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霞
文學(xué)說:李白和杜甫可不是好朋友
李白、杜甫合稱“李杜”,是唐詩藝術(shù)史上璀璨的“雙子星座”。唐玄宗天寶三年,杜甫和李白在洛陽初次相會,當時李白已經(jīng)是名動天下的大詩人,而杜甫在科舉考試中屢戰(zhàn)屢敗。有人說“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誼”,還說這次會面是“兩顆偉大而孤獨的心靈在終極藝術(shù)面前的理解和震顫”。實際上杜甫對李白是發(fā)自心底的尊崇,而他對李白來說很可能只是人生中的匆匆過客。畢竟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多達十幾首,而李白提到杜甫的詩作僅有三首。這個對比足夠說明問題了吧?
音樂說:鋼琴八十八個琴鍵的由來
傳統(tǒng)的鋼琴只有六十個琴鍵,直到1880年前后,著名鋼琴品牌施坦威開始制造有八十八個琴鍵的鋼琴,因為一般的曲子不需要用到超過八十八鍵的音調(diào),太高或者太低的音,人類的耳朵就分辨不清楚了。從此,八十八個琴鍵就成了鋼琴制作的標準配置!
繪畫說:古埃及壁畫最愛“復(fù)制粘貼”
吉埃及人相信陵墓壁畫上的人或物如果被神靈賜福,就能獲得新生。但畫家要是不小心少畫了某個“零件”,事物即使復(fù)活也是殘缺的!古埃及的畫家在創(chuàng)作壁畫時,最關(guān)心的是如何全面展現(xiàn)事物的面貌而非畫出眼睛所見的樣子。比如他們在表現(xiàn)人物時,通常把頭部以及腰部以下畫成側(cè)面,眼睛和肩部畫成正面,這樣的“正面律”能保持人物的完整性。當然,繪制動物和植物也必須嚴格遵循這一規(guī)則,這讓它們看上去就像被復(fù)制粘貼過。
舞蹈說:最靈活的“三百斤”男舞者
根據(jù)《舊唐書·安祿山傳》記載:“祿山晚年益肥胖,腹垂過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fēng)焉?!闭f的是安祿山十分肥胖,肚子垂到膝蓋以下,體重達三百三十斤,可他跳胡旋舞時還能靈活得像疾風(fēng)一般。這是真事嗎?事實上《舊唐書》很可能夸大了安祿山的體重,他確宴很胖,但還沒有胖到三百多斤的程度。另外,書中并沒有提及安祿山的身高,他是胡人,身高比一般漢火高,“翩翩起舞”不在話下。
雕塑說:門前石獅子也分“男左女右”
當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和西域各國的往來。到了東漢,來自西域的安息國“外交官”便向朝廷進貢了一頭獅子?!逗鬂h書·西域傳》中記載,“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獅子、符拔”。這里提到的獅子就是生活在亞洲西部“貨真價實”的雄獅!隨著佛教的傳播,“獅子”逐漸成為象征吉祥莊嚴的圖騰。而石獅子在大門兩側(cè)的擺放是有講究的,當你從大門里出來時,雄獅應(yīng)該在你的左側(cè),而雌獅在你的右側(cè)。雄獅腳下往往踏著一個繡球,象征權(quán)力無限;雌獅的腳邊常依偎著一只幼獅,象征子孫綿延。
建筑說:一根柱子撐起來的市政府大廳
三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克里斯托。萊伊恩的建筑師設(shè)計建造了英國溫澤市政府太廳。他最初在設(shè)計市政府大廳時只想使用一根柱子??墒枪賳T們一致認為這個方案太過危險,否決了萊伊恩的設(shè)計。他只好乖乖地在大廳里增設(shè)了四根柱子。不過這些柱子并沒有和天花扳接觸,而是保留了兩毫米的縫隙。官員們沒有發(fā)現(xiàn)其中奧妙,直到很多年后人們準備修繕政府大廳的天花板時,才發(fā)現(xiàn)了萊伊恩的“詭計”。這位建筑師還在中央圓柱頂端寫下一行小字:自信和真理只需要~根支柱。
戲劇說:造詞專家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一生創(chuàng)造和改編的英語單詞和短語有三千多個,可以說撐起了英語單詞的“半邊天”。他曾創(chuàng)造出一個詞“Honorificabilitudinitatibus”(出自劇本《空愛一場》),意思是“不勝光榮”,足足使用了二十七個字母!
印度電影中總是會出現(xiàn)大量歌舞場景,有人說是因為印度人本身就有愛唱歌跳舞的傳統(tǒng);有人說印度人認為濕婆神創(chuàng)造了舞蹈,因此電影中的舞蹈是在“敬神”;還有人說是因為印度天氣炎熱,而電影院是為數(shù)不多的供應(yīng)冷氣的地方,印度人希望多在電影院待一會兒,那么電影放映的時間當然越長越好。這樣一來,只有加入歌舞拍攝,才能在不增加拍攝成本的前提下盡量“拖延”時間。這么多解釋,你認為哪個更可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