀’字了得,讀出了內(nèi)涵,讀出了家門口的好學校,讀懂了世界,讀贏了天下!”
精心設計“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讓讀書節(jié)成為孩子最向往的節(jié)日
閩江小學自2014年起,每年4月都以“讀經(jīng)典的書,做有根的人”為核心主題開展歷時一個月的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以學生在校五年為一個周期,一年一個領域,一年一個專題,讓孩子們在書的海洋中尋“根”。
“走進經(jīng)典”專題,包括讀書分享、書簽DIY、名著配音、經(jīng)典人物COSPLAY(角色扮演)等形式,讓經(jīng)典以最自然的狀態(tài)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深處;“走近名人”專題,引領孩子們閱讀名人傳記、故事、名言,在名人事跡中汲取力量,健康成長;在“走進童話”專題中,孩子們讀童話、演童話、畫童話、寫童話,積淀了生命中最美好、最難忘的記憶;“走近科學”專題,引領孩子們讀科普讀物,做科學作品,發(fā)布科學信息,通過閱讀,每個孩子都找到了“小小發(fā)明家”的自信;“走向世界”專題,讓孩子們閱讀有關世界各地的歷史、地理、人文的書籍,畫七大洲版圖,宣講“一帶一路”風貌,用多元的文化讓學生變得更加包容、大氣。就這樣,每一個在閩江就讀五年的孩子,都能通過不同的主題,走向一個個不同的閱讀領域,在開啟不一樣的人生體驗的過程中,找尋到文化之根、民族之根、傳承之根和發(fā)展之根。
基地課程建設——讓書店成為孩子最順腳的地方
為了讓孩子們愛上閱讀,讓讀書如孩子們的走路、呼吸一般自然,使他們感受到愛上閱讀是一件多么妙不可言的事,學校精心設計、科學規(guī)劃,梳理了校園周邊的讀書場所,先后與黑龍江省圖書館、慧文書院、果戈里書店等“鄰居”合作,建立了閩江小學的學生閱讀基地。走進閱讀基地后,好多孩子發(fā)現(xiàn)原來在自己家的附近就藏著這么一個巨大的“寶庫”,不由得贊嘆:“好大?。 薄斑@里的書可真多啊”“這里有這么多我愛看的書呀!”
閱讀基地里優(yōu)雅的環(huán)境、豐富的圖書,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閱讀資源和課程資源。在閱讀基地,有打破班級界限、全學年共同上的主題閱讀課,有冰城知名的繪本媽媽帶來的繪本講解,有全國著名作家曹文軒的讀寫指導,有孩子們最如癡如醉的自主閱讀……在書香的熏染下,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了處處是文字,處處是閱讀,處處是課堂,閱讀不知不覺地成了每個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書店在潛移默化中成了孩子們最向往、最順腳的地方。
大聲朗讀活動——讓閱讀成為孩子最有成就感的儀式
八百多年前學者朱熹曾經(jīng)說過: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
朗讀不僅僅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更是一種傳遞情感、傳承精神的重要手段。在南崗區(qū)教育局初教科的指導下,閩江小學以“讓朗讀屬于每個人”為初衷,自2016年3月啟動了“朗讀小達人”評選活動,迄今為止已經(jīng)開展了五期,全校累計參加活動的學生在8000人次左右,每期的參與率都達到了全校人數(shù)的95%以上。
隨著每次活動的開始,閩江小學的社區(qū)網(wǎng)絡空間里就充滿了讀書的聲音,同學們在朗讀中盡情表達著自己閱讀的收獲,有的利用誦讀軟件進行頗具大師風韻的表演讀,有的通過語音留言功能進行具有個人風格的作品原創(chuàng)讀,還有的變身小老師進行問答式朗讀。教師利用班級微信群進行評價,既關注學生每天的參與,又關注誦讀的質量,“30天朗讀小達人”“90天朗讀小達人”是對學生日日堅持的肯定,“最具風采小達人”是對學生理解作品、表現(xiàn)出色的褒獎。通過朗讀,文字變成了聲音,音韻美、節(jié)奏美、氣勢美潛移默化地使孩子們親近文字,愛上文字,愛上文學,進而達到了以朗讀促閱讀的目的。
親子閱讀推廣——讓讀書成為我們共同的信仰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過:“兒童的閱讀在孩子的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童年讀的書幾乎可以記住一輩子,影響孩子一輩子。”孩子最初的閱讀始于家庭,始于父母。在書中汲取的營養(yǎng),能夠潤澤孩子形成良好品格、頑強毅力、勇敢精神,形成語感,積累詞匯。有一首小詩這樣寫道:“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p>
我們堅信,“父母的讀書聲是孩子生命中最美的聲音”,家庭中不應出現(xiàn)呵責聲、爭吵聲、手機游戲聲、嘩嘩的麻將聲,而應該充滿了歡笑聲、鼓勵聲和朗朗的讀書聲。為打造書香家庭,學校開展了一系列“親子閱讀”活動,如秀秀我的小書房(小書架)——倡導家庭營造讀書環(huán)境,添置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營造閱讀氛圍;媽媽(爸爸)給我讀本書——用閱讀拉近親子關系。為達成家校教育的一致,引導家長在假期中與孩子一起讀書,學校還出資購置了2000余本家教書籍,供家長們借閱,從而讓讀書成為學校、家長、孩子共同的信仰和追求。
讀書是我們最美的姿態(tài),是生命中最美的風景。這種美,豐厚了我們的底蘊,使我們有信心、有勇氣、有力量;這種美,啟迪了我們的心智,使我們更樂觀、更豁達、更從容。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構建書香校園的路上,我們的腳步,將永不停歇!
(作者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閩江小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