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宇
經(jīng)歷了高三的一輪復習,反思高中數(shù)學的學習,深刻地體會到“思想引領行為,行為提升素養(yǎng)”的重要性.在數(shù)學問題解決中,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是一條主線,貫穿在高中數(shù)學的各個章節(jié),而邏輯推理是問題解決的核心素養(yǎng),善用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可以提升我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邏輯推理素養(yǎng),本文擬以《平面向量》為例,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一些學習體會.
雖然“平面向量”與“函數(shù)與方程”貌似沒有關聯(lián),但是“平面向量”的運算由一系列公式組成,其內部的數(shù)學問題(如:求向量、求最值、求范圍等),自然離不開“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另外,平面向量具有二重特性:作為“有向線段”具備著“幾何”的特征,一些平面幾何問題,常采用“基向量法”;作為“直角坐標系中的點”義具備著“代數(shù)”的特征,常采用“坐標法”.兩種解題方法均離不開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并且需要邏輯推理進行轉化.
一、“平面向量運算”蘊含的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
二、“基向量法”蘊含的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
在解決平面幾何問題時,選擇兩個特殊的不共線向量作為“基底”(通常選擇已知模或夾角的向量),其他的向量用“基向量”表示,從而將需要解決的問題轉化為與基向量有關問題,這種用向量處理平面幾何問題的方法稱為“基向量法”.從邏輯推理的視角看,“基向量法”就是將“未知的”“要求的”用“已知的”表示,體現(xiàn)了“簡”的思想.具體處理時,基向量法通常依據(j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存在和唯一性,將“向量的相等”轉化為方程(組).
個人感悟1:從邏輯推理的視角看:這類題目的已知條件是“三點共線”,很容易被忽略,(如(l)中的“P,G,Q共線”)用基向量法解決時,首先要將“點共線”,通過設變量λ,轉化為“向量共線”,再運用“向量的減法”,將目標向量用基向量表示.
三、“坐標法”蘊含的方程函數(shù)思想
大家都知道,所謂“坐標法”,就是針對平面向量中的一些圖形問題,建立適當?shù)闹苯亲鴺讼?,求出(或設出)點的坐標,將幾何問題轉化為坐標形式的代數(shù)運算,
分析 從邏輯推理推理的視角看:本題給出的載體是“平面四邊形”,不是常見的“平行四邊形”,如果采用“基向量法”,無論選取怎樣的基底,因為已知的是數(shù)量積,其他向量用基底表示時均較困難.而建立適當?shù)闹苯亲鴺讼?,將幾何問題坐標化,思路比較簡單.
個人感悟:“坐標法”的本質是用代數(shù)的方法(方程和函數(shù))解決幾何問題,建立適當?shù)闹苯亲鴺讼担ㄒ驗楸绢}中的向量大多是以“A”始點,所以以“A”為坐標原點,簡單些?。┰O出其中的動點或要求的點,轉化第一類問題——平面向量的運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