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吟
他們不是不行,只是不便;他們肢體殘疾,卻同樣有夢。如今,在全國各級殘聯(lián)的就業(yè)幫扶下,越來越多殘疾人勇敢地投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浪潮。
他們努力學習,認真鉆研,憑一技之長和勤奮勞作,打拼出一份份屬于自己的事業(yè),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欽佩。近日,記者走近一對殘疾人夫婦,記錄他們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進門時,不會聽到慣常的“歡迎光臨”;點單時,聽不到熱情的“想喝什么”,取而代之的,是紙筆和手勢的交流。
“手語咖啡”,位于杭州城西的星洲街上,在地鐵2號線文新站C出口不遠處。店主是_對聽障夫妻。
兩個多月來,在這家小小的咖啡館里,飄來咖啡的陣陣醇香,也承載著一對聽障夫婦平凡的生活和創(chuàng)業(yè)的夢想。
最安靜的一家咖啡館
“我是無聲咖啡師,很高興為您服務(wù)”。
一邊,是車水馬龍的喧囂,一邊,是小咖啡館的靜謐。
“手語咖啡”隱匿在老小區(qū)的一條小巷中,并不起眼。記者到店時,店內(nèi)只有一位女咖啡師在忙著一一這是咖啡館老板娘楊迪。
“嗨!我是無聲咖啡師,很高興為您服務(wù),我不會說話,但我會用心為您做咖啡?!秉c餐臺上放著的手繪提示牌,提醒客人們這家咖啡館的與眾不同。
丈夫陸俊和妻子楊迪,都是先天性聾啞患者。38歲的楊迪是鄭州人,比她大1歲的丈夫是杭州人,采訪時正好不在。
楊迪留著清爽的短發(fā),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記者和她的交流通過手機、寫字板和紙筆進行。
楊迪告訴記者,她和丈夫是大學校友,只不過在畢業(yè)后才開始談的戀愛。開咖啡館前,夫妻倆分別從事平面設(shè)計和陶藝繪畫。陸俊之前做了16年平面設(shè)計,落下嚴重的頸椎病,只能辭職在家。
去年3月,杭州市殘疾人就業(yè)服務(wù)中心推出免費咖啡師培訓課程。正巧,楊迪是個咖啡控,特別愛喝咖啡。夫妻倆一拍即合,欣然報名。在中心的協(xié)助下,他倆參加了兩期培訓班,系統(tǒng)學習了咖啡制作技藝。
今年3月16日,手語咖啡館正式開張了。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一一贈手語咖啡館?!币晃蛔≡诟浇鼝酆瓤Х鹊木用?,在店里的留言本扉頁上寫下祝福。
和楊迪筆談時,正巧一位李姓女顧客進門,楊迪起身為顧客遞上了寫字板。但顧客熟門熟路地指著品類單,示意楊迪她要一杯美式咖啡。
“請問是老顧客嗎?”記者詢問道。她搖了搖頭說是第一次來。原來,李小姐住在附近,從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手語咖啡館的介紹后慕名而來?!翱催^公號內(nèi)容,知道怎么點單。很簡單也很順利?!彼f,自己的朋友也想來嘗嘗,今天正好經(jīng)過就先來試試。
“您說話,我聽不見,請用筆談?!睘榉奖憧腿它c單,店里掛著很多手繪的提示卡片,也掛著咖啡店內(nèi)常用的手語交流手勢牌,如:請、歡迎光臨、冷、熱、暖等。細看菜單,美式、拿鐵、摩卡……經(jīng)典的咖啡品種在咖啡館里都有,價格也挺親民。
不一會兒,一杯咖啡制作好了。接過咖啡的李小姐向楊迪豎起了大拇指。此時無聲勝有聲。
“不怕困難,認真做好每杯咖啡”
聽障人士開店,交流無疑是最大的障礙。事實上,當初培訓完后,夫妻倆也曾想去咖啡店打工,但因交流障礙便就此作罷。后來他倆決定自己干,這才有了手語咖啡館。
手語咖啡館在“餓了么”和“美團外賣”等外賣平臺上都開了店?!捌鋵嵁敵跷覀兿胍酝赓u為主,因為這樣不用擔心溝通問題。只要專心做好咖啡就行。”楊迪講起開店之初的過程。
如今,令夫妻倆沒想到的是,沒刻意做過宣傳,咖啡館卻在不知不覺之中小小地“網(wǎng)紅”了一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被不斷地“種草”,如今到店的顧客比點外賣的多。
對夫妻倆來說,面對面溝通可比做外賣要難得多。剛開店時,就遇到有顧客進店發(fā)現(xiàn)溝通困難,于是轉(zhuǎn)身離開。
除了溝通障礙外,其他要克服的困難也不少。一般咖啡師打奶泡,會根據(jù)牛奶與蒸汽碰撞的聲音來判斷奶泡的質(zhì)感與厚度,但楊迪夫妻倆只能用手觸摸奶缸,通過感受奶泡振動的變化來掌握“火候”。
相比困難,顧客們耐心的等待和暖暖的笑容,給了夫妻倆更大的鼓勵和力量。
客人們對兩夫婦充滿了愛,比如店里的寫字板是好心人送的。又比如,剛開店沒多久,有一位男士點了杯手沖咖啡,嘗過后就跟陸俊筆談?wù)f,配方的比例不對,應(yīng)該怎樣改比較好。原來,這位男士是一名專業(yè)咖啡師,后來,他跟夫妻倆無聲地聊了很久關(guān)于咖啡制作的知識。
兩個半月時間,在僅僅15平方米的小小空間里,夫妻倆收獲了很多善意。
“可以教一下我‘好喝的手語嗎?”有顧客接過咖啡后,向夫妻倆學習手語。
“謝謝!味道很好,我們很喜歡?!币灿蓄櫩驮诹粞员旧蠈懴赂兄x,并畫上可愛的笑臉。
“我是從湖北宜昌來杭州玩耍的,特地慕名過來嘗一嘗?!边h方的游客特地過來在咖啡館里收獲一份特別的杭州記憶……
手語咖啡館開在城西星洲街,但夫妻倆家住城東九堡。每天早上,他們7時半起床,8時半左右到店,然后9時開店。工作日營業(yè)到晚上7時,周末則營業(yè)到晚上8時。
“你們當初為何不找個離家更近一些、環(huán)境也更熟悉一些的店鋪呢?”記者有些疑惑。
“主要是不想讓家人總往店里跑,想讓他們少操心些。所以家人之前都不知道我們要開店?!睏畹闲χ卮稹5呛髞砻襟w曝光,家人都知道了,好在他們也比較支持,“我們想開家靜靜的咖啡館,所以找在了這里?!?/p>
早些年,夫妻倆在鄭州曾有過一段短暫的開店經(jīng)歷,是一家賣炸雞漢堡的小吃店,生意不錯。不過那時候店里有媽媽幫忙一同打理。
聽障人士開店困難不少,再加上杭州城的咖啡店競爭激烈,在最初的新鮮感淡去后,手語咖啡館將如何生存,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這也是許多關(guān)心他們的人共同的疑問和擔憂。
“困難總會有,但是我們什么困難都不怕,會認真做好每一杯咖啡?!睏畹媳硎?。
目前,開這家店的成本還沒收回。楊迪說,現(xiàn)在一般一天能賣10多杯咖啡,周末則能翻倍。
雖然生意馬馬虎虎,但她很樂觀:“經(jīng)營狀況已經(jīng)比剛開始好多了,附近的回頭客也越來越多。我不圖賺大錢,希望能保本吧。未來的話,我們想開更大的咖啡館,同時舉辦一些藝術(shù)方面的交流活動,比如繪畫等。”
關(guān)于未來有美好的期待
“下個月,我們準備去學烘豆。我們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開發(fā)新產(chǎn)品,做出更好喝、更精致的咖啡。”楊迪告訴記者,他們接下里的規(guī)劃,這些學習內(nèi)容也是杭州市殘疾人就業(yè)服務(wù)中心提供的課程,“服務(wù)中心的老師們?nèi)撕芎?,就像家人一樣。?/p>
去年參加中心咖啡師培訓課程的人當中,除了楊迪他們外,另外還有兩位學員在其他店做飲料。
楊迪不想把咖啡館做成“網(wǎng)紅”,她只想踏踏實實地做好咖啡,“我希望,我的客人都是因為真心喜歡我們的咖啡才來,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做得更久?!?/p>
現(xiàn)在,有不少殘障朋友尤其是聽障朋友會來光顧手語咖啡館。而咖啡館的設(shè)計也是由一位聾人設(shè)計師朋友完成,夫妻倆很喜歡。
對于未來,楊迪表示自己有兩個小小的心愿:一個是等到他們經(jīng)濟條件允許時,能開展免費咖啡技能培訓,幫助更多像他們一樣的聽障人士自食其力,開拓新的生活;另一個則是希望未來能開個更大的咖啡館,比如50平方米至80平方米。
到周末時,店里可以開展攝影、繪畫、咖啡等交流活動,把咖啡館的文化功能衍生出來,豐富一般客人和聽障朋友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5月19日,星巴克國內(nèi)首家無聲咖啡館在廣州開業(yè),這也是星巴克在全球開起來的第3家聽障友好門店。
記者和楊迪聊起這事時,她很高興:“廣州星巴克的事,我早知道了!最早是馬來西亞、美國開始做。這事挺好,我雙手贊成,很高興看到星巴克幫助聾人就業(yè)?!?/p>
如今,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正通過辛勤勞動,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浙江省殘聯(lián)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全省勞動年齡段有勞動能力和就業(yè)意愿的殘疾人就業(yè)率首次突破90%,位居全國前列。(資料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