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琳
扁桃體的分類包括腭扁桃體、咽扁桃體、咽鼓管扁桃體、舌扁桃體等。其中腭扁桃體為一對位于扁桃體窩內的淋巴器官, 形狀為扁卵圓形, 被子腭舌弓遮蓋的部位為扁桃體前下部, 未被覆蓋部分由結締組織構成的扁桃體體囊包繞, 位于子腭舌弓上端。根據(jù)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 隨著工業(yè)革命以來, 扁桃體的發(fā)病率長期高居各種人體疾病前列, 發(fā)病率極高[1,2]。因此, 本研究主要從兒童扁桃體手術治療的角度對電刀凝切法與等離子刀的臨床治療效果與差異進行研究與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實施切除手術的扁桃體疾病患兒, 在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的情況下,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39例。觀察組年齡2.0~14.0歲, 平均年齡(10.4±2.8)歲。對照組年齡2.5~14.0歲, 平均年齡(10.2±2.6)歲。兩組患兒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WHO頒布的扁桃體手術治療標準者;②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者;③無其他口腔與喉部疾病者;④年齡<14歲者;⑤愿意接受低溫等離子射頻切除術和單極電刀電凝法切除術治療者。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②不接受和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極電刀電凝法切除術。觀察組采用低溫等離子射頻切除術:采用的手術器材為鼻咽鏡、Reflex55刀頭。根據(jù)患兒的臨床癥狀選用1%地卡因鼻腔表面麻醉和咽腔鼻咽部噴霧麻醉。以兩細管分別自兩鼻腔插入后鼻孔經鼻咽口腔引出牽拉軟腭, 在間接鼻咽鏡下暴露隱藏在扁桃體中的腺樣體。將輸出功率設置為5擋, 使用蘸有生理鹽水的Reflex55刀頭, 以呈散點式多次插入腺樣體, 每次治療時間約為10 s, 其中各點插入深度應小于腺樣體厚度, 各點間距>80 mm, 合計4~6點。治療后可見腺樣體體積明顯小于治療前, 表面散布有白色點, 無出血不需填塞為治療成功。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白膜脫落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時間(13.45±7.85)min短于對照組的(27.54±10.23)min, 術中出血量(8.75±9.12)ml少于對照組的(35.45±10.23)ml, 白膜脫落時間(11.60±1.45)d短于對照組的(15.52±1.50)d,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13%(2/39)低于對照組的20.51%(8/39),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白膜脫落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s, %)
表1 兩組患兒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白膜脫落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s, %)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白膜脫落時間(d)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 39 13.45±7.85a 8.75±9.12a 11.60±1.45a 5.13a對照組 39 27.54±10.23 35.45±10.23 15.52±1.50 20.51 t/χ2 6.8238 12.1665 11.7341 4.1294 P<0.05 <0.05 <0.05 <0.05
扁桃體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會處, 由于該區(qū)域內含有大量淋巴組織, 因此常常是各種細菌、真菌、病毒的聚集地帶, 同時也是經常接觸抗原引起局部免疫應答的重要部位。從臨床醫(yī)學角度考慮, 扁桃體疾病是兒童和青少年的常見病,常伴有畏寒、發(fā)熱、頭痛等癥狀。其中扁桃體疾病的發(fā)生與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fā)作有關, 常表現(xiàn)為咽部干燥、堵塞感、分泌物粘稠等。同時長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口腔衛(wèi)生不潔、免疫力低下、吸煙、飲酒等也是引起扁桃體疾病的重要因素 , 應引起重視[3,4]。
低溫等離子射頻切除術是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一次重要嘗試,它的治療原理主要在于充分發(fā)揮低溫等離子射頻能量, 通過-40℃左右的等離子低溫, 消融腺樣體病變組織, 最終達到治療和恢復咽腔正常通氣功能的效果。低溫等離子射頻切除術借用內窺鏡治療, 可以將扁桃體組織的相關病變部位放大數(shù)百倍, 在擴充手術視野的同時, 手術操作也更為簡單精準[5,6]。其主要優(yōu)勢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①低溫等離子射頻切除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 術中痛苦甚微, 僅做表面麻醉, 出血量少, 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②低溫等離子射頻切除術能有效地保護腺樣體表面黏膜, 術后不良反應輕、恢復快, 療效更理想, 且患者一般不用住院;③低溫等離子射頻切除術手術視野暴露好, 手術操作空間顯著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手術, 避免了咽鼓管咽口、咽壁或軟腭損傷以及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 與單極電刀電凝法切除術相比優(yōu)勢更為顯著, 是一種患者易接受的治療方法[7-9]。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手術時間(13.45±7.85)min短于對照組的(27.54±10.23)min, 術中出血量(8.75±9.12)ml少于對照組的(35.45±10.23)ml, 白膜脫落時間(11.60±1.45)d短于對照組的(15.52±1.50)d,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13%(2/39)低于對照組的20.51%(8/39),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低溫等離子射頻切除術的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采用單極電刀電凝法切除術治療的對照組。
綜上所述, 在兒童扁桃體手術治療中, 低溫等離子射頻切除術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單極電刀電凝法切除術, 臨床應用價值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