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 張萌
《地久天長》無疑是現(xiàn)實題材創(chuàng)作,在中國“現(xiàn)實題材電影創(chuàng)作,包括與當下現(xiàn)實并不遙遠的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一向是中國電影的極端薄弱地帶”[1]。而影片不僅表現(xiàn)現(xiàn)實而且表現(xiàn)了一個痛楚難以言說的深刻性悲劇,劉耀軍、王麗云夫婦一再失去孩子的隱痛重荷在心中,無法舒展的苦痛只能用“鈍痛”來形容,“我的表達還是很含蓄的”[2]。正因為不刻意去舒散,還原生活而造就了含而不露的鈍痛彌漫,改變著這一代導演時常忍不住的尖銳表現(xiàn),成就了對復雜性生活感知的厚重感。對于王小帥《地久天長》的分析,可以從四個角度來展開,第一是影片的本質所在;第二是影片隱含的內(nèi)容;第三是影片的情感內(nèi)涵;最后是影片折射的創(chuàng)作者的成熟。
首先,影片的獨特性是將久違的中國家庭倫理傳統(tǒng)聚焦為現(xiàn)代化背景下的中國電影人倫關系的表現(xiàn)。在劉耀軍、王麗云夫婦和沈英明、李海燕夫婦之間的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傳統(tǒng)關系的糾纏上,在他們夫妻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上,在劉耀軍和沈茉莉微妙的呈現(xiàn)關系上,傳統(tǒng)倫常關系的現(xiàn)代性凸顯起了獨特的表現(xiàn)作用。
第二,影片隱含的內(nèi)容,即對于宏大歷史遷變反而注目家庭倫理關系的切近而不是直接揭示社會歷史,將之隱含到時代變化中,尤其是政策變化導致的計劃生育制度對于倫常關系的沖擊,來折射對時代隱痛的呈現(xiàn),也由此表現(xiàn)主人公隱忍著怎樣的倫常痛苦,而去為整個社會的歷史變遷的大義和人情而犧牲。
第三,影片的情感內(nèi)涵在于以一種鈍痛的感覺、無言的悲劇、難以言說而不爆發(fā)的表現(xiàn)方式,將人類經(jīng)歷的痛苦投影賦予在人的牽扯關系上,將人犧牲自己而努力的想為他人好,乃至于為社會關系和國家好的那種巨大的犧牲感傳達給我們。
最后,影片折射出王小帥走向成熟的生活認識。影片回到了中國本土文化,既不是出格的激烈的歷史批判,也不是遮掩而回避現(xiàn)實,但采用的真實的表現(xiàn)的確是中國人最大多數(shù)的真實情感和真實生活情狀。然而鈍痛的感知是常態(tài)的悲切,言語說不出,但絕沒有要歇斯底里爆發(fā)。收尾是歷經(jīng)滄桑而不得已的真正的生活的藝術呈現(xiàn),不追求泄憤的震驚感,以一種似乎不解渴而留下隱痛的寬容了結,但絕非無原則的周全,但更不是強烈的抨擊現(xiàn)實,展示出當下王小帥的成熟,也是中國電影的藝術間隔奇觀,非為泄憤和不去追求滿足歇斯底里的情態(tài)去反常的構筑破壞性的眼球效益結果。
深入來看,探究《地久天長》的意味值得思考電影藝術如何實現(xiàn)其價值,在文化上,在表現(xiàn)現(xiàn)實手法上的獨特之處。
一、影片呈現(xiàn)的精神追求
“地久天長”是一個充滿懷想的呼喚,《地久天長》則是一個動人的故事,3小時綿長影像但不覺其長的奇妙電影,一個哀傷縈繞卻不覺得無望的故事,一個曾經(jīng)是遭遇對生活表現(xiàn)不被主流待見卻如此接地氣的王小帥創(chuàng)作,讓我們吟味再三,唏噓不已,不禁要問:人生何以才能地久天長?許多人對此有各式各樣的解釋,其實地久天長不僅僅是因為人間情感存留而地久天長,更重要的是人們?yōu)樽约骸樗税傩?、為各種忍辱負重留下了自己生命的地久天長。當承載了許多無望和希望的寄托,同時承擔起人間情感和巨大的忍耐,而且內(nèi)心之中生發(fā)出無窮無盡的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堅韌承受的時候,內(nèi)心就能地久天長!
王小帥的創(chuàng)作從現(xiàn)實人生的透視向文化深處去捕捉,顯然增厚著歷史文化的現(xiàn)實投射,于是對于影片意味而言,《地久天長》還可以這樣解釋:地是人生存的踏實的土地,天是傳承家庭豐滿的投射,人世間子孫滿堂而由此世代相傳的家族就期望地久天長。撇去微言大義,影片中隱隱約約地傳達著俗世間的道德理想,而升華著人們的精神追求對美好世界的期望隱私。關切到人生存本質的不僅是當下的個體性獨立自由的聲張,其實內(nèi)涵是中國人內(nèi)心之中難以舍棄的家庭承傳,同時還有更高的理想追求??档迷?jīng)說過一個最不能忘記的是心中的道德律和頭上的天空,那是一種什么樣完滿的境界?王小帥踏踏實實的把這種境界做一個全新的富有中國土地氣息的表現(xiàn),也同時是一個展開兩個家庭凝縮的力盡劫波依然保持著樸實厚重的土地情感和遙遠的天際的美好的矚望的世界。
藝術表現(xiàn)而言,《地久天長》顯然充滿了精神克制、情感節(jié)制而制造著內(nèi)涵無窮的張力。盡管是帶著悲劇的氣息,但無言才是痛悔洞徹歷史,卻不刻薄而愛意流蕩心底!無論《地久天長》最終的市場票房如何,我們堅信這是一個存留歷史的出色電影,因為它呈現(xiàn)出許多成熟時期的王小帥對于歷史、對于生活、對于人性、對于家庭關系、對于內(nèi)心隱痛、對于生死愛戀等等關乎人和人的生活,以及人的環(huán)境的故事都做了出色的表現(xiàn)。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個影片充滿著內(nèi)在的張力,隱痛隱隱而生,然而善因慢慢散發(fā)而把一段人生的閱歷和幾個家庭的糾葛,以及歷史對人的戕害給予清淡的筆墨加以表現(xiàn),卻濃重的折射出生活歷史的殘酷性。然而,人沒有殘酷,人心依然是中國普通人最大多數(shù)所蘊藉的情感。那份冷靜和包容,卻閃現(xiàn)出無數(shù)難以言表只能放開的一種博大的氣息。無論有意還是無意,無論對于歷史和現(xiàn)實怎樣批判,影片給予我們的獨特性的東西,就是不張狂,不嫌惡卻還含有深深的內(nèi)心的隱痛,一種鈍痛而感人至深。這是成熟的藝術家對于生活歷史和人性看法的深入表現(xiàn)。
我們拿一個簡單的對比就可以看出王小帥的高明。在微博上留言對王小帥的贊嘆的之中,有一位觀眾挑剔影片美中竟然這樣期望收尾:主人公夫妻深感到這個家庭所遭受的苦難,所以似乎到了一笑泯恩仇的晚年時光,他們聚集在對手家里,面對曾經(jīng)害死了親生兒子的同伴出生的下一代,他抱起浩浩的孩子,這一對患難夫妻,欣喜地望著新生命的誕生,臉上露出憨厚而真誠的希望之色,此時影片欣慰的欣賞使得影片不完美,夫妻倆應當失手將孩子摔在地上,所謂在這里完美的是應該殘酷的結局戛然而止。留言如此設計的殘酷的人心報復和對待人世間的刻薄,也許殘暴的讓人一驚,而滿足了部分人對于所謂藝術追求的感知。但是我們相信王小帥不僅不會如此,他讓我們看到經(jīng)歷了不平的生活磨礪,在經(jīng)歷過激烈的內(nèi)心沖突和沖突后的隱忍,對于他人孩子和新生命的期望,是那樣的誠樸和那樣的憨直喜悅。實際上導演進入了一個比起以往創(chuàng)作更為高端的視野:普通中國人忍辱負重地對待生活,對待政治,對待整個歷史發(fā)展那種真切的生活達觀認識,才是真正的最大多數(shù)中國人生活的經(jīng)歷。而所謂藝術的殘酷就是為了滿足視聽奇觀的獵奇感。無論是劉耀軍行為方式和內(nèi)心邏輯,還是王小帥構筑的銀幕世界對人世間的看法,都絕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我們也真的不希望所謂的藝術的殘酷性來打擾一個成熟的藝術家對于生活認知的生活性。影片結尾讓我們看到那樣一個普通人對于生活的期望,和他們最終收到苦盡甘來的企望,一直到流浪兒子回歸而且?guī)砼笥训慕Y局,苦盡甘來的不僅是家庭終于收獲了圓滿,而是所有的劇中人都獲得生活邏輯的必然結局,包括在遠方的徒弟沈茉莉獲得她的所愛。為什么不能在這樣的一個結局中感覺到生活理應如此的圓滿?是因為生活原本就沒有臆想的美滿。摔死孩子之后的殘暴絕對不是圓滿,忍受痛苦和收獲似乎是不得已,卻是千千萬萬人的生活都可能遭遇到的所謂的圓滿。然而,生活歷史就這樣沉甸甸放在我們面前。影片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原樣,還透徹到歷史的沉重,同時感知到創(chuàng)作者的成熟后面的期望。此刻的“地久天長”意味無窮,他表現(xiàn)出的是人性和生活的真實,地久的是踏實的人性世界的閃光。我們要為王小帥無論出于何種動機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不悲觀、不激憤、不歇斯底里而渾融生活感知的真切關照而感動,隱蔽了藝術家可能所做的各種自我狂妄的張揚,而實現(xiàn)那真切的中國人生活世界的一種景觀。
二、人倫情感的現(xiàn)代表達
放在當下的生活流中看待,《地久天長》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中國倫常關系的新探索,包括首先是個體人的家庭關系,其次是面對命運時的常態(tài)中國人的心態(tài),和他們服膺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最后是面對命運和生活的行為方式和內(nèi)心感知。
探究《地久天長》特別具有一種文化的意味,因為他的重心所在是落腳于人倫情感的糾葛。曾經(jīng)是中國電影早期重要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故事,竟然在王小帥的手中創(chuàng)新成為構筑的主要形態(tài)令人感嘆。他將故事納入到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倫常關系這個悠久歷史的故事套路之中,是王小帥意外的介入倫理常情表現(xiàn),而讓我們看到傳統(tǒng)重現(xiàn)的魅力。從中國電影出現(xiàn)不久,倫常就成為糾纏不盡的故事范式,從《孤兒救主記》開端,到《兒孫?!返牡湫捅憩F(xiàn),延續(xù)到《萬家燈火》《一江春水向東流》等成熟表現(xiàn),到新中國電影的包括《喜盈門》等創(chuàng)作,隨著電影和現(xiàn)代社會科技結合,家庭倫理表現(xiàn)傳統(tǒng)已經(jīng)相當?shù)吐?。而王小帥落腳于此,顯然就意味著他將視角探入文化的深處,把表現(xiàn)的領域落入到現(xiàn)代人的倫常關系糾葛的“新鮮”呈現(xiàn),從而把人的命運暗暗的置身在時代和社會的政策之中。但實際上卻是凸顯于倫常傳統(tǒng)這樣一個最常態(tài)的中國人的生活情態(tài)揭示。似乎久遠的歷史遺傳和現(xiàn)代人整個文化氣息相聯(lián)系而得到了強化。
王小帥《地久天長》意外地把傳統(tǒng)的倫理故事作了一個新時代的挖掘。在20世紀80年代開啟的改革開放的背景襯托下。從國企的各種變遷一直到進入市場化相對應的一系列國家的變化成為背景和暗線,而放在前面的是兩個家庭人倫情感之間的糾葛,一個相當踏實的人倫情感的坎坷、起伏的命運和情感糾葛作為表現(xiàn)的前景。這包括三個方面人倫情感的糾葛。首先是家庭之間的情感糾葛,其次是家庭內(nèi)部人倫常理的糾葛,第三是人倫情感在時代變遷之中所遭遇的跌宕起伏的糾葛。濃烈的倫理人倫情感使得影片具有相當深厚的現(xiàn)實生活和中國的普通人歷史遭際的生活印記。
(一)首先,王景春、詠梅扮演的劉耀軍、王麗云夫婦,與好友沈英明、李海燕夫婦兩家之間,構成的是中國文化之中的家庭倫常的外在聯(lián)系。他們相互幫助,相互支持依偎,沒有任何隔閡。從上一代人彼此的信賴,到下一代的浩浩和劉星之間也形成了親密友誼。情感緊密的紐帶構成人際之間的倫常關系,讓影片沉浸在整個中國文化的承傳之中。
由于劉家和沈家夫妻都在一個單位長期相守相持和相助,因此他們之間構成了中國社會朋友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日常他們相互扶持。但是問題的焦點就在于孩子的生存危難之間所牽扯的裂痕和如何對待。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浩浩實際上導致了劉星溺亡,而王麗云懷孕的肚中孩子卻生生被李海燕強制打胎。在涉及他們彼此間的人倫關系的表現(xiàn)上,王小帥抓住意外打擊來呈現(xiàn)獨特的景觀。影片中相當多的篇幅在寫兩家夫妻之間相互的友愛和相互的幫助,因為他們的孩子之間和家長之間構成了深重的人倫情感,彼此之間融為一體同進同出和諧一體,朋友與朋友之間相互的禮讓,彼此尊重,但正因如此,當被逼迫墮胎而且是作為工廠計生辦的李海燕軟硬兼施地實施時,如此親密的關系被打破的外在勢力的強大也就凸顯出來,而李海燕只是忠實執(zhí)行政策,王麗云也并非怨恨和怪罪朋友,包括知曉浩浩造成了星星的死亡,也依然用情感的態(tài)度隱忍自己而遷就他人。這里聚焦著中國人情感中非常重要的觀念“朋友以和為貴”,顧念兄弟情義的觀念,以及寧可屈辱自己也不會遷怒于他人的觀念。王小帥把這種觀念擺在我們面前,雖然令人唏噓不已,但確實讓我們看到倫常關系的影響力。我們自然可以發(fā)問:難道要錙銖必較仇恨相對嗎?王小帥這一次并沒有走這條路,他讓他巨大的悲痛壓抑在劉耀軍和王麗云夫妻身上,從被逼流產(chǎn)和劉星溺亡知曉真情,沒有半點遷怒于友的意念,這是一種多少代的傳統(tǒng)文化的本分,寧愿傷害自己的情緒以及隱忍痛苦,相當大的程度上折射出中國人人倫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好判斷這種關系到底該如何算對錯。但是在那樣的年代里頭,特殊的車間中的工人之間的情感,和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的一點小錯就朋友相殘構成了巨大的反差。王小帥在揭示過去歷史的悲劇和悲痛的時候,也隱含著對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許多文化倫理傳統(tǒng)狀態(tài)的一種有意無意的痛惜之情。愛恨其實并不是決然的分野,但是王小帥的電影讓我們看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愛恨之間具有的一種隱忍內(nèi)涵的力量。
至此,我們已經(jīng)看到成熟的王小帥新的對待生活對待歷史和對待人倫關系的一種復雜態(tài)度。他絕不是單一性的去抓取和作個人的判斷,而是將各種矛盾糾纏的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性推到我們面前。如果說當下人們顧念自身利益越來越占據(jù)上風,瞬間化友為敵的事端幾乎隨處可見;那么傳統(tǒng)倫理關系的確就更多相互謙讓而自身承受苦難的成分更為濃烈。劉家夫妻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孩子失去給他們帶來的痛苦,以及他們隱忍住自己而試圖找到人倫關系的美滿的這種矛盾性,以及他們和沈家夫妻之間肝膽相照兄弟間的基礎,就傳統(tǒng)是不會撕破臉皮,寧愿犧牲個體利益,抑制住感情,有苦處往下咽而不遷怒于他人的這種獨特的人際關系的歷史,都暗含著真真切切渾融的中國社會的真實,也就是影片落腳更為切近家庭倫理生活的復雜性的真實呈現(xiàn)。
在此基礎上的表現(xiàn)顯然意味深長。打破它的因素是如此之強悍,計劃生育制度顯然是給予倫常制度之中的某幾個鏈條之一。倫常接續(xù)是中國人構筑家庭人倫和結緣他人社會的要素,所謂有子嗣侍奉長輩的頂天,和有代代相傳的立地。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電影中失卻了對于家庭倫理表現(xiàn)的影像,也就意味著淡漠了傳統(tǒng)習俗和真切人際關系的存在,遮蔽了現(xiàn)實,成就者臆想孤立的關系。我們無意去復蘇什么傳統(tǒng),影片其實是低下頭探入現(xiàn)實的真實深處而已。但是影片卻不像往常一樣把鋒芒或者憤怒指向于倫常之中所謂的“失孤”的時代后遺癥,避免了簡單的對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意識政策的攻擊,但又觸及到倫常這一家族的興旺與父母孩子之間的聯(lián)系紐帶被折斷的無形痛苦。這無疑觸動了最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感知。在那一代的中國人心中,國家政策的倡導和強制性必須實施,必然服從這個政策時常在遭遇不幸時犧牲的是家族承傳,整個傳統(tǒng)文化中多子多福的欲念都被打消。這是相當巧妙也是隱忍似的用家族制度和人倫情感的斷裂,來發(fā)出無聲的譴責。
(二)劉耀軍和王麗云夫妻家庭內(nèi)的人倫情感糾葛自然必不可少。家庭倫理情感上充滿著中國傳統(tǒng)社會家庭對于子女態(tài)度,作為依托和管束對象,夫妻生命的聚焦就是下一代,事實上東方的生活原則中某種程度上長輩就是為了晚輩的延續(xù)而生存。孩子的期望就是生存要義,而孩子也作為家庭延續(xù)財產(chǎn),長輩難免施展權威而表現(xiàn)愛戴,大兒子劉星顯然內(nèi)向畏縮,于是,后面被欺負溺水也成為一種難免的意外。約束不僅是在小劉星身上,后來收養(yǎng)的大劉星確乎成為長輩管束卻反抗的對手。家長和孩子反叛之間的博弈似乎就是家庭的聚焦點。盡管孩子都叫劉星,主要在父輩難以忘懷的傷痛彌補,但從家庭中默默無言相對膽怯的小劉星身上,可以理解為在呵護下始終不敢正視和面對外界,于是和浩浩之間顯然是處在弱勢的地位,什么都不敢做,缺乏兒童的天真,在壓抑的狀態(tài)之中生活。而他最終的命運也正是在這與外界社會的強大的自由天地,或者是和浩浩這樣活潑好動有主見的孩子相比沉默寡言溫順而不惹事。意外溺水身亡讓夫妻孩子的家庭人倫關系頓時崩潰。夫妻之間一個孩子死于非命,一個被強制流產(chǎn),斷絕了倫常延續(xù)的可能。巨大痛苦使得父親離開傷心地遷移到南方海邊。延續(xù)的養(yǎng)子也叫劉星,顯然愛而付出再次成為家長更強烈管束的理由,然而孩子的反叛也就如此的反彈和激烈,養(yǎng)了那么多年的養(yǎng)子反而成為家中的一個地雷。從影片一開始,我們看到的父子之間就是劍拔弩張,既可以理解為失去孩子的變本加厲的保護和牽制,因為家庭倫常的孩子是他們生命的延續(xù)。然而,孩子完全不受這種約束處處惹事,不斷讓他們被老師約談,終于父親動粗教訓孩子索性出走。影片讓人倫家庭第三次失去了承接的可能性。家庭人倫情感始終就處在矛盾之中,影片讓中國人看到的是傳統(tǒng)承繼關系一再斷裂,及至年老色衰的夫妻承受隱忍的痛苦一直到最高點苦難的極致。
如果說劉耀軍和王麗云自身的家庭倫常關系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家庭倫常關系的一個聚焦體現(xiàn),那么發(fā)生的悲劇也是常態(tài)的中國社會的家庭習見的傳統(tǒng)悲劇。這種悲劇固然有外在的因素,但是成長中的中國家庭通常所遇到的父與子之間一再陷入管束和反抗之間倫常關系的常態(tài),在這里得到了縮影似的強化。被扼殺的“超生”,死于自然的溺亡和反抗長輩的流亡,都對于家庭是一樣的強烈生死災難,收拾極大傷害了家庭,造就深深的遺憾。
(三)獨特的倫常關系還在于劉耀軍與女徒弟沈茉莉之間微妙關系的處理。王小帥巧妙設計的一個重要情節(jié)的師徒情感糾葛,依然來自于家庭倫常的失位而生:師傅沒有了孩子傷悲不已,妻子失卻為人母的可能,而茉莉既有些依戀師傅的基礎,更是愧疚于嫂嫂強制師母流產(chǎn)斷除人家后代的不忿。其實重要的是從情感延伸和延續(xù)師傅子嗣的樸質情感順理成章的延伸出來主動的慰藉和彌補。如此感情的復合性導致茉莉寧愿用自己的身體和情感為代價,替他們生一個孩子的道德情感的真摯性。如果按照現(xiàn)代的女權主義的角度,一定會認真的加以批判。但是王小帥絕不拘泥概念形式,洞察人心情感的可能合理性,是這一行為生活邏輯,多少帶有人們嘆息而可以理解的因素。故而茉莉專程前來詢問師傅要不要這個孩子,期望以自己的犧牲來為師傅留下后代,一種情感的糾葛包容了多少人世間情感的復雜性。應當說尾聲情節(jié)出人意料的犧牲,出自于補償卻是一種高尚性的愛的因素和人倫情感中只有女性才可能做出的博大的情懷交織在一起,讓我們唏噓之余,卻真的突破了一個既往簡單的概念限制,而看到的生活和情感無窮無盡的復雜性的側面。這種犧牲固然帶來了王麗云的極大的悲苦,因為寧愿沒有孩子也不能允許自己的丈夫出軌的倫常失范,對于茉莉而言從來沒有想超越倫常破壞師傅的家庭,但是在觀眾看起來,從家庭倫理如果他們有個孩子其實也是一個補償。因為此時此刻新的劉星,離家出走不知在何方。而王麗云又不能生孩子近乎斷子絕孫,對于傳統(tǒng)而言幾乎是滅頂之災。王小帥表現(xiàn)特殊情境下的茉莉的行為,實際上兼有一個即將出國留學的女性帶著愧疚補償?shù)那妇?,和希望為兩個家庭做一點自我犧牲彌補的心態(tài),是中國電影中少有的充滿了獨特性意外的表現(xiàn)。就此而言,只有王小帥的成熟期才能這樣去表現(xiàn),并非一種故作驚人概念,而是混融生活中的性格合理性的創(chuàng)造??梢哉f只有這部電影打開了中國人對于情感關系很少加以表現(xiàn)的愧疚性的補償景觀。將情感依戀和道德犧牲疊加,用主動委身表現(xiàn)獨有的出乎常態(tài)的合理。
三、鈍痛歷史感受的深刻性藝術
鈍痛是影片精彩把控的藝術節(jié)制精到處,《地久天長》藝術表現(xiàn)的厚重和巧妙結合值得贊許:“鈍痛令人窒息,暗處彌生善意?!盵3]
(一)巧妙之處是在家庭倫常關系、家庭和家庭之間的關系鑲嵌的歷史悲劇暗示,設置在其間的干擾打破倫常關系因素,是對當下廢除的計劃生育制度在歷史上給倫常關系帶來的影響,以及人們處置的方式的悲劇性。李海燕作為計劃生育辦公室的副主任,執(zhí)行當時的政策堅定不移,這既有當時政策的不可更改性,但是附加在必須對王麗云劉耀軍這樣的好朋友身上,凸顯出微妙的職業(yè)的李海燕卻用朋友的人倫關系來行使賦予的職業(yè)權威,她連哄帶騙加壓制讓閨蜜朋友王麗云上了醫(yī)院的手術臺。對她來說那就是一個執(zhí)行上級的指令,固然時代的重壓不可違犯。但是,王小帥巧妙地將人們關系的朋友之間遠遠比不上一個生存和職業(yè)升遷的關系,這就富有意味了。也許人抵抗不了時代、抵抗不了政策、抵抗不了命運。問題在于,今天的人們看到這種政策和命運是需要糾正而不合情理。然而,影片并未直截了當?shù)募右葬槍π月晱?,不是直接針對這種政策來加以批判,卻通過朋友之間那么美好的情感還毫不遲緩的用逼迫的方式來完成職業(yè)任務,呼應的是那個時代關于計劃生育種種的措施嚴厲性,遮蔽在王麗云后面的是無數(shù)人被人流,而人倫情感關系顯然無力抵擋這種巨大的生存和職業(yè)的重壓。對觀眾而言巨大的悲痛是從影片巧妙的剪輯中產(chǎn)生,你分不清楚是小劉星先去世還是王麗云先被迫人流了。但是隱隱約約感覺到王麗云父親頓足捶胸疊加的痛苦,就是沒有子嗣后代的令人揪心的痛楚。李海燕并不會站在人性的角度替他們來遮掩,卻嚴厲的強力傷害朋友。情節(jié)進展中我們逐漸明白了王麗云失去了孩子也被扼殺將出生的孩子無論在先還是在后,都對這個家庭女性帶來了致命性毀滅打擊。巨大悲痛感襲來造就了不批判的批判、不聲討的聲討。以家庭倫理傷害來不動聲色的揭示時代,顯示了王小帥對于歷史生活那樣痛徹心扉,卻似乎更為隱含張力表現(xiàn)的巧妙之處。而回歸到朋友關系,后來揪心而痛苦使李海燕積郁成疾患了腦癌,也暗示著一種不人道的行為它的后果是雙重的,是傷害了雙重的家庭!
(二)厚重的是情感表現(xiàn)?!兜鼐锰扉L》非同尋常卻又現(xiàn)實如常,從開始到收尾藝術表現(xiàn)都那樣沉穩(wěn)延展而絲絲入扣,在加害于兩個家庭的痛楚中,人們欲奔突而出卻抑制乖張的表現(xiàn),強化了難以言說的痛楚重荷。不同以往的第六代創(chuàng)作,這里不假囂張的激憤也沒有挑逗現(xiàn)實沖突,讓王小帥跨入了一個沉穩(wěn)的展示,更為內(nèi)涵的描述了前所未有實在感的現(xiàn)實故事。難以相信的幾重悲戚帶來的家庭悲歡離合,是把控在鈍痛的層面卻鉆入骨髓痛徹心扉的悲劇感?!兜鼐锰扉L》并非故意設置了一個極端壓抑的環(huán)境,但幾十年間劉耀軍王麗云和沈英明李海燕這兩家人,難以擺脫地陷入在對彼此、對自己的心靈壓抑的痛苦之中難以自拔。這種揮之不去的壓抑透過銀幕彌漫著,其實是超越了激憤和無助的認識,才能探入人心深處對于歷史處境和人的遭際的高端把握。影片渲染了無法徹底排遣的巨大痛楚,反而成為貌似波瀾不驚的深潭一般的暗流涌現(xiàn)。這是一部沉入于人物內(nèi)心,沉入于時代,而自覺排斥了主觀激憤去刺激而表現(xiàn)那種激動人心的挑戰(zhàn)現(xiàn)實的出格,反而實現(xiàn)了深入骨髓的痛楚的感知。影片展開的3小時不覺其長,卻深深的鈍痛隱含在其間,讓你時有艱于呼吸而難以言說、期待爆發(fā)卻得到意外結果的效果。我們用浸入骨髓的疼痛來形容,是因為王小帥沒有劍走偏鋒,其同樣厚重的表現(xiàn)了迷漫在靈魂中的善良的把握,來支撐這兩家的悲劇故事的內(nèi)涵。當影片將這種鈍痛的常人性做了藝術的聚焦和無處不在而產(chǎn)生了必須彌補何以解脫難題。從劉家失去了獨子的家庭撕心裂肺的鈍痛卻未可解脫開始,到被迫承受最熟悉的朋友海燕強制劫持麗云上車去做墮胎手術而慘遭不幸,再到同樣是叫劉星的養(yǎng)子桀驁不馴放蕩不羈,與養(yǎng)父劉耀軍身手搏擊的對立的可怕,以至于離家出走帶來再一次的父母的鈍痛,以及劉耀軍在和自己的徒弟茉莉的情感隱約節(jié)制性閃爍表現(xiàn),而忽然有可能有一個孩子的時候的那種輾轉反側的痛苦表現(xiàn)段落,以及經(jīng)年累月劉耀軍王麗云夫妻之間是為了彼此而活著的那種隱忍痛苦等等,堆積著不斷加厚的鈍痛感。
這一次王小帥的出色,不僅在于堅韌表現(xiàn)生活的苦難,還隱含的表現(xiàn)歷史,更沉穩(wěn)的展示生活的邏輯,這就是其處理方式:鈍痛疊加讓人充滿了壓抑難于呼吸的一種境況,但顯然影片內(nèi)斂的堅定和下層百姓的生存原則的忍耐,并沒有讓這種痛苦成為一種尖銳的爆發(fā),更不是去促使觀眾產(chǎn)生強烈的仇恨,反而是沉入堅韌的自我承受的心靈本分的克制與消解。設置了許多人物行為方式的細枝末節(jié)的容忍和自律的自我消解,讓靈魂顫動的痛激蕩彌漫而并不遷就于他人的方式,來表現(xiàn)最普通的人和家庭之間那些細微的動人的東西。比如,養(yǎng)子劉星離開時候默默無言的對父親跪下的那一刻,非同凡響的出色把控意味深長;高美玉在監(jiān)獄之中對囚犯戀人張新建直露逼問的后面,真愛的難以言表的情深;劉家和沈家夫妻彼此之間相互默契絕不傷害的情感;沈英明李海燕為浩浩造下的孽緣一輩子無法解脫的痛悔不已的痛苦表現(xiàn);特別是在知道真相之后沈英明拿著一把菜刀讓劉耀軍砍死浩浩一命抵一命的那個瞬間的真實性表現(xiàn);成年沈浩向劉星父母坦誠20年前的真相時,他們呆滯的聽著的翻江倒海的痛楚后壓制著內(nèi)心安慰浩浩:說出來就好等等的場景;茉莉竟然哀憐師父失孤而愿意為他們生一個孩子而離去的離奇卻合情的動人性等,展示了一個前所未有過的電影中觸及巨大悲痛的百姓處理哀傷的稀罕卻真實的表現(xiàn)。即便痛入骨髓但卻善心的靈魂未變,自我承受的靈魂哭泣聚焦在夫妻上墳那令人肝腸寸斷的場面,他們無言而壓抑卻不時難以遮掩的嗚咽而抑制極端動人性,把影片揪動靈魂含蘊無窮的高超藝術格調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可貴的是,王小帥依然沿著鈍痛鉆入心錐而不舍善良的人性的邏輯,在收尾做了曲終奏雅的動人處理:兩家回歸親情中,出走的養(yǎng)子劉星女友歸來的一個電話,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人世間善良的人理當獲得一個安詳?shù)氖嬲菇Y局。也許按照有人說《地久天長》是他們子嗣后代的地久天長,但其實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地久天長,更是人性善意地久天長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