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偉
摘要:成功是每個孩子都非常渴望的。從多元智能理論來看,每一個學生在班集體中都有機會獲得某方面的成功體驗,所以,班主任細化班級集體建設,發(fā)揮班級文化育人功能,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為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提供活動的平臺;同時抓住學生成長階段性心理特征,體察學生心理變化并干預學生不良行為,以多元的評價方法與賞識教育,讓其產生積極的自我期望和要求,整體上形成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多層面、多途徑來豐富與提升學生的成功體驗。讓他們在不斷的成功中不斷學習,更上一層樓,從而真正享受幸福、完整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班集體;軟環(huán)境;成功體驗;體察心理;多元評價
任何一個班主任所帶的班級,總有那么些個不是很優(yōu)秀的學生,不僅學習質量不高,各方面發(fā)展水平較低,而且自信心不足,積極性、主動性較差,缺少自我的成功體驗。深究其形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主要是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歷了較多的失敗體驗,很少有成功的體驗,日積月累,使之產生了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面對這樣的學生,怎樣引導他們融入積極的班級學習情境中,培育他們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機制,開發(fā)自我潛能,從而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呢?
從多元智能理論來看,每一個學生在班級的學習與發(fā)展中都能擁有某一時刻的成功機會,隨時都有機會獲得某方面的成功體驗,并且也能積累某一成功的心理感受并強化。所以,我們著眼于班集體建設,發(fā)揮班集體的工具性作用,為學生成功心理的培養(yǎng)提供平臺,讓學生產生積極的自我期望和要求,整體上形成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一、建設班級文化,強化學生追求成功意識
拿破侖說得好:“如果你想讓一個膽小的士兵變得勇敢,只要告訴他,你信賴他,并且相信他是勇敢的,他就會變成一個勇敢的人?!边@與著名的羅森塔爾實驗有著同樣的道理的。為營造養(yǎng)成學生成功心理的氛圍,我們可以努力實現(xiàn)班級管理行為的轉變:“變埋怨、責怪學生為相信每一個學生,變外壓式的強制教育為學生內調式的自我教育,變片面追求分數(shù)應試教育為德、智、體多方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這就要從班集體文化建設角度出發(fā),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軟環(huán)境。
1.打造擁有溫度的教室
讓教室的每個角落、每面墻壁都能說話,都能育人。如:班級特色展示區(qū),禮儀風貌展示區(qū),學生個性化作品展示區(qū),主題活動展示區(qū)等區(qū)域的布置與創(chuàng)建,凸顯班級的文化特色。我行我秀,真我風采,讓教室里的每一扇門、每一面墻壁都洋溢著美麗,暖意融融,詩情翩翩。
2.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
成功心理的養(yǎng)成教育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活動氛圍,引領每個學生做到積極探索、勤于思考。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老師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始終要有民主的觀念,民主管理就像是學生成功心理品質形成的陽光、雨露和土壤。只有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實施全員參與的合作學習策略,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穩(wěn)定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
3.實施部長負責的機制
管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團體成員以不同的形式參與集體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對于提高成員的士氣、改善心理氛圍、密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習與工作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激勵作用。這句話也闡述學生與班集體關系的特點,也說明班級“部長負責制”的實施是有利于班級管理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每個學期,我會把班級的各項管理工作,分成幾個部門來具體負責,如學習部、宣傳部、后勤部、禮儀部、體育部等,制定細則,明確分工;然后,讓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特長選擇一個部門,參與部長的競選,或成為該部門的工作人員。部長每周向班集體和班主任匯報工作,評定部門成員工作成效,下發(fā)相應的崗位津貼,存入《少兒活動存折》,達到一定數(shù)額,可以兌換精美的小禮品或可以讓他們完成一個小小的愿望。學生們參與管理工作,不但可以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而且還能領取可觀的“工資”,積極性特別高漲。
二、開展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形成自我意識
孩子是活潑好動的,喜歡各種游戲,這是天性。尤其個別好動的學生,如果單靠老師的強烈教育、強化管理,表面上管住了,但稍加忽視,又故態(tài)復萌。所以在加強教育和管理的同時,還應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設計、決策的機會與權利,使學生自我意識在學校各種活動中得到形成與發(fā)展,實現(xiàn)學?!坝恕钡哪繕?。
1.情境類活動
一般情況下,到了三年級時,班級活動都可以讓學生自己來做,讓他們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組織、自我活動,教師只是在某些環(huán)節(jié)中幫助指導。記得一段時間,本應放班級衛(wèi)生工具專用柜的拖把被擱置在教室后面好幾天,學生進進出出竟無人放好它,覺得學生的責任心缺乏。我把這件事稍一提,班干部就組織了一次“由拖把想到的”主題班會,學生參加踴躍,討論問題深刻,起到很好教育作用。又如一次,我為班級中一部分學生老愛講空話的問題頭疼,就決定讓每個學生做醫(yī)生,為“愛講空話患者開處方”,結果令人十分驚喜,既獲得了切實可行的方法,病癥也不治而愈。
2.競賽類活動
我們學校是個鍛煉人的大舞臺,每個班都有參賽的均等機會,廣泛地讓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活動,多提供“拋頭露面“的機會,多方面、多層次地肯定學生的學習行為。我派出去的學生,很少集中在個別尖子生身上,參加演講比賽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不點”,參加藝術節(jié)獨唱比賽的是班中的搗蛋調皮大王,“六一節(jié)露一手”的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雖說,成績不一定前茅,但對他個人來說,每一次參賽都成為學習生涯乃至人生中的新的里程碑,讓孩子在一個個的小成就感中彰顯自我意識,并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為他創(chuàng)造成功奠定基礎。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體驗
教育心理學中關于成功對學習動機的影響可用下圖說明:
圖中不難看出,學習上的多次成功,對于學生的學習,尤其對于差生的學習,其積極意義是十分明顯的,反復的成功可以促使學習產生一種內驅力——因為學得好,所以愛學習,可以促使學生的成績有動機地發(fā)展,為其成為學習上的成功者創(chuàng)造條件。一個班集體學習氛圍好,與教師采用教學方法適不適合學生是有很大關系的。但是,要使學生光靠思想教育,改變班級學習態(tài)度營造好的學習氛圍,是很難讓學生取得真正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改變、優(yōu)化教學方法,貼近絕大都學生實際,才能有助于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教師主要采取“低、細、實”的方式:
1.“低”:降低要求,減慢進度
花較多的時間達到較低的要求,這主要是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先讓學生獲得初次的成功,從而誘導他們愿意跟著教師循序漸進地爭取高一層次的成功。
2.“細”:平緩步調,循序漸進
即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步子小。根據(jù)學生實際,把教學內容按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地進行分解,逐步完成各項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上處于積極學習狀態(tài),感到自己有能力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動機。
3.“實”:夯實雙基,關注習慣
即抓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今天作業(yè)好的學生,就是明天成績好的學生,也是后天工作態(tài)度好的公民。所以,要把學生的作業(yè)習慣養(yǎng)成,當做培養(yǎng)學生認真辦妥任何事情的基本素質來抓。
從實踐來看,優(yōu)化教學方法為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成功提供了具體保證。
四、體察心理變化,干預學生矯正不良行為
有人說,當高年級的班主任實在犯難,難就難在學生的思想不再單純,心理復雜化。有的男生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但又帶著盲目性,對自我的評價往往是自尊伴隨著自負,自卑又總是同固執(zhí)、孤僻交織在一起。有一位季姓學生,盡管成績差,但毫無“羞愧自卑”的表現(xiàn),反而比一般學生更神氣,或頂撞老師,或玩世不恭,或充當后進生的小頭目“招搖過班”。經過留心觀察,我發(fā)現(xiàn),其實在他十足的“傲慢”背后,掩蓋著嫉妒的自卑,因為他一旦獨處,就是一副垂頭喪氣,黯然傷神的樣子。這樣的學生,升入中學,進入社會,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必須把他的病態(tài)心理及時矯正。
1.嘗甜頭,走出失敗的陰影
首先,我們要讓他走出失敗的陰影,嘗到成功的甜頭。當小測驗成績不理想時,我要么不給他打分,免得“觸目驚心”,并且把試卷單獨發(fā)給他;要么讓他修改、訂正試卷后再打分。逢到考試稍有進步,使大力表揚。有了成功的“物質基礎”,再幫他樹立自己在人際關系中的地位。春游,安排他與中隊長等優(yōu)等生一組;大掃除,分給他舉足輕重的任務;體育比賽,讓他參加最有可能取勝的項目。這樣,一步步把他推向進步的“絕境”,使他沒有失敗的“退路”。
2.巧借力,引導走出迷茫狀態(tài)
到了六年級,有三分之一的女生進入青春期,許多學生對性的問題處于困惑、迷惘狀態(tài),但又充滿好奇,如果不加以引導,后果不堪設想。一天,一個女生的媽媽給我發(fā)微信說,發(fā)現(xiàn)孩子趁她不在家,玩電腦點擊了那些禁片網站。我想,絕對不能驚動她,那樣會羞死她的。于是,不動聲色地跟她媽媽聯(lián)系,告訴她,家長自身需要注意的問題,并再三叮囑謹慎處置,不要讓孩子感到老師發(fā)現(xiàn)了她的行為。等一切平定無事,我又尋找了最適當?shù)臋C會,借書給她看,其中一次附帶有一本“青春期衛(wèi)生知識”。從此,發(fā)現(xiàn)她開朗多了,學習成績上升,尤其愛上了寫作。我推薦了她進入校蚊血護額社團,并幫她在報刊上發(fā)表作品。一切在自然中消失,一切在自然中獲得。
五、構建多元的評價,賞識鼓勵學生小小進步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強項與獨特價值,對所有孩子采取同樣的標準和評價方式是不合理的,關注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和個體內心發(fā)展的不均衡性,就賞識學生,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更能體現(xiàn)教育的功能與價值。古希臘哲學家曾說:“用鼓勵和簡明的言語來造就一個人的道德,顯然是比用法律和約束更能成功的。所以,在班集體建設中,改進評價方式,通過適當?shù)目洫労头Q贊的方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班集體建設環(huán)節(jié)。我們堅持即時性與主動性原則,設置了兩個鼓勵方法。
1.及時性表揚的“鹿鳴章”
根據(jù)孩子每天在校的行為表現(xiàn),在某一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值得大家學習或積極向上的行為,在班級的電子班牌的德育點評平臺上可以獲得一個相應的鹿鳴章或積分。如能主動輔導同學學習并取得成績的“努力章”,學習積極上進的“好學章”,學習、生活習慣好并執(zhí)行衛(wèi)生任務積極的“習慣章”,所有這些對學生優(yōu)秀的行為進行鼓勵,也是不斷的成功體驗。
2.階段性評價的“積分卡”
將以上的評比及其它各項活動中所獲得的積分進行階段性總結,由班主任導出德育評分系統(tǒng)里的統(tǒng)計表,發(fā)給前五名或前十名的同學“積分卡”并讓他們選擇獎勵,可以領取一些小的學習用品或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一個小小的愿望,如:當一天的班主任助理,與自己喜歡的老師合影,免寫一次作業(yè)與要好的同學當同桌等,喚醒并強化學生的成功體驗。
及時激勵學生,可以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同時激勵也是一種信任,對學生的上進心有極大的推進作用,在學生心中產生心理上的慰藉與鼓舞,不斷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與正能量。
成功是每個孩子都非常渴望的。運動員每一個細小的進步,都需要人們的喝彩和掌聲,孩子在成長道路上也是如此。只有把現(xiàn)在的每次小成功累積起來,才能漸漸鋪就將來的大成功。每一個細小的成功都能夠帶給孩子無限的信心和動力,孩子就是在不斷的成功中不斷學習、更上一層樓的。總之,以班集體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成功心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愿我們的學生都能達到成功的彼岸,享受幸福、完整的美好生活。
參考文獻:
[1]李國漢 編著.班集體建設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174],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張敏 著.多元智能視野下的學校德育及管理[59],上海教育出版社
[3]曹梅靜 王玲 編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176],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4]萬瑋 著.班主任兵法[157],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池方浩 池哲萍 著.中小學教師的德育研究[160],吉林大學出版社
[6]江媛 編著.班主任專業(yè)成長[140],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