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永琴
408200豐都縣人民醫(yī)院,重慶
結直腸癌是臨床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在實際發(fā)病中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危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結直腸癌病灶位置較為特殊,使用影像學方法往往無法較好確診[1]。同時結直腸癌患者的早期癥狀也非常不顯著,因此無法通過這些方法得到有效診斷。有研究顯示,通過檢測錯配修復蛋白可對結直腸癌的診斷取得較好效果。通過對錯配修復蛋白進行檢測,也能夠判定結直腸癌的發(fā)展和預后情況[2-3]。本研究分析了對結直腸癌患者進行錯配修復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具體如下。
2018年1-12月收治結直腸癌患者55例,均通過結腸鏡和病理診斷確診,其中男29 例,女26 例,平均年齡(45.69±6.48)歲。將手術切除的結直腸癌標本進行檢測,作為觀察組。收集同期接受體檢健康人群50 例的腸黏膜上皮組織作為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均實施錯配修復蛋白檢測。檢測過程中,所使用試劑為鼠抗人錯配修復蛋白(MSH2、MSH6、MLH1、PMS2)單克隆抗體以及免疫組化S-P 試劑盒。實際操作過程中,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進行,并嚴格按照免疫組化染色的操作實施,避免出現(xiàn)假陽性或假陰性,若發(fā)現(xiàn)細胞核中出現(xiàn)棕黃色或黃褐色顆粒,則表示為MSH2、MSH6、MLH1、PMS2陽性細胞。同時需和背景染色進行對比,無色表示0 分,淺黃表示1分,棕黃表示2分,棕褐色表示3 分。若染色評分為0~1 分,則表示相應蛋白缺失。
表1 兩組錯配修復蛋白檢測結果比較(%)
觀察指標:分析兩組MSH2、MSH6、MLH1、PMS2缺失率,同時對比觀察組存在有淋巴結轉移和未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患者MSH2、MSH6、MLH1、PMS2缺失率。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0.0 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錯配修復蛋白檢測結果比較:觀察組MSH2、MSH6、MLH1、PMS2 蛋白缺失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中,4 種蛋白均陽性表達,淋巴結轉移18 例(37.73%),淋巴結未轉移占10.9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541,P=0.000,P<0.05);4 種 蛋白有至少1種缺失9例,其中淋巴結轉移僅4 例(7.27% ),淋巴結未轉移9例(16.3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65,P=0.046,P<0.05)。
由于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各類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結直腸癌患者數(shù)量呈現(xiàn)出明顯上升的趨勢,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由于結直腸癌在發(fā)病初期癥狀非常不典型,并且因為病灶位置的特殊性,常規(guī)影像學檢查也無法取得較好效果,因此如何對結直腸癌患者實施更加準確有效的診斷,成為當前臨床上的主要問題[4]。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通過檢測錯配修復蛋白,能夠較好的對結直腸癌起到診斷效果。對于結直腸癌患者而言,由于會出現(xiàn)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的機制,因此會導致錯配修復蛋白出現(xiàn)異常。當前在對結直腸癌實施錯配修復蛋白的檢測中,MSH2、MSH6、MLH1、PMS2 是比較常見的4種類型。尤其是MSH2,更是一種在診斷中非常常用的錯配修復蛋白[4]。
MSH2 基因的位置在人類染色體2p21-p22 上,而這也是第一個錯配修復基因。hMSH2 能夠移動初級模板,并且可在DNA 重復序列滑動過程中,產(chǎn)生缺失/插入環(huán)的情況,并且能夠將逃脫校正讀碼的單堿基錯配,從而能夠預防產(chǎn)生堆集自發(fā)突變的情況,同時也能夠保證到DNA 的復制可正常進行[5]。正是因為這一特點,錯配修復蛋白在諸多腫瘤臨床診斷中能夠起到較好的診斷效果。當前研究顯示,通過檢測錯配修復蛋白,可對膽管癌、卵巢癌以及結直腸癌等起到較好診斷效果[6]。尤其是錯配修復蛋白的缺失率和浸潤深度有著較大關系,因而錯配修復蛋白也能夠反映出病情的嚴重程度,這對于臨床診斷而言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
同時錯配修復蛋白中的常見類型,即MSH2、MSH6、MLH1、PMS2,更是可以對結直腸癌的分化程度和惡性程度進行顯示[7]。若MSH2、MSH6、MLH1、PMS2均陽性表達,則表示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風險越大,預后較差。在此期間,需實施更加有效的治療,避免淋巴結轉移情況不斷加劇,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
本研究對結直腸癌患者在臨床發(fā)病時,檢測錯配修復蛋白的效果進行觀察。結果表明,對結直腸癌患者實施錯配修復蛋白檢測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對結直腸癌患者實施錯配修復蛋白檢測,可有效檢出是否發(fā)病,同時也能夠反映病情情況,在臨床診斷中有較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