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舒冰,劉 靜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一種常見的合并癥,將會對自身及胎兒的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若未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對母嬰產(chǎn)生較大危害[1]。該類患者多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焦慮心理,因此為確保母嬰平安,緩解其不良情緒,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護理[2]。目前臨床中使用基于微信平臺的心理護理模式,能夠獲得顯著的緩解效果[3]?,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9例,年齡24~33(28.5±4.9)歲;觀察組49例,年齡25~33(28.9±5.1)歲。
1.2 納入標準①依據(jù)國際糖尿病與妊娠研究組推薦的診斷標準[4],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標準,并且確診時間超過1周;②未患有其他心腦血管疾病;③均能夠自如運用微信平臺。
1.3 排除標準①無法配合完成實驗;②患有其他嚴重的慢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虎鄞嬖趪乐氐奶悄虿〖易迨?。家屬在了解相應的治療與護理方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4 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例如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健康宣導,并指導其簡單的自我監(jiān)測方式。觀察組予以基于微信平臺的護理干預:①由護師聯(lián)合產(chǎn)科醫(yī)師、營養(yǎng)師、心理咨詢師與專職人員各1名組成微信平臺護理干預小組,并由護士長對所有小組成員進行綜合培訓,提升整體護理能力,并使其具備實施干預資質(zhì)。微信平臺護理干預小組,將所有的患者納入微信群中,設置群名。制定相應的微信群事項,并發(fā)布于群公告中。②專職人員將相關的疾病知識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確定無誤后將其推送至微信群中。③每晚固定時間對患者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同時鼓勵群成員進行有效的交流與討論,以便對護理經(jīng)驗進行分享。④小組中的專職人員對患者的反饋意見與建議進行完整的收集與整理,并記錄1周內(nèi)未進行互動的患者,明確其實際情況,之后依據(jù)其出院前所留的聯(lián)系方式進行實地走訪。⑤除上述內(nèi)容外,小組成員在群中為患者推送飲食方案,例如控制鈉鹽與糖類的攝入,指導食用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以確保自身與胎兒的營養(yǎng)需求。
1.5 觀察指標①護理前及護理4個月后的焦慮各維度評分:運用妊娠相關焦慮量表[5]進行評價,包括關注自我、擔心胎兒健康與害怕分娩等維度,每個維度采用4級評分法,取各維度總和,若分數(shù)超過24分,則說明存在妊娠相關焦慮;若低于24分則不存在。②護理4個月后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變化水平。③遵醫(yī)依從性評價標準:完全依從:患者能夠完全按照護理人員推送的內(nèi)容進行自我護理;部分依從:患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護理人員推送的內(nèi)容進行自我護理;未依從:患者無法按照護理人員推送的內(nèi)容進行自我護理。④護理滿意度:運用科室自制的量表進行評價,包括完全滿意、一般滿意與不滿意。
2.1 兩組護理前及護理4個月后的焦慮評分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各維度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4個月后,觀察組的各焦慮各維度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變化水平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無差異(P>0.05),護理4個月后,觀察組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及護理4個月后的焦慮各維度評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4個月后的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變化水平比較 分
續(xù)表
組 別FPG/(mmol·L-1)2hPG/(mmol·L-1)GHbA1c/%護理前護理4個月后護理前護理4個月后護理前護理4個月后t0.07718.9870.23223.3300.07014.706P0.9390.0000.8170.0410.9440.000
注: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GHbAIc:糖化血紅蛋白。
2.3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3.237,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比較(n=49) 例(%)
2.4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3.239,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n=49) 例(%)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妊娠期合并癥,將會對胎兒與患者自身健康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并且會使其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焦慮心理,為此需要對患者予以良好的護理。以往的常規(guī)護理雖然能夠使患者明確一定的自我檢測方式,但由于缺少醫(yī)學知識,仍然無法獲得明確的檢測效果,無法對其予以針對性的治療[6],為此需要對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進行不斷地改變。
伴隨著護理模式與技術的不斷改變發(fā)展,目前護理人員主要使用基于微信平臺的心理護理對患者予以護理,主要包括在微信群中向患者推送疾病、護理知識,并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與互動,仔細解答患者的疑問,使其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有效緩解其不良心理情緒[7]。在微信平臺中,護理人員可向患者進行內(nèi)容豐富的知識推送,改變患者以往的錯誤認知,使其進行正確的自我護理;同時與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相比,群成員可進行自由的交流與互動,彌補傳統(tǒng)的不足[8]。依據(jù)實驗結果可知,患者的焦慮各維度評分顯著降低,并且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接近正常值,同時滿意度與治療依從性顯著提升,主要原因包括如下方面:①護理人員在微信群中及時推送消息,使所有的患者均能明確自身的病情,并且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避免患者過度擔心,從而緩解其心理焦慮;②護理人員通過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相應的家庭護理措施,有效地使患者接受,同時獲得家屬的配合,對患者進行良好的監(jiān)督,因而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③對于未能及時參與討論的患者,護理人員進行實地走訪,及時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較大程度上使自身的隱私得到有效的保護,體現(xiàn)對患者的尊重,因而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基于微信平臺的心理護理能夠有效地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慮水平,并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作為緩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慮心理情緒的首選護理模式。但護理人員仍然需要加強對此種護理模式的研究,并且需要加強小組其他成員之間的交流、溝通,為患者提供效果更佳的護理服務與醫(yī)學知識,進一步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