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紅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蘭的整形外科門診部 福建廈門 361000
在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中,手術切口與創(chuàng)面的縫合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愈合效果??p合質量差,則會留有明顯的瘢痕,損害創(chuàng)傷與整形部位的美觀度,破壞其外觀形象,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與人際交往帶來諸多困擾[1]。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后產生的瘢痕,還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美容縫合方法的改進,則是為了有效提高手術切口與創(chuàng)面的縫合質量,確保手術切口與創(chuàng)面良好愈合的同時,預防瘢痕形成[2]。本研究探討了92 例患者接受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治療期間的美容縫合方法,觀察美容縫合方法改進后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組研究對象為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92 例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患者,行分組對照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 例)。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0/26,年齡范圍為23~69 歲,平均年齡(39.12±5.19)歲。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8/28,年齡范圍為22~70 歲,平均年齡(37.48±5.29)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P >0.05)。
在對照組患者接受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的過程中,采用常規(guī)縫合方法。檢查皮下組織情況,確認良好對位后,進行縫合。在皮下縫合中,行垂直褥式縫合操作(2-0 可吸收線)。在皮內縫合中,行間斷水平褥式縫合。對合外層皮膚后,檢查縫合情況。
觀察組患者接受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中的縫合操作中,采用經過改進的美容縫合方法。檢查創(chuàng)面情況,確認傷口的面積和深度。行局部浸潤麻醉(2%利多卡因)后,進行清創(chuàng)處理,切除失活、壞死組織。清洗和消毒創(chuàng)面,將殘留異物清除。根據(jù)肌肉斷裂、組織缺損等情況,采取相應的縫合方法。在縫合淺筋膜及真皮深層的過程中,經創(chuàng)緣基底部進針。進入淺表組織后,在淺筋膜內潛行。向真皮深層持續(xù)進針,在真皮與淺筋膜之間穿出,真皮處可見凹陷。然后逆向進針,保留線結(淺筋膜深面),進而完成垂直褥式縫合。在真皮層縫合過程中,則需要使用到鈦鎳記憶合金組織吻合器(6-0)。根據(jù)縫合口張力的評估結果,明確縫合強度,選擇合適的吸收線,進行皮內逐層縫合。經真皮下方進針,在真皮和表皮之間穿出,保留線結(真皮下方)。在皮膚對合操作中,需要在修剪創(chuàng)緣的基礎上進行縫合。在皮下縫合和皮內縫合中,分別行垂直褥式縫合和間斷水平褥式縫合操作。在針距適當、松緊適宜的情況下,完成對表層的縫合(7-0帶針美容縫合線),確認對合平整,無死腔產生。
完成縫合后,行加壓包扎,加強對縫合部位的護理,保持清潔、干燥,避免受到壓迫、牽拉和刺激,確保創(chuàng)面的良好愈合。口服抗生素藥物,拆線(術后5~7d)后,在傷口部位敷上硅酮類藥物,觀察切口的愈合情況。
①切口愈合情況:治療6 個月后,根據(jù)兩組患者手術切口的愈合情況,手術切口愈合良好,瘢痕寬度<0.3mm,瘢痕組織顏色與皮膚一致,無疼痛、瘙癢感覺,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符合上述條件者,評價為甲級愈合。②心理狀態(tài):調查了解兩組患者在治療恢復期間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SAS 評分和SDS 評分進行評價,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為嚴重。
以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分析,應用(±s)和(%)進行計量和計數(shù),由t 值和χ2檢驗,P<0.05代表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滿意度對比[n(%)]
表2:兩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及其心理狀態(tài)(±s)
表2:兩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及其心理狀態(tài)(±s)
組別 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d SAS 評分 SDS 評分觀察組(n=46)13.95±2.85 39.36±2.75 38.12±2.44對照組(n=46)18.82±2.71 50.22±3.69 47.67±2.93 t 值 5.298 5.397 5.054 P 值 <0.05
縫合是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操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到手術療效。在手術縫合的過程中,則需要了解患者對于切口愈合的要求,并考慮到患者對于切口瘢痕形成的擔憂和顧慮,應該對美容縫合方法進行改進,保障手術切口良好愈合的同時,維護其外觀形象[3]。在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治療中,主要采用常規(guī)的美容縫合方法,對皮下和皮內組織逐層縫合,能夠有效對合受損皮膚。但是在縫合操作中,縫合線會對皮膚組織產生切割、壓迫的作用,容易出現(xiàn)瘀血、紅腫和感染的情況,會對切口愈合產生負面影響。直接在表層上打結固定,會導致皮下組織固定效果不佳。加上過大的表皮張力,則會形成較為寬、厚的瘢痕,損害皮膚功能,同時影響其美觀度[4]。
在美容整形方法改進過程中,需要從傳統(tǒng)縫合方法的缺陷入手,注意保護傷口,減少或避免縫線所產生的刺激,分散和減小各皮層縫合張力,確保手術切口的良好愈合,縮小切口瘢痕的寬度和厚度。在縫合操作中,分層縫合皮下淺筋膜與真皮深層,平整對合的同時,避免形成皮下組織小空腔。應用逆向縫合的方法,可以減少縫線過程產生的刺激,達到保護傷口的目的,確保傷口的良好愈合,避免產生顯著瘢痕[5]。在縫合過程中,還需要借助皮膚縫合器,在更加舒適的狀態(tài)下,完成對皮下組織的復位,進而提高真皮組織的縫合效果。美容縫合方法得到改進后,能夠加快手術切口的愈合,減小瘢痕的寬度和厚度。待術后完全恢復后,瘢痕也會完全消失,進而有效改善其美觀度?;颊叩膭?chuàng)面和切口愈合良好,同時免受瘢痕的困擾,減輕其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能夠重拾自信,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人際交往當中[6]。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在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中,應用改進的美容縫合方法后,觀察組患者的創(chuàng)面甲級愈合率為97.82%,4.35%的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95.65%的患者對于治療效果感到滿意,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為(13.95±2.85)d。而應用常規(guī)縫合方法的對照組患者,創(chuàng)面甲級愈合率和治療滿意度低于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更長。與此同時,在手術治療和術后恢復期間,對照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比觀察組患者更為嚴重。
綜上所述,改進美容縫合方法后,創(chuàng)傷和整形手術效果能夠得到顯著提升,保障患者的創(chuàng)面愈合良好,避免形成瘢痕,維護其外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