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云 龍江蘭 周沁陽
摘要:目的 對山豆根鮮切曬干品中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進行含量測定,探討山豆根鮮切干燥加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中國藥典》山豆根項下HPLC法測定含量。色譜柱:氨基柱(4.6×250 mm,5 μm);流動相:乙腈-異丙醇-3%磷酸溶液(80:5:15);流速:1.0 mL·min-1,檢測波長:210 nm,柱溫:32℃。結果 按干燥品計,山豆根鮮切2 mm烘干、鮮切2 mm曬干、鮮切5 mm曬干以及鮮品整根曬干4個組的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含量分別為0.037%和2.263%、0.025%和1.565%、0.031%和2.075、0.042%和2.227%。結論 山豆根鮮切曬干品中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含量存在差異,鮮切5 mm曬干品中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含量較高,可用于鮮山豆根的干燥加工。
關鍵詞:山豆根;鮮切曬干;苦參堿;氧化苦參堿;高效液相色譜法
中圖分類號:R927.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7-0063-03
《中國藥典》2015版收載的山豆根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莖。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于火毒蘊結、乳蛾喉痹、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和口舌生瘡等癥。為“解咽喉腫痛第一要藥”[1]。隨著山豆根臨床應用的不斷拓展,其質(zhì)量評價研究等不斷受到重視。
山豆根是廣西和云南的道地藥材,最早的本草文獻記載“出廣南?!鄙蕉垢械目鄥A(Matrine,Mat)和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Omt)是其藥效物質(zhì)基礎 [2]?!吨袊幍洹?015版規(guī)定,山豆根藥材按干燥品計,含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的總量不得少于0.70%,飲片含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的總量不得少于0.60% [3]。
《中國藥典》2015版規(guī)定,山豆根采挖后,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得干藥材;飲片加工采用干藥材除去殘莖及雜質(zhì),浸泡,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簡稱藥典法)。對山豆根干藥材及干藥材水潤加工飲片中苦參堿及氧化苦參堿的含量測定結果,苦參堿含量干藥材>干藥材水潤加工飲片,氧化苦參堿含量干藥材>干藥材水潤加工飲片[4]。藥典法炮制可能使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含量降低。《中國藥典》未規(guī)定采用鮮山豆根直接進行切制干燥的加工方法。
結合文獻和前期工作,筆者嘗試對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3年生鮮山豆根直接進行切制干燥,并對4種干燥加工品的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進行含量測定,探討鮮山豆根直接切制干燥加工方法對其主要生物堿中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的影響,為鮮山豆根的干燥加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儀器與材料
1.1 儀器 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譜儀;PL402-L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BGZ-146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研磨機(A11 basic 廣州儀科實驗室技術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DZKW型 永光明醫(yī)療儀器廠);超聲儀(KQ-350東莞市科橋超聲波設備有限公司)。
1.2 材料 苦參堿(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805-201709)、氧化苦參堿(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8-201508);甲醇(AR,批號:20171219,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磷酸(分析級,有效期:2020/10/31,默克股份兩合公司)、乙腈(色譜純,有效期:2020/08/31,默克股份兩合公司)、三氯甲烷(AR,批號:160613,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氨水(AR,批號:2015-1-06,天津市風船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異丙醇(AR,批號:20180415,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為超純水;實驗用3年生鮮山豆根4種不同干燥加工品編號及樣品依次為,1號樣:山豆根藥材鮮切2 mm烘干;2號樣:山豆根藥材鮮切2 mm曬干;3號樣:山豆根藥材鮮切5 mm曬干;4號樣:山豆根藥材鮮品整根曬干。藥材樣品均來源于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經(jīng)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標本館劉恩德教授鑒定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莖。
2 方法與結果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氨基柱(4.6×250 mm,5μm);流動相:乙腈-異丙醇-3%磷酸溶液(80:5:15);流速:1.0 mL·min-1,檢測波長:210 nm,柱溫:32℃。
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苦參堿、氧化苦參堿對照品各適量,加流動相制成每l mL含苦參堿18.76 μg,氧化苦參堿147.17 μg的混合溶液。
2.3 供試品干燥加工及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2.3.1 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的制備 1號樣:現(xiàn)采鮮山豆根藥材,快速水沖洗并快速晾干表面水分,橫切片厚2 mm,50℃,24h烘干,粉碎,過4號篩,備用;2號樣:現(xiàn)采鮮山豆根藥材,快速水沖洗并快速晾干表面水分,橫切片厚2 mm,曬干,粉碎,過4號篩,備用;3號樣:鮮山豆根藥材,快速水沖洗并快速晾干表面水分,橫切片厚5 mm,曬干,粉碎,過4號篩,備用;4號樣:鮮山豆根藥材,快速水沖洗并快速晾干表面水分,整根曬干,粉碎,過4號篩,備用。 2號樣、3號樣和4號樣均于每天晴朗天氣的上午9:00統(tǒng)一放于室外曬場晾曬,下午5:00統(tǒng)一收回。
2.3.2 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取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粉碎,各取適量,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三氯甲烷-甲醇-濃氨試液(40:10:1)混合溶液50 mL,密塞,稱定重量,放置30 min,超聲處理30 min,再稱定重量,用三氯甲烷-甲醇-氨水(40:10:1)混合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分別精密吸取續(xù)濾液10 mL于蒸發(fā)皿內(nèi),置水浴鍋上至干,殘渣加甲醇適量使溶解,轉移至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備用。
2.4 鮮山豆根3種鮮切干燥加工品的性狀 鮮切2 mm烘干、鮮切2 mm曬干以及鮮切5 mm曬干鮮品均呈呈不規(guī)則的類圓形厚片,外表皮棕色至棕褐色,切面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黃色。有豆腥氣,味極苦。外觀性狀與藥典法所得切片基本一致。
2.5 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的干燥失重測定 分別平行取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的粉末各2份適量,平鋪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稱量瓶中,精密稱定,開啟瓶蓋在100-105℃干燥5 h,將瓶蓋蓋好,移置干燥器中,放冷30 min,精密稱定,再在上述溫度干燥1 h,放冷,稱重,至連續(xù)兩次稱重的差異不超過5 mg為止。根據(jù)減失的重量,分別計算每份供試品中干燥失重量(%),結果見表1。
2.6 樣品含量測定 分別取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粉末(過4號篩),按“2.3.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的色譜條件進樣測定,分別計算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中Mat和Omt的含量,結果見表2。鮮山豆根干燥加工品第3-2供試品溶液的HPLC色譜圖見圖1。
由表2可知,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Mat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鮮品整根曬干>鮮切2 mm烘干>鮮切5 mm曬干>鮮切2 mm曬干;Omt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鮮切2 mm烘干>鮮品整根曬干>鮮切5 mm曬干>鮮切2 mm曬干;Mat和Omt總堿由高到低依次為鮮切2 mm烘干>鮮品整根曬干>鮮切5 mm曬干>鮮切2 mm曬干,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的Mat、Omt含量以及二者總堿有顯著差異。
3 討論
山豆根臨床使用廣泛。其主要活性成分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是其主要藥效物質(zhì)基礎。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簡便可行、經(jīng)濟有效的干燥加工炮制,有效保存主要活性成分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提供安全有效的山豆根中藥飲片,是山豆根干燥加工應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之一。
基于本次鮮山豆根4種干燥加工品中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的含量測定結果,雖然鮮山豆根整根曬干的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總堿最高,但其還需進一步加工為飲片才能使用,加工有可能使總堿含量再進一步下降,還會增加加工成本。
鮮切2 mm烘干與鮮切5 mm曬干的總堿含量較為接近,鮮切5 mm的總堿較為接近整根曬干的總堿含量,切制加工成本低于鮮切2 mm烘干和曬干,較為可行;鮮切2 mm烘干與鮮品整根曬干的總堿含量較為接近,但烘干成本和切制成本較高?;谝陨蠈嶒灲Y果,從保證療效、節(jié)約成本、節(jié)省勞力、易于識別、提升商品形象以及樹立道地藥材產(chǎn)區(qū)標志等方面綜合考慮,筆者認為采用鮮山豆根鮮切5 mm曬干的干燥加工方法不失為簡便易行和經(jīng)濟有效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1]黃宮繡,本草求真[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8,339.
[2]丁佩蘭.山豆根和苦參化學成分的比較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4:187.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26.
[4]江海燕,莫緩恒.山豆根酒制品中苦參堿含量比較[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1997,16(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