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清
深藍(lán)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xiàng)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rèn)識他時(shí),也不過十多歲,離現(xiàn)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shí)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被偷去。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里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年;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jié)以及收租時(shí)候來給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yàn)槲以缏牭介c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同年紀(jì),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弶捉小鳥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不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地去看。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xiàng)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心愿,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shí)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shí)候不知道談些什么,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后,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這不
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shí),我遠(yuǎn)遠(yuǎn)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lán)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現(xiàn)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nèi)绽锏胶_厯熵悮と?,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shí)并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么一件東西——便是現(xiàn)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它不咬人嗎?”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xiǎn)的經(jīng)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售罷了。
“我們沙地里,潮汛要來的時(shí)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shí),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需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但終于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后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少年閏土》節(jié)選自魯迅1921年寫的短篇小說《故鄉(xiāng)》,是《故鄉(xiāng)》中對童年生活的一段回憶。
這篇文章最大的亮點(diǎn),是開頭的這段景物描寫:“深藍(lán)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這是一段極其自然的寫景片段,用極簡約的語言描繪出一幅極美的畫面,其間沒有一個生僻字,沒有一個華麗的詞語,所用都是我們平時(shí)很熟悉的字詞,但是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極為生動的、能沁入心田的美麗圖景。讀到此,仿佛句中所描繪的一切生動地浮現(xiàn)于我們的眼前,讓我們仿佛聞到海邊清涼的清新的微風(fēng),仿佛抬眼望見寧靜的夜空中金黃、皎潔的月亮。這個畫面在整篇小說《故鄉(xiāng)》中也是最美的部分,在《故鄉(xiāng)》的原文中,這一段景物描寫的前面是有這一句的:“這時(shí)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lán)的天空中……”我覺得文章在節(jié)選的時(shí)候,不應(yīng)該將這一句去掉?!吧癞惖膱D畫”, 這是魯迅先生在作品中對這一段景物描寫以及對自己記憶中的這一段童年生活的評定。
在魯迅先生的多篇作品中都有很美的景物描寫,我們最熟悉的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里面都有非常美的讀來動人動心的描寫景物的段落,但我覺得最具有沖擊力的還是這一段:“深藍(lán)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魯迅先生對自己腦海中的這個片斷一定也是非常珍愛,因此他在《故鄉(xiāng)》的結(jié)尾再一次向我們呈現(xiàn)了這個圖景:“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lán)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逼鋵?shí)這個畫面并不是實(shí)景,它并不是魯迅先生去鄉(xiāng)下看到過的圖景,只是先生心中美好的想象,也是先生心中美好的愿景,它是那么的寧靜、美麗、安然,不染塵囂,帶著人生的向往,帶著人生的希望,所以先生用它來給《故鄉(xiāng)》做了結(jié)尾。
從寫作的角度看,這段文字中遣詞造句的絕妙的文學(xué)意蘊(yùn)值得我們細(xì)細(xì)品味,在短短的三句話中用了三個表達(dá)顏色的詞語:深藍(lán)、金黃、碧綠,而這三個顏色都是我們心中美麗的顏色。深藍(lán)帶出寧靜的心情,金黃則讓我們感到快樂和美好,碧綠則是最具有大自然韻味的色彩。在空間上則寫到了天空、海邊、沙地和一望無際,給我們的感覺是遼闊、純凈、安然。這一段短短的文字,其實(shí)是寫出了許多人心中所向往的一個自然美好的空間,讀來怦然心動,期待自己能夠置身其中。
文中隨后對少年閏土的鮮活生動的描寫“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也增強(qiáng)了這段文字的感染力,使畫面由靜及動,更具鮮明生動的效果。
本文另一個值得品味的是細(xì)節(jié)描寫。這篇文章讓我們讀完之后,覺得人物和內(nèi)容都很豐富,仿佛看到了很多東西,既有鄉(xiāng)下生活又有城里的日常,但其實(shí)它的篇幅才1000余字,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之所以讓我們感到內(nèi)容豐厚,是因?yàn)樗锩鎸懗隽撕芏嗟募?xì)節(jié):有少年閏土的外貌和性格描寫,有講述捕鳥,有盼望下雪,有刺猬,有猹……需要我們閱讀的時(shí)候細(xì)心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