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迎君
從寫作教學要求看,如果內容充實,語言流暢,又能洋溢作者積極而豐富的情感,那一定能成為一篇佳作。目前學生作文往往內容貧乏,語言無味,究其原因是缺乏材料。為此,寫作教學中注意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豐富的情感,即運用情感教育促進寫作教學——教會學生用情感寫作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中學生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分辨能力較弱,面對各種思潮,往往隨心所欲,不能擇善從之,因而思想教育是作文情感教育的一塊重要內容。春秋時的儒家代表孔子曾主張對“博學于文”者“約之以禮”,之后的孟子、荀子、韓愈也都提倡并實施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的統(tǒng)一?,F(xiàn)行《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由此可見,對于我們教師,平常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素材,如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廣泛的生活素材中認真思考,琢磨這些素材中所蘊含的一定意義:或給人以啟迪、幫助,使人受教育;或教人懂得一個道理,學到知識;或體現(xiàn)人民智慧等,讓學生明辨是非,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感。
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葉圣陶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活潑潑地晝夜不息?!边@些名言無不告訴我們,一切創(chuàng)作都離不開生活。作文教學的藝術已不在于知識的傳遞,而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情感,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然地寫作,從而達到“陶冶學生心靈的要義”。由此,教師可以用社會熱點來點燃這一情感,并培植它健康生長。針對當今的一些社會熱點、焦點,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如:中美貿易戰(zhàn)、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成就、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等。對于“中美貿易戰(zhàn)”,有的學生說,美方不顧中方的堅決反對和嚴正交涉,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相關規(guī)則,侵犯了中國的合法權益……學生暢所欲言后,我稍加歸納,然后布置了一個微評論《小眼看〈中美貿易戰(zhàn)〉》。由于情在筆先,學生寫作得心應手,于是覺得寫作并不可怕,而是一種真情的流露,一種享受,一種樂趣。由此而來,學生的寫作熱情被激發(fā)和調動起來了。
楊朔說,意境就是使人動情之事,意境就是作者情感的流向。因此,學生在作文時,拿到作文題目,遇到無法選材立意,無從落筆這種情況,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些相關的意境,并進行繪聲繪色的渲染,讓學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引發(fā)聯(lián)想,進入角色,激發(fā)自己潛在的情感,掀起情感的波瀾,牽引學生從“有我之境“進入到”無我之境“的藝術境界。如在布置學生作文《十年后的我》時,我先給學生設立了一個個場景:十年后,假如你回鄉(xiāng)探親,家鄉(xiāng)變化會使你耳目一新;假如你重返母校,同學聚會將使你熠熠生輝;假如你遨游太空,廣闊宇宙將由你去描繪……情動才能心動,心動才能思發(fā),一定的意境,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再由此情感進入特定的寫作境界,從而形成特定的寫作氛圍,學生觸景生情,架起想象空間,作文自然就寫得情真意切。
總之,進行寫作教學,如能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高尚情感,緊扣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情感,創(chuàng)設寫作意境,激發(fā)潛在情感,必將提升學生作文層次,從而從源頭激活寫作教學,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