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臺可以固定在河道上的裝置,看上去就像是架起了一臺“意大利炮”。藏在河水中的渦輪,能被水流推動旋轉,進而帶動“意大利炮”中的螺旋傳輸桿,如同水車一般,將河道中的垃圾傳送至前端的垃圾箱,待專人定時收集清理。更贊的是,“意大利炮”還有另外一種巧妙設計的聯(lián)動機制。當垃圾箱裝滿后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從而將意大利炮向下拉至水平,于是“意大利炮”末端原本在水里的就會將渦輪抬出水面。瞧,這時整個系統(tǒng)便停止工作了。這就意味著,整個系統(tǒng)還能在垃圾箱裝滿之后自動停止運行。
輪胎一定要充氣嗎?這個問題,至少米其林覺得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米其林覺得,他們設計的這款輪胎技術含量還是要比摩拜來得高:首先,自行車和汽車輪胎其承載的工況是不一樣的,自行車最多承載百多公斤,而汽車輪胎至少負載幾百公斤。其次,材質上的革新。米其林說,他們的這款不充氣輪胎由復合橡膠、高強度樹脂和玻璃纖維三種材料制成,在實際的性能和體驗上,與充氣輪胎相比不遑多讓。米其林希望在2024年前投入商用,以減少因遭穿刺而報廢的輪胎。根據(jù)米其林的數(shù)據(jù),全球每年大概有2 億個輪胎因扎胎而報廢,這對環(huán)境可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當然了,對車主們的錢包而言,這也是個了不得的重擔。
這是一個數(shù)學題!
當海難發(fā)生時,最悲劇的就是你在水里卻沒有救生圈……這個創(chuàng)意一目了然,救生圈的四角都有巧妙設計的構造,能夠很方便地兩兩相連,將單個的落水者,迅速地連成一片,方便人們相互照顧,也更有利于搜救人員的救助。而且當這樣的救生圈連成一片,每四個救生圈的中間,還能產(chǎn)生容納一個人的空間,讓這個人也能共享周圍四個救生圈的浮力,以提升整個群體的生存率。
美國一位機械工程師Brian Filko 設計的EverRatchet 多功能工具卡,比手指還短小,卻有20 多種常用工具包含其中。他巧妙地將動態(tài)棘輪、剝線鉗、拆快遞刀、打火石、撬棒、扳手等幾十種功能融為一體,精巧又實用,把整套“工作箱”不費勁地帶在身邊,可以從容解決生活中的各種突然狀況。小小的鑰匙扣堪稱迷你隨身工具箱!
可能這是許多新手媽媽遇到的困惑吧,看著自己怎么也消不下去的肚子有心運動運動,可寶寶似乎一看不到媽媽就要會哭出聲來。這款健身車將健身車與搖籃結合起來,運動的同時能聯(lián)動輕輕地搖晃搖籃,同時媽媽和寶寶還能保持面對面的交流,一點也不會導致安全感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