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淇
從接班開始, 我就發(fā)現(xiàn)副班長倩倩總是跟班長浩文較勁,經(jīng)常借題發(fā)揮和浩文抬杠,為了一點兒小事在班干部每周的例會上和浩文爭得面紅耳赤。 不僅如此,每次倩倩只要考試不是第一名,就會情緒低落。有一次考試,倩倩得了班里第三名,我發(fā)現(xiàn)她放學后很晚還不回家,在學校附近徘徊。 我問她怎么回事,她說怕家長斥責她。 我告訴她,沒有人會永遠考第一,只要盡力了就好,可是她說家長要求她每次都要勇爭第一,否則就給她臉色看,責怪她不爭氣。
我看著哭泣的倩倩, 覺得有必要和她的媽媽聊一聊,不過要偷偷地進行,否則,倩倩又會胡思亂想了。我從倩倩家庭的資料上得知,倩倩的父母在單位一個是一把手,一個是學科帶頭人。 我暗暗地想:不知道生在這個家庭里,是倩倩的幸運,還是不幸?
在倩倩媽媽的辦公室里, 我說出了倩倩在學校的表現(xiàn), 倩倩媽媽卻反問我: “ 以我家倩倩的成績和能力,怎么不能當正班長呢? 我們平時教育她要爭氣,要爭第一,不也是為班里爭光嗎? ”我只好逐一解釋道: “ 班長不僅要學習好, 而且要熱心為大家服務,倩倩這方面做的有欠缺。 您教育倩倩努力上進沒有錯,但好勝心也要適當,否則隨著倩倩年齡的增長、 學習壓力的增大,她很容易出現(xiàn)精神和心理問題。”
倩倩媽媽告訴我,她和倩倩的爸爸一直覺得好勝心可以促進倩倩學習,使她變得更優(yōu)秀,進而可以增強她前進的動力,把自己的潛力發(fā)揮出來。
我告訴倩倩的媽媽,正確的好勝心應該是引導孩子超越自我—— 孩子要提高自己, 是要向別人學習,以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但無論怎樣比較, 最終還是要和以前的自己比較,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更持續(xù)的成功。 但是,倩倩的家長把超越自我和超越別人的關系弄顛倒了, 總是教育倩倩要超越別人,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不自覺地拿自己和別人比,就很容易滑向嫉妒和自卑的泥沼。
我見倩倩的媽媽不說話了, 接著說: “ 教育孩子有好勝心是應該的,所謂‘ 勝’,只是說在某件事上比別人做得好,而不是說整個人比別人高一等。也就是說,所謂‘ 勝負’是對事不對人的。 與此同時,在競爭中,孩子難免會遭遇失敗。家長一定不能責備和譏笑孩子。 正確的做法是引導孩子從競爭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和長處,幫助孩子走出失敗的陰影,使孩子懂得競爭的目的不是想方設法打敗別人, 而是展示自己一個階段的學習成功,同時也是檢驗自己不足、以求更大進步的過程。
最后,我告訴倩倩的媽媽,倩倩雖然是副班長,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 但她還不如班上的普通同學快樂,罪魁禍首就是家長錯誤的教育理念,家長平時要營造快樂的家庭教育氛圍, 不要把家庭教育當成學校教育的延伸地, 不要在家里也時時刻刻以一個“ 好學生”的標準來嚴格要求孩子,不要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課堂教育、學校教育加碼,給孩子布置比在學校還要多的作業(yè),提出比學校教師更多的要求,否則,孩子就會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緊張厭倦的情緒。
“老師,不瞞您說,我正要給倩倩報一個課外輔導班呢。眼看周圍的學生家長都給孩子報了輔導班,要是我不給孩子報,孩子成績落后了可怎么辦?” “ 您如果相信我,我建議您不要盲目給孩子報輔導班。倩倩的成績已經(jīng)很穩(wěn)定了,也能夠自覺學習,輔導班只能給她的精神和心理‘ 加壓’,讓她更不快樂。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長的港灣,是孩子可以隨意表達自己感受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 更重要的職責是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正確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以,像在學校我們老師的責任是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一樣,營造快樂的家庭教育氛圍, 永遠是家長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必修課。 ”
倩倩的媽媽問我家庭“ 快樂教育”的方法,我告訴她,根據(jù)倩倩現(xiàn)階段的行為和心理表現(xiàn),要對癥下藥,要教孩子學會調(diào)適心態(tài)。 要讓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秘訣在于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tài)。當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時, 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一次失敗并不代表什么,一次成功也不是永遠成功,要學會看淡成績,看輕得失,盡快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保持快樂和自信, 這樣才能使孩子很快從失望中振作起來。
與此同時,家長也要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與和諧,特別是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刻意和過分強調(diào)家長在單位的領導地位和取得的成績, 平時不妨聊聊單位的趣事,上下班路上的見聞,聽孩子說說學校里的快樂與煩惱。 平時,還可以在吃飯時放輕音樂磁帶,營造一種溫馨、輕松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把身心放松下來,得到真正的寧靜與快樂。
我告辭的時候,倩倩的媽媽緊緊地握著我的手,感謝我為她指點迷津, 相信她一定能夠聽進去我的意見和建議,我期待著倩倩能夠早日露出樂觀、開心的模樣,讓屬于她的童年永遠充滿歡笑!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