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江盼 鄭詩嘉
2019年被聯(lián)合國大會命名為“國際元素周期表年”,以此紀念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年。而在科學節(jié)活動中,最顯眼的莫過于主題活動“從煉金術到化學的奇妙旅程”。觀眾們首先欣賞了由英國1001項發(fā)明機構制作的微電影《奇妙的化學之旅》,了解化學的發(fā)展歷史。然后,來自法國和埃及的科學家團隊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化學實驗表演秀。
巨大的燒瓶中裝滿了無色溶液,在振蕩后迅速變?yōu)樗{色,靜置片刻,藍色居然自己褪去,燒瓶中的液體恢復成無色,再次振蕩溶液又變成了藍色。在場的小朋友們發(fā)出了陣陣驚呼,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燒瓶中裝了一種特別的染料,在振蕩時,溶液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大,空氣中的氧氣大量進入瓶中將它氧化成了藍色;而靜置片刻,氧氣幾乎消耗完,染料又被瓶內的還原性物質還原為無色。
天邊的云朵遙不可及,但是化學家們卻可以自己造出一片云抓在手里。只見“老外”博士抓起幾塊冰放到一個杯子里,杯口就像煙囪一樣不斷冒出白色的云煙,博士將杯子端到小朋友們眼前,讓他們把云朵抓在手里。原來,“魔法”來自所用的冰塊—干冰。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溫度遠低于普通的冰。在水中時,干冰迅速吸收周圍的熱量,使周圍空氣中的水分凝結成小水滴,也就成了我們看到的云霧。
在二樓的“光的秘密”展臺,我們看到了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光學學會帶來的 光學小實驗。我們看到,在一根玻璃管中有一個綠色的小球,而管內還有兩片黑色的“障礙物”橫截在管中。然而,當我們抬起玻璃管時,小球竟然毫無阻礙地穿了過去,就如同動畫片中的穿墻術一樣。
老師告訴我們,奧秘就在玻璃管外貼的薄膜上。上過高中物理課的讀者可能會知道,光是帶有波動性的。而玻璃管外就貼有一層偏振片,它可以屏蔽掉某一方向的光。而玻璃管外交錯貼了三塊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在兩塊偏振片交接重疊的地方,由于透振方向垂直,也就是把橫向和縱向的光全都屏蔽了,入射光強度最弱,因此側面看起來就像出現(xiàn)了一堵墻,而實際上墻是不存在的。老師還說,許多魔術也都用了類似的手法,只有了解科學,才能看懂其中的奧秘。
除了觀賞奇妙的科學實驗,本次科學節(jié)中還有許多可以讓參觀者親自參與互動的有趣項目。如“超能機械車”項目,當有人坐上機械車踩動踏板時,就可以帶動墻上的視頻播放,而視頻的播放速度完全取決于人踩的速度;而在“如影隨形”項目中,你可以進入一個由感光涂料鋪成的暗室中,用一個小手電在墻上照射,就可以呈現(xiàn)熒光涂料般的痕跡。這種感光涂料可以吸收并儲存光能,片刻以后,墻壁上的痕跡就會消失;大力士能不能自己舉起自己呢?現(xiàn)在可以!在“自己拉自己”項目中,利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巧妙配合安裝,參與者可以把自己高高地拉起來。
這些有趣的項目每一個都吸引了大批的參觀者。除了這些體驗項目,科學節(jié)活動中還有許多寓教于樂的、適合小朋友的科學實驗。如紙電路實驗、提取水果中的DNA、編程達人等,這些科學實驗十分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另外,還有一點令我們感到驚喜,就是科學節(jié)中特別的機器人員工。這位盡職盡責的售貨員守在貨架前,當你投入紙幣時,他就會將你需要的商品拿給你。
?城市科學節(jié)活動是一項真正面向市民的科技科普活動,不管是成人還是青少年,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科技項目,學到貼近生活的科學知識。希望這項活動,可以拉進科學與普通人的距離,讓大家真正了解,其實科學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