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尤其是我國對“三農”重視程度提升,我國小麥生產水平在不斷提升,實際的小麥產出量也在持續(xù)加大,對于維護我國糧食生產安全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在科學技術推動下,我國小麥種植生產的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提高了實際的種植生產效率。本篇文章主要是從小麥種植的層面對機械化技術進行了分析,對于推動小麥生產的機械化具有重要意義。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對于農業(yè)生產重視程度顯著提升,尤其是2001年之后,中央一號文件都是圍繞著“三農”工作展開,這對于深化我國農業(yè)生產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機械化生產作業(yè)成為了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基本趨勢,尤其是小麥機械化播種技術更是成為了農業(yè)領域發(fā)展的大趨勢。實踐證明,依托于先進的機械化技術,可以將小麥種子以最先設定好的深度、粒數、距離、肥量科學的種植到土地當中,不僅節(jié)省了作業(yè)時間,減輕了對勞動力的依賴,更是提高了小麥的產出量。
新疆,是我國小麥的重要產區(qū),而且小麥也是新疆地區(qū)的主要糧食,據統(tǒng)計,小麥實際種植面積在整體的糧食種植當中占到了55%以上,在各級農業(yè)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新疆地區(qū)的小麥種植機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受到以往粗放種植思維的影響,小麥的實際產量還是不高。
1、播種在小麥生長當中的重要性分析
新疆地區(qū)屬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氣候,在春季,氣溫上升幅度非常大,整體上的冷暖變化非常明顯,在秋季,氣溫下降的幅度也非常大,尤其是冬季,寒冷天氣相對漫長,這種氣候特點非常適宜小麥的種植,春小麥、冬小麥在所有的小麥種植面積當中分別占比達到了40%、60%。
從2001年開始,我國在中央一號文件出臺上,都是圍繞著“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展開的,這也推動著各級農業(yè)部門對小麥種植生產越來越重視,各地在小麥種植生產上的投入力度在持續(xù)加大,農戶從小麥種植當中獲取的收益也在顯著提升,這也很好地激發(fā)了農戶參與小麥種植的積極性。按照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的統(tǒng)一安排,從2014年開始,各地實地小麥種植面積每年都保持了3.6%-4.7%的增長速度,顯著增加了小麥的實際種植面積。為了有效落實小麥種植計劃,各地農業(yè)部門迅速行動,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制定配套落實舉措,將小麥種植具體任務落到實處。農業(yè)生產部門的工作人員,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選派優(yōu)秀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進行生產種植指導。研究發(fā)現,對于小麥而言,種植是基礎,也是關鍵所在,直接決定著明年小麥的實際收成,為此,對于播種工作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2、影響小麥機械化播種的質量因素分析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對于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影響相當深刻,這也是新疆地區(qū)高度重視小麥種植的原因之一。圍繞著小麥種植,各地的專家學者也都進行了非常多的研究,對影響種植質量的因素也進行了全面、精準的把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土壤的質量。不論是何種類型的種子,生產都離不開土壤,優(yōu)質土壤有助于種子更好地成長,對于小麥而言更是如此。小麥種子在生長當中,需要一定的養(yǎng)料與水分,土壤的基本情況更是決定著種子的生長態(tài)勢。如果大自然中的溫度處于15℃到20℃之間,土壤的實際含水量就需要保持在18%到20%之間,這是小麥膿腫的最佳階段,如果這方面的條件無法滿足,就需要在小麥播種后及時進行大水澆灌。
②種子的質量。小麥種子的質量,是影響小麥成長、收成的一個最關鍵因素,為此,在小麥種子的選擇上,一定要綜合考慮各地的自然氣候條件以及其他影響因素,繼而選擇最合適的小麥種子。在種子的選擇上,一方面要確保種子的整體發(fā)芽率,另一方面,還要優(yōu)先選擇抗旱、抗凍、抗倒伏以及抗各種病蟲害能力較強的。
③播種時期。結合農業(yè)生產經驗來看,在小麥的種植上,自然環(huán)境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一定要選擇陽光適宜、溫度合適的天氣,這樣可以確保小麥的整體發(fā)芽率,有助于小麥種子更好地扎根,這是實現壯苗越冬的一個重要保障。如果播種的時間過早,就容易導致凍傷現象的出現,而播種的時間過晚,也不利于壯苗的形成,最終會影響小麥產生的增加。
④播種深度。受到冬季氣溫低、風大等氣候條件的影響,尤其是種植冬小麥,種子的播種深度要適當的增加,鎮(zhèn)壓的質量一定要符合要求,但是,也不能在播種的時候過深,這樣也不利于小麥的發(fā)芽、成長等。
⑤操作不當。隨著機械化作業(yè)水平的提升,操作是否到位是影響小麥種植、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定要抓好機械操作關,需要強化機械操作人員的播種技術水平,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機械化操作對小麥種植的助力作用。
3、機械化播種的優(yōu)勢以及基本要求
通過大量的研究發(fā)現,相比較傳統(tǒng)的小麥播種方式,依托于機械化播種,每公頃實際上可以節(jié)省75到150千克的種子,再加上機械化播種的高效率,能夠把播種的時間、精力最大限度的減少,而且還可以在恰當的時機進行播種,有助于提高播種的質量,做到均勻播種,也有利于確保播種的整體深度。
在播種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一定要體現出精準、均勻的要求來,將小麥播種的各種條件予以綜合考慮,例如,對影響播種的溫度、濕度、土壤條件等進行全面把握,以此來指導定量播種的進行,還需要將種子數量的實際誤差控制在7.5千克/公頃。播種的距離以及深度都會對種子的最終產量構成影響,從實際來看,行距需要控制在20到25厘米之間,而深度則要控制在3到4厘米之間,對于降水比較少的地區(qū)則需要將深度適當的加深,加深的深度一般是控制在1到6厘米之間,在播種的時候保障均勻性,這樣可以防范缺苗現象的出現。
總之,本文主要是對小麥種植機械化種植進行了分析,對相關的注意事項進行了強調,這對于做好新形勢下的小麥種植起著重要影響,對于增強小麥產量等也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831806新疆奇臺縣半截溝鎮(zhèn)農業(yè)(畜牧業(yè))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