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茂密的森林中,生活著一種名叫黑掌樹蛙的蛙。這種蛙既不喜歡待在水里,也不喜歡在陸地上活動,它喜歡坐在高高的樹枝上看風景。而它最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會“飛行”。因此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華萊士飛蛙。不過,黑掌樹蛙的飛行和小麻雀扇動翅膀的飛行不一樣,它主要是在空中滑翔。
同學們看到黑掌樹蛙四肢間扁平的皮膚和它長著蹼的長腳趾了嗎?這些就是為了滑翔而存在的哦。當它在空中彈跳時,便會張開自己網狀的腳趾進行滑翔。在滑翔的過程中,它還會用收縮腹部的方式來增加升力。就因為這個秘密武器,它一次能飛出15米遠呢。而它張開的四只腳,讓它就像小小的降落傘一樣,使它能夠安全緩慢地落在地上。不過,它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飛行的方向和距離。
想必同學們對壁虎非常熟悉啦,那有沒有人知道壁虎家族中還有一個加入了空軍的動物飛行員——飛行壁虎呢?看到這里,大概有人會發(fā)出疑問了,名字叫飛行壁虎就真的會飛嗎?同學們繼續(xù)往下看,就知道真?zhèn)卫病?/p>
飛行壁虎的老家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屬于蜥蜴目的一種,個頭比大壁虎稍小一些,體色一般是銅褐色,最愛吃的食物是蟲子。它的身體又扁又平,上面覆蓋著一層粒鱗,中間還摻雜著少許疣鱗,趾端呈擴展狀,身體下方的皮膚還形成了褶襞,使它能夠在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移動。而飛行壁虎和普通壁虎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多了一對翼膜,這也是它能夠“飛行”的秘密所在。
在樹木之間游來蕩去,大口吃香蕉的猴子相信大家見過不少,那你們見過在空中“飛行”的猴子嗎?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會滑翔著飛行的猴子——鼯猴。
鼯猴的體長約為60~70厘米,體重較輕,身上的皮毛一般是褐色或者灰褐色,看起來就像樹皮一樣。因為它長得既像鼯鼠,又像狐猴,所以人們給它取了鼯猴這個名字。
鼯猴身上這張從脖子處連接到尾部的大薄膜很拉風吧?這是滑翔膜,是它“飛行”時用到的“翅膀”。當它爬樹或拿食物時,它會把張開著的滑翔膜收起來。值得一提的是,鼯猴的滑翔能力非常強,距離能達到一百米以上,有的甚至可以達到幾百米。
在遼闊的海洋中,生活著一群飛魚家族,里面包括40多種海洋魚類,這其中就有我們下面要講的斑鰭飛魚。
斑鰭飛魚生活在印度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里,雖然看上去有點像鯉魚,但是多了如同小鳥翅膀一樣的胸鰭。斑鰭飛魚難道就是通過胸鰭“飛行”的嗎?不要著急,答案馬上揭曉。
原來斑鰭飛魚所謂的飛行就是滑翔,做這個動作時它首先會在水下加速,當身體沖出水面時便把自己的胸鰭張開,然后再通過用尾巴快速拍擊水面的方法獲得額外推力,等攢夠力量,就能使身體騰空完成滑翔的動作啦。千萬不要小瞧它的滑翔哦,足足有百米遠呢。
天堂金花蛇是一種會“飛”的蛇。它生活在東南亞的雨林或者花園中,長著一雙具有圓形瞳孔的大眼睛,身體細長,習慣在樹上生活,喜歡在茂密的樹冠中鉆來鉆去地玩耍。當它遇到危險或者需要迅速下到地面上時,便會使出自己的“飛行”絕技。
天堂金花蛇到底是怎么來“飛行”的呢?首先,它會拼命壓縮自己身體的肌肉,直到將身體壓到扁平為止,然后再用力將自己的身體彈出去,滑翔到目的地。有意思的是,在滑翔的過程中,它還會通過擺動身體來調整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