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江蘇 蘇州 215104)
郭雄偉(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1814)
某公用建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新建工程地下2層,展示廳地上1層、辦公樓地上4層+機房層。展示廳建筑高度23.48m,辦公樓建筑高度16.35m??偨ㄖ娣e9 721.02m2,其中地上3 975.07m2,地下5 746m2。展示廳、辦公樓均為框架-剪力墻結構。
本工程中,3層平面圖中展示廳夾層樓座(軸線1-2~1-4/1-J~1-G)為一定角度的傾斜板(尺寸約為20m×12m),最高部位梁板距離展示廳地面9.9m,超過了8m,需設置高大模板支架,見圖 1(a)。展示廳三層 KL22(1)軸線 1-J/1-2~1-4中梁尺寸為500×3000,施工所受集中線荷載大(已超過20kN/m),搭設高度為9.9m(已經(jīng)超過8m),需設置高大模板支架,還需單獨進行設計計算,見圖1(a)。二層平面圖中展示廳夾層樓座(軸線1-5~1-7/1-E~1-C)為一定角度的傾斜板(尺寸約為21m×15m),最高部位梁板展示廳地面8.55m,超過了8m,需設置高大模板支架,見圖1(b)。展示廳地下一層X向梁圖中,軸線1-5~1-6/1-B軸線梁尺寸為500mm×1000mm,考慮到該位置為高低跨,北側比南側高1.7m,該梁應加高,加高后梁截面尺寸為500mm×2700mm,屬于超荷載梁,需設置高大模板支架,見圖1(c)。
KL22(1)、WKL18以及3層平面圖中展示廳夾層樓座梁板(軸線1-2~1-4/1-J~1-G)、2層平面圖中夾層樓座(軸線1/1-5~1-7/1-E~1-C)均需設置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故本工程模板施工方案必須經(jīng)過專家論證。采用品茗軟件進行腳手架設計計算,計算后形成如下方案[1-2]:
(1)KL22(1)梁兩側立桿間距設置為1.2m,中間采用2根鋼管可調托座支撐,梁跨方向立桿間
圖1 高支模分布位置平面示意圖
距400mm,與梁連接方向的板立桿間距為800mm。
(2)WKL18梁兩側立桿間距為1.2m,中間采用2根鋼管可調托座支撐,梁跨方向立桿間距450mm,與梁連接方向的板立桿間距為900mm。
(3)高支模普通梁兩側立桿間距800mm,中間采用1根鋼管雙扣件支撐。
(4)板模板支架立桿間距800mm。
梁模板采用1830mm×915mm×15mm膠合面板、50mm×100mm×3000mm(4000mm)木方(內楞)現(xiàn)場拼制,圓鋼管Φ48×3.24(外楞)支撐,采用可重復利用的M14對拉螺栓進行加固。超荷載梁底采用50×100木方支撐,采用可調托座將荷載傳遞到立柱上,承重架(立柱)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鋼管尺寸為Φ48×3.24(為了防止鋼管存在壁厚誤差,計算時保守取Φ48×3.0),鋼材強度等級為Q235-A。
在進行軸線測設前,應對作為操作平臺的混凝土頂板、底板強度進行檢驗,其強度應不小于1.2MPa,確認滿足施工要求后,方可上人。軸線投測工序步驟為:測設建筑物主軸線控制線、細部放線及測放模板500mm標高控制線,隨后安裝、校正模板,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澆筑完畢,達到規(guī)定強度后拆除模板,隨后進行樓層500mm控制線測設,并以此為依據(jù)在墻柱上引測板底控制線[3]。
本工程高支模板,其中有一定角度的傾斜板,對標高控制要求比較高。先將梁進行定位鋪設,通過梁兩側拉細線,搭設板底支架。立桿下面加墊板墊實,尺寸為10cm×10cm,并做好排水措施。立桿在地下室頂板上時,本方案所涉及的結構面未施工完成時,下層支模架不允許拆除。
2.3.1 超荷載梁模板施工操作要點
在支撐上調整梁底短鋼管,預留梁底模板的厚度以及梁底木楞的厚度。當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時,梁底板要按照設計要求(全跨長度的0.3%)起拱。
梁側模上口要拉線找直,安裝牢固,以防跑模,復核檢查梁模尺寸,與相鄰模板連接固定。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因此梁寬度較大,為保證梁加固剛度,橫向采用放置Φ18鋼筋,長度與梁尺寸一致。
模板立桿全部搭設在展示廳一層樓板上,要求其混凝土強度75%后方可進行澆筑混凝土;立桿下部用墊板墊實。
立桿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接頭錯開500以上。要求滿布掃地桿、水平拉桿,應在剪刀撐部位頂部及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要求可調托座插入立桿內長度不小于150mm,托座頂距離水平桿的高度應不大于300mm。
混凝土澆筑應從中間向兩邊澆筑混凝土,每層厚度不大于400mm,對板面應嚴格控制混凝土在板上的堆高。
對超重梁下采用可調支托的立桿,應增加水平桿連接(各一跨以上),步距可以按照≤1800進行搭設,柱邊采用雙立桿,以確保安全。
2.3.2 高支模架施工要點:
(a) 嚴格控制立桿橫距 800mm、縱距800mm,步距不大于1 800mm,要求掃桿、水平桿縱橫向全部貫通,剪刀撐、斜撐加強布置,四周剪刀撐滿布,角度在45~60°。
(b)立桿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接頭錯開500mm以上。要求滿布掃地桿、水平拉桿,應在剪刀撐部位頂部及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剪刀撐如圖2所示。
混凝土澆筑前,對梁板下水平桿與立桿的扣
圖2 剪刀撐布置圖
件螺栓應用扭矩扳手(45~60N·m)進行全數(shù)檢查;梁底承重立桿采用可調托座,U型支托與楞梁兩側必須楔緊,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大于3mm,可調托座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桿,托座頂部離水平桿的高度不大于300mm,螺桿插入鋼管的長度不應小于150mm[4]。
應先澆筑柱混凝土,在混凝土柱子強度達到75%后,梁板支模架與周邊柱頂緊拉后,方可澆筑超荷載梁板混凝土。對梁高大于800mm的梁應從中間向兩邊澆筑混凝土,每層厚度≤400mm。澆筑過程中,應加強巡查巡視,設置專人對模板支撐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況,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保證現(xiàn)場施工人員的安全。
模板拆除必須待混凝土達到相應的抗壓強度,方可拆除。否則較易發(fā)生安全或工程質量事故。
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如下要求。KL22(1)、WKL18梁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抗拉強度強度要達到1.2MPa(依據(jù)對應的試塊強度而定),拆除后混凝土構件表明不應受損。底模拆除混凝土強度需達到100%,方可拆除。拆除支模架應遵循自上而下、逐步進行的原則,嚴禁隨意拆除。設有固定連接點的模板支架,固定連接點隨支模架逐層拆除,拆除桿件嚴禁拋擲。拆除時,應設有警戒區(qū)域,確保安全。
為了監(jiān)測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及支撐體系是否存在異常,在混凝土澆筑的同時應對模板支撐的立桿進行位移和沉降監(jiān)測,支撐地面穩(wěn)定性進行觀測。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止施工,經(jīng)分析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施工。
在現(xiàn)場采用水準儀及全站儀監(jiān)測混凝土澆筑時立桿的沉降及位移情況。
現(xiàn)場監(jiān)測點布置見圖(3)。
圖3 監(jiān)測點布置
檢測頻率: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采用實時監(jiān)測,監(jiān)測頻率為不超過半小時一次。檢測時間從混凝土開始澆筑到混凝土初凝為止。
變形預警值:支架垂直控制位移為10mm,支架水平控制位移為8mm,支架控制沉降為10mm[5]。
本工程為大型公用建筑,由于部分模板搭設高度超過8m、梁模板線荷載超過20KN/m,需制定高大模板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在進行高大模板施工之前進行了結構分析計算和專家論證,為方案提供有效的支撐,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要點組織施工和監(jiān)測,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