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葦渡海
曾見它在光景轉(zhuǎn)暗的一角
戴著破草帽,僵直的手臂
把花布條纏絡(luò)又吐開
實用主義者并不關(guān)心這個
嚇唬人的體系,它的象征
是否已破產(chǎn)。他們甚至
不能給它安上一條像樣的手臂
竹竿太硬,稻草沒有人氣
但他們需要一個象征,對付麻雀
像需要鳳凰或黃龍比附尊者
然后他們在田野或城邦的盡頭
虛脫了,聽天由命。麻雀已黃
麻雀,已黃。麻雀深諳稻草
在一個象征體系中的脆弱,它
知道綁著稻草的竹竿插得不深
隨時被風(fēng)揭走的草帽,可以
踩上兩腳。那些從舊衣服上撕下
的花布條,像牛鬼蛇神的影子
在漫長的實用主義年代,撕扯著
松松垮垮的鬼神體系,直至他們
肚皮上的鄉(xiāng)愿,潰敗,斷了神吹
現(xiàn)在他們像麻雀一樣,黃了某些
農(nóng)耕時代的準(zhǔn)則和信念。他們
相信在無往不勝的遷徙里
過得稱心。像麻雀把失去象征的
枯草銜上高枝,編制暖巢,這終究
比鳳凰落下涅槃的余燼高級多了
是啊,我們翻新又翻破的田野
擊垮了自身價值的稻草人
昂首挺胸,供孩兒們操練木刺刀
(選自本刊2019年第三期“首推詩人”欄目)
張?zhí)抑奁纷x:
“稻草人”想必是很多人成長記憶中的重要部分,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變遷,特別是鄉(xiāng)村面貌的改變,它漸漸從人們的視野里消失。這首詩題為《稻草人簡歷》,顯然并非為這一慢慢淡出生活的事物樹碑立傳,而是借“簡歷”之名,透視一種歷史以及寄寓在稻草人形象和功能上的文化的境遇。
此詩從一開始就將稻草人置于“光景轉(zhuǎn)暗”的背景,并對之進行了還原式的描繪,逐一展示其“擊垮了自身價值”的過程。在作者看來,稻草人是實用主義的產(chǎn)物,是那個漫長的實用主義時代特有的一個符號。但時代變遷不僅拆解了其形體、令其支離破碎,而且抽空或剝離了其象征內(nèi)涵;而與稻草人相應(yīng)的“準(zhǔn)則和信念”以及“鬼神體系”,也隨之坍塌。詩中充滿諷喻地刻寫了實用主義者的潰敗與“虛脫”的情景,也通過勾畫稻草人與“麻雀”、“牛鬼蛇神”(同樣為實用主義時代所特有)等物象的關(guān)聯(lián),反思了歷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