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生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的不斷進展,一線教師與學者就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呼聲越來越高,本文中提到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的是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科學途徑,注重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使學生成長為全面健康發(fā)展的新一代人才。對此,本文主要討論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推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
引言:
在今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的導向下,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探尋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評改策略,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習作評改能力的提高。
一、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
在現(xiàn)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有一小部分老師對習作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作用理解程度不深,進而忽略了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的基本理念,學生缺乏閱讀訓練,在寫作過程中不利于學生思路的開拓,容易讓學生產生竭盡精力,但卻寫不出東西的狀況,容易打消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是被動讀書,課外閱讀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這樣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們的寫作質量。學生的閱讀訓練肯定不能僅僅依靠課內時間,老師一定要利用好課外時間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以此為學生今后的寫作搜集大量素材,來加強學生寫作時的思路。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細心地觀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所以導致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總是感覺沒有素材,從而導致寫作內容很空白,不生動,沒有真情實感的流露。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能夠細心地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發(fā)展,為今后的寫作不斷地搜集素材。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人格
學生在小學階段是形成健全人格最為關鍵的時候,學生的作文作品中可以體現(xiàn)出學生的真實想法以及他們的人生價值觀。所以在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應該首先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這樣才能讓學生的作文充滿感染力,給其他人帶來積極、樂觀、向上的閱讀感受。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的寫作練習中,老師要先引導學生注意使用文明用語如:請、請問、您、您好、謝謝、不客氣等等,引導學生在尋求幫助的時候一定要有禮貌,態(tài)度誠懇地請求幫助。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一定要真誠,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健全人格,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二)引導學生自查自改,正視自身的作文缺陷
學生自我評改作文是當前新課改的一種新型且有實效的作文評改方式。教師把筆交回了學生,學生參照作文評價指標對自己現(xiàn)有的作文進行自主評改。學會自我評改可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評改課開始時,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重溫習作要求,強調修改重點,學生采用自讀自悟的方法,通過多次朗讀習作,反復推敲,對文章進行修改,并以“七看”為標準:一看字詞和標點使用是否正確;二看用詞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三看文章題目與內容是否相符,是否文不對題;四看文章分段是否合理,結構是否完整,條理是否明晰;五看內容是否具體,表達是否流暢、生動;六看中心思想是否表達清楚,首尾是否呼應,結尾是否點題;七看感情是否真摯、自然流露,打動人心。同時,教會學生常用的修改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改,改正錯別字、不恰當?shù)脑~、標點符號和不通順的句子;增,內容簡短的要增加,寫具體;刪,刪去意思重復啰唆的內容;調,條理不清楚、語句顛倒的內容要調整,使前后連貫。自主修改也要符合要求,規(guī)范評改。有一些常用的修改符號要教給學生,如刪除號、調換號、增補號、改正號等。學生邊讀邊體會,對照評價標準,找出不足,自行修改;改后再細讀,在讀中再思量,如果仍有錯,繼續(xù)修改,修改到令自己滿意為止。最后再讀改文,在讀中感受修改后的語境。這種“七看”的自評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作文評改活動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高?!拔恼虏粎挵倩馗摹?,道出了修改的重要性,一個字、詞都會使文章意境產生變化。修改后的文章會變得更精彩,學生看后,真切地體會到成就感,這樣讓學生能夠更注重、珍惜自己的習作成果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小學習作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努力為學生的自主寫作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束縛,積極地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進行自由地表達和創(chuàng)意的表達。作文不像古詩文默寫這些題型有單一固定的答案,它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舞臺。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三年級下冊《春天去哪兒玩》的習作練習時,老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不同地方的春天景色,如森林里的春天,草原里的春天,山坡上的春天,公園里的春天等等,讓學生能從多個角度來感受春天,以此激發(fā)學生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的寫作內容可以變得更加充實飽滿。
三、結束語
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yǎng)、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fā)展、合作參與、創(chuàng)新實踐。由此看來,在小學習作評改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通過巧用多元有效的評改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品格,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徐光華.緊緊抓住教學關鍵著力培育核心素養(yǎng)——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初步探索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5):43-47.
[2]田子香.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J].課外語文,2018(12):156-156.
[3]黃秋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6):42-42.
[4]林娜.小組合作“共生”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研究[J].教師,2018(15).
[5]常荷燕,趙長林.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10):134-13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