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家”位于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中心位置,毗鄰蒂羅爾州立劇院、因斯布魯克大學等歷史悠久的地標建筑。“音樂之家”作為一座具有協(xié)同連接意義的建筑,它被設定為一個能讓不同年齡及流派的音樂家、觀眾、教師、學生、普通群眾、當?shù)鼐用衲酥羾H友人進行文化交流的開放場所,而能讓這多者和諧共處的核心元素則是音樂,這也是該建筑設計的靈感來源。室內(nèi)空間中涵蓋了10個獨立的音樂機構(gòu),1間能容納550人的音樂廳,1間更為緊湊的100人座音樂廳,]間先進的國立音樂圖書館,各種排練廳、教室、會議室、辦公室、餐廳以及能眺望因斯布魯克及阿爾卑斯山脈景色的戶外露臺。
總面積為7900平方米的建筑采用了簡約的外立面設計,而內(nèi)里空間卻擁有相當復雜的布局。建筑通過采用大量的透明玻璃立面讓室內(nèi)外空間融于一體,不僅能起到攬景入室的效果,也讓外部行人能清晰地觀賞建筑內(nèi)部的景觀。當音樂廳有表演時,不僅只有室內(nèi)觀眾能欣賞,就連外面的觀眾也能駐足觀看。
除了玻璃立面以外,建筑外層的涂釉陶瓷覆層面板也是建筑的主體,這些涂釉陶瓷覆層面板與玻璃立面相互形成了明與暗、透明與非透明的鮮明對比。這些面板的線型圖案及排序角度靈感來自于音樂中的四分音符組成的三連音,在日光的照射下,會呈現(xiàn)出從棕色漸變?yōu)闇\棕色的閃爍微光,并能起到遮陽的作用。進入建筑內(nèi)部,一個挑高的入口門廳映入眼簾,自然光線透過頂部天窗照入室內(nèi)讓空間變得充盈明亮,踏上寬敞的大樓梯,能通往不同的空間。音樂廳外圍覆蓋了陶瓷面板,而為了達到最佳的聲效和讓觀眾獲得更好的氛圍體驗,大音樂廳內(nèi)部采用了溫暖的木材材質(zhì),而小音樂廳內(nèi)部則采用了黑色天鵝絨材質(zhì)。此外,為了達到隔音效果,每個空間都采用了“盒中盒”的建筑結(jié)構(gòu)。
建筑頂層是公共圖書館以及戶外觀景露臺的所在位置,它們的融入賦予了“音樂之家”更豐富的話境。因斯布魯克作為奧利地音樂遺產(chǎn)之城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音樂之家”的建立則進一步強化了其地位,它不僅意味著連接過去與未來的音樂文化,同時也致力于將音樂融八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雅俗共賞的文化。
項目地址_奧地利因斯布魯克
項目面積_7900㎡
設計單位_ARGE Strolz - Dietrich l Untertrifaller
設計_ARGE Strolz Dietrich l Untartnfaner設計團隊
項目管理_Peter Nussbaumer. Andreas Lehner (DUA)
Johannes Alge. Ferdinand Reiter (Strolz)
攝影_Holand Halbe
編譯_范嘉苑
美編_方鈺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