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穎
(四川省涼山州會理縣人民醫(yī)院,四川 會理 615100)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也逐漸發(fā)生改變,高脂、高糖分食物的攝入量不斷增加,糖尿病和冠心病呈高發(fā)態(tài)勢,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健康[1,2]。冠心病作為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誘發(fā)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脅極大。據報道,與其他類疾病的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冠心病的概率要多3倍,死亡率約為5 倍。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膽固醇水平較高,很容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這兩種疾病成為合并疾病,相互影響,從而使得患者病情加重,血糖進一步升高,預后很差,死亡率極高。他汀類藥物具有逆轉動脈硬化斑塊、增加心肌灌注等諸多功效[3,4],目前,被廣泛運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和預防上,能夠有效緩解病情,降低心血管不良反應。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該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分組治療對比的方式,對他汀類藥物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效果進行研究探討?,F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樣本均為入住本院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抽取樣本100 例。年齡最大為81 歲,最小為38 歲,男女樣本分別為56 例和44 例。所有樣本的入院時間均在2018 年3 月至2018 年12 月。糖尿病病程最短者為2 年,最長者為16 年;冠心病病程最短者為1.5 年,最長為7 年。采用隨機的方式將樣本分為兩個小組,每組樣本50 例。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個組。樣本的選取標準為:①經冠脈造影檢查確診至少一條冠狀動脈的直徑狹窄達到50%以上,并且患者此前沒有服用過他汀類藥物控制血脂;②無肝腎等重大器官疾??;③無心衰、心肌病等心臟方面的疾病;④自愿參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方法,包括藥療和食療兩個方面。藥療主要采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規(guī)治療;食療主要對樣本進行飲食指導,合理安排和控制飲食。
(2)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服用方法:口服,一日1 次,每次10 mg。28d 為1 個療程,連續(xù)服用2 個療程。
分別在樣本治療前后進行血糖和血脂水平的測量并記錄。對心血管的不良反應進行統(tǒng)計。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上述獲得的數據進行處理。分別用χ2和t 對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進行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樣本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有著明顯的變化,與對照組樣本相比,研究組樣本的FPG、TC、TG、LDL-C 明顯降低,HDL-C 明顯升高。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血脂比較
在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方面,對照組為12 %,研究組為4 %。兩組具體情況為:冠心病復發(fā)4 例和1例,死亡2 例和1 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5]。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病因。無冠心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發(fā)生主要冠狀動脈事件的危險程度與冠心病患者等同,其在10 年內初次發(fā)生心肌梗死的危險>20%,等同于患過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10 年內再發(fā)心肌梗死的危險,具有心肌梗死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未來再發(fā)心肌梗死的危險超過40%。始于20 世紀40 年代晚期的Framingham Heart Study 是心血管流行病學研究方面的首個長期研究,旨在探尋促進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危險因素。在Framingham 隊列研究中,美國糖尿病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分別是非糖尿病男性和女性的2 倍和3 倍。此外,T2DM也與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相關。在糖尿病患者中75% - 85 %存在高血壓,70 % - 80 %存在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60 % - 70 %合并肥胖。因此,美國心臟病協會(AHA)聲明“糖尿病是一種心血管疾病”。而且,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減弱冠心病的缺血癥狀,以無癥狀性心肌缺血以及無痛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后果最為嚴重,導致延誤疾病發(fā)現,使預后更差。
近年來,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給我國的公共衛(wèi)生系統(tǒng)帶來沉重的壓力,成為我國居民的一大健康殺手,致死率高居各類疾病死亡的前列[6,7]。糖尿病往往合并冠心病,其發(fā)病機理為: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脂質代謝受到干擾而發(fā)生代謝紊亂,出現高脂血癥狀,從而引起冠狀動脈硬化,形成的米粒狀斑塊堵塞血管,導致冠心病的發(fā)生。而該病的患者由于微血管發(fā)生病變而出現炎癥反應或者損傷。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血管受到的損害日益嚴重,加重了冠心病的病情。在臨床治療上,主要是調控血糖和血脂的水平,減少其對血管的損害,阻礙血管內斑塊的形成,達到預防心血管不良反應的目的。
他汀類藥物是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其主要功能有:首先,具有降脂作用[8,9]。該藥能夠抑制HMG-CoA,從而阻斷膽固醇的合成,促進LDL-C的分解,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其次,具有阻礙血栓形成的作用。通過抗炎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減輕患者單核細胞在內皮中的黏附力,降低血管平滑肌及巨噬細胞的活性,使得斑塊內脂核逐漸收縮;最后,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通過藥物的影響,使得內皮的正常功能無法發(fā)揮,降低膽固醇,緩解動脈血管的痙攣,舒張血管,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效控制病情進展,防范心血管不良發(fā)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0]。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他汀類藥物進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療對于病情的控制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夠有效控制血脂,阻礙病情的進展,防范心血管不良反應。建議在臨床上進行大力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