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占玲
【摘要】對高中數學教學工作而言,數學解題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為培養(yǎng)高中生的解題能力、提升教學效率,為此,數學教師在講解習題時要把相關解題思路及解題技巧傳授給大家。從當前的數學課堂實際情況出發(fā),對一系列科學合理的解題思路進行幾點簡析。
【關鍵詞】高中 數學 解題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84-01
數學是高中學習階段中的基礎課程,對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動手能力和思維水平價值重大。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高中教育也在不斷得到完善,教學觀念亟待改進,教學方法亟待變革。而要想達到構建高中數學高效教學的目的,是離不開解題思路的多元化的。高中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及數學課程的內容優(yōu)化選擇。借此,文章將通過分析解題思路展開幾點淺析。
一、強化學生審題訓練
在解題過程中,我們都知道審題是解決問題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所謂審題,就是了解題意,理清楚問題中所給的條件以及要達到的目的。正確的審題是提高解題速度和解題準確率的關鍵。在解題前對條件和結論進行全面認識,對與條件和問題有關的全部情況等合理分析、研究,從而才能準確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詞與量(比如“至少”、α>0、自變量的取值范圍等),再把隱含的條件挖掘出來,了解題目的本質,從而才能更加迅速地找出解題的方向,快捷、準確地解決問題。在實踐中,要經常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嘗試,當遇到問題時學生自然會習慣從多個角度去考慮,積極尋求新途徑、新方法,自然而然,他們的解題思路就會越來越開闊。因此,要靈活運用多種解題思路,發(fā)現問題的本質,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提升數學的解題效率。
二、及時將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數學是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的一門學科,高中數學知識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及時突破數學難點,構建有效的數學模型,把學習問題及時加以歸納總結,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在學習新知識時,及時把數學問題進行有效分類,更便于針對不同數學問題構建不同的數學模型。如此一來,學生的自學能力肯定能夠得到很大提升。比如,比較常見的數學知識模型可分成排列組合類型、路程類型、增長率類型以及概率類型、合力類型等幾大類,在將相應應用題分類的基礎上,快速準確地構建數學模型,提高學生的正確解題效率。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解題策略,讓他們免于受到傳統思維模式的限制,找到更多樣化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方式,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三、數學題中陷阱式問題與解決
陷阱問題的設計在解題中容易成為失分的原因。比如,一道很簡單的題目,“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將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小三角形,每個小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180°÷2=90°,正確嗎?”有的學生回答正確,但是,忘記了三角形的內角和與三角形的大小無關這一道理。因此,在解題時一定要對題目中的條件、問題以及出題意圖等重要信息仔細琢磨研讀,把其中的關鍵字、詞、句等找出來,多想一些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盡量避免掉進出題人設計的陷阱中。教師也應組織學生對這些錯例進行分析研究,加深學生對多種陷阱式問題的正確理解,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運用能力,幫助他們廣開拓、巧思考、深解題,從而提高解題效率。
四、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
高中數學中的函數是初中函數的延伸,是對初中函數知識的深入和拓展。眾所周知,函數問題是考察學生對問題的自我理解程度以及知識的應用能力,單一死板的課本知識是很難滿足函數多變的題型,數學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使學生突破已有的解題思路,開發(fā)新的方法解答。例如,集合A={x|-2≤x≤3},B={x|x4},求集合A與集合B的交集。學生可借助數軸畫出集合A與集合B的定義域,再將數軸上有重合的地方加以綜合,直接得出答案。通過多種方法測試,培養(yǎng)學生函數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延展,從而應用于多種題型,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充分發(fā)揮出多元化解題思路的優(yōu)勢,進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函數,為今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數學作為高中學科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我們學習的重點。高中數學解題思路多種多樣,究其原因,由于數學問題較靈活,需從多個角度出發(fā),發(fā)散思維,尋找多種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再根據自己的數學基礎知識和解題經驗,多角度去審題,理解清楚題意后再找到適合的解題方法,從而準確解題,提高解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成偉.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J].學周刊,2015(24):187.
[2]馬文杰,羅增儒.高中生解答數學選擇題的常用方法和猜測性問題的實證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