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玉
【摘 要】《紅樓夢》,這部在中國古典名著之首,代表著中國浪漫主義小說鼎盛時期的巨著,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的故事作為小說情節(jié)的延展,以賈府為中心展開了一段對凄美愛情故事的悲嘆以及對腐朽封建社會的辛辣嘲諷。在白紙黑字的綿綿傾訴中,一個高潔、靈動,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家公子形象躍然紙上。從此,在世態(tài)炎涼,封建刻板的黑暗世界中多了一抹光亮,多了一份渺小卻又閃爍著堅定光芒的燭焰。
【關(guān)鍵詞】《紅樓夢》;人性角度;賈寶玉;形象探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4-0204-02
幾百年前,在榮國公府[1],一位天上通靈神玉轉(zhuǎn)世的小公子降生,成為榮國公府嫡孫,化名寶玉。隨著時間的流逝,年幼的嬰孩成長為頭戴束發(fā)嵌玉紫金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目如畫、情若秋波、顧盼生笑的俊俏公子哥。然天命有常,時時生變,本該隨遇而安過一生的男子,在這黑暗的年代,又有誰能夠平安生存。于是乎,在清王朝封建背景之下,在眾多鶯鶯燕燕喧擾之中,在家族蕓蕓眾生勾心斗角之中,在愛與恨的綿延糾纏中,最后只能化為佛祖手下菩提子,淡然脫出喧鬧人世間,歸隱佛門。本文將在對《紅樓夢》的賞析中,從人性化視角對賈寶玉進(jìn)行形象分析。
一、幼年埋下的自由萌芽
在第二回時,萬人皆說寶玉聰慧異常來歷不小,因而乃祖母便先愛如珍寶。那年周歲時,政老爹便要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shù),與他抓取。誰知他一概不取[2],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huán)抓來。政老爹便大怒了,說:“將來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悅。獨那史老太君還是命根一樣。從寶玉出生之際,他的抓周——女兒家的脂粉釵,與尋常男子抓周所指的書本筆桿,刀槍劍戟不同,寶玉的選擇為他日后的柔情,自由埋下伏筆,注定了他要走上一條充滿坎坷的反封建,追求浪漫主義的道路。
二、青少年時期的人格綻放
(一)自由主義萌芽的蘇醒。在前幾回中,寶玉便表達(dá)了他對女兒的獨特情愫?!芭畠菏撬龅墓侨?,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3],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痹谀莻€女子地位低下,要遵守三從四德、相夫教子、裹腳等陋習(xí)束縛的情境下,寶玉這一番肺腑之言無疑是對封建迷信思想的猛烈沖擊。他不避諱主仆有別,對待丫鬟小廝如親人一般溫柔呵護(hù),關(guān)懷備至。在賈母房中休憩時,也與黛玉坐得很是親密,在聽聞黛玉沒有一塊像自己那樣的通靈寶玉之后,怒摔其玉,只為了與黛玉能有公平相同之處。他以實際行動顛覆了封建社會的男女觀點。
(二)男女平等的甜蜜愛戀。寶玉最叛逆但也最可愛的地方便是他的女子觀念[4],他男女平等的進(jìn)步意識,是他典型形象的所在之處。寶玉對于女子的愛近乎于崇拜、尊重、同情。何其芳這樣評價賈寶玉,賈寶玉這個叛逆者的叛逆性不僅表現(xiàn)在他對于科舉、八股文、做官等一系列的封建制度的不滿和反對,而且特別突出地表現(xiàn)。在他對于少女們的愛悅、同情、尊重和一往情深,也即是對于封建禮教和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的觀念的大膽的違背上。寶玉的愛情應(yīng)該是對廣大不幸女性的同情,對身懷有鴻鵠之志、冰清玉潔女子的癡迷,對兩情相悅的愛情的憧憬,對父母之言媒妁之約的鄙棄。他與黛玉在相遇之際的眉目傳情,在熟識之后的情感糾葛,對黛玉的順依順從,都是對古代陋習(xí)的沖擊與反駁,對幸福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三)寶玉的叛逆思想。從小錦衣玉食,華服披身[5],在蜜糖罐子里長大的孩子應(yīng)該乖巧,聽從父母之言,安靜地在家中學(xué)習(xí)四書五經(jīng),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或者披上戰(zhàn)甲,奔赴戰(zhàn)場,殺敵立功。而賈寶玉不同,他雖然出身不凡,聰明靈秀,但作為榮國公府的第一繼承人,他卻擁有者深入到骨子里的叛逆。
究其叛逆性格的原因,根本有二。其一,自從抓周抓到女孩子用的脂粉釵之后,他便不得賈父的喜愛,賈父對他深惡痛絕[6],認(rèn)為他無所成就,與女孩子一般矯情,所以賈父并沒有承擔(dān)起父親的責(zé)任,在對他的教育方面多有疏忽,唯一讓賈寶玉感覺到的就是這個以男子為尊貴的封建社會是如此黑暗與險惡,那些男子的所做所為,與寶玉的初心格格不入。況且由于賈父對兒子的冷漠,寶玉過早地接觸了官場的黑暗,人心的貪婪,這讓他及其鄙視,所以便對這些世俗避如猛虎,變成逐漸反對外界的叛逆性格。
其二,因為寶玉不得賈父的疼愛,私塾也很少上過,與同齡男孩子接觸的機(jī)會也很少,家里的伯伯叔父等長輩也因為賈父的不疼愛對寶玉置之不理。因此,陪伴寶玉長大的除了對他疼愛至極的老太君之外,只有深入簡出,學(xué)習(xí)女紅的姐姐妹妹以及伺候在身邊的丫鬟奶娘。這些人在偌大的賈府中,很少接觸外界的是是非非,因此沒有過多地沾染外界的市儈之氣,每個人都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他們的純真善良,自由不羈,生性純良的個性在對寶玉的照顧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再加上丫鬟奶娘她們地位低下,在陪伴賈寶玉成長的過程中,也帶來了很多不幸,這些悲慘經(jīng)歷也深深地刺激到了年幼的寶玉,她們的經(jīng)歷和純真雙面影響著在蜜罐中長大的寶玉,越發(fā)激發(fā)他骨子中的叛逆與斗爭,讓他鼓起勇氣,與這黑暗殘破的制度搏斗。
(四)處事不驚,不理俗世,不謀仕途。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家族了倫理觀念深深地在歷史土壤中,百年興衰大族,更是以其傳承為根本。論語中的“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也是對君子的要求。宗族理念應(yīng)該深深地印在每一個大族子女的心中。馮爾康在《18世紀(jì)以來中國家族的現(xiàn)代轉(zhuǎn)向》中說:“家族是古代社會的基礎(chǔ),實系國家的縮影,原來是家國一體,后來分離,家族仍然起著基礎(chǔ)性社會單元的作用;家族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主體——儒家思想的集中提現(xiàn),或者說是核心部分。”[7]
但是賈寶玉不同,從小因為父親的冷漠,沒有接觸過家族事務(wù),沒有涉足官場的爾虞我詐,沒有意識到,天子發(fā)怒,浮尸千里的血腥慘狀,沒有認(rèn)識到家族的興衰對于一個人發(fā)展的重大影響作用,在第三十回中,賈寶玉明確表達(dá)了對皇權(quán)的蔑視。五倫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個人與家族的關(guān)系系為一體,但是賈寶玉自幼的叛逆性格并沒有讓他把自己的命運與家族的興衰連接到一起。從另一方面來說,一個從小被長輩溺愛長大的孩子沒有這個意識,也沒有這個必要去理會家族運作。而在文中,從第二回開始榮國公府的衰落變被世人看在眼里,“如今人口眾多,事務(wù)日盛,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榮,運籌謀劃的竟無一人。那日用排場,又不能將就省檢,如今這寧榮兩府,也都蕭索了,比不上從前,外面的架子雖然沒倒,內(nèi)囊盡卻也上來了?!鄙頌橘Z府的當(dāng)家人自然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連同寶玉自然都還沉浸在榮華富貴中。
升官發(fā)財,封妻蔭子,是那時候士大夫們爭相追逐的事情??婆e制,八股文便是通往仕途的唯一門徑,作為八股文必考的四書五經(jīng)使寶玉從小在家庭私塾中備受荼毒,直到成人也深惡痛絕。對于這些當(dāng)時被尊為正統(tǒng)的學(xué)術(shù)性書籍,寶玉是不屑一顧的。而對于詩文、小說,寶玉便是興趣濃濃,時不時還與閨中姐妹競相交談。在第十七回中,花園中花團(tuán)錦簇,群石繚亂,參差不齊,各種奇花異草搞得眾人眼花繚亂,最后,還是寶玉根據(jù)《楚辭》《離騷》中對于一草一花的描寫得出對花草的結(jié)論,由此可見寶玉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和文化素養(yǎng)。雖然是富家子弟,但是寶玉也寫的一手好字,從眾人對他的稱贊中不難以得出寶玉書法小有所成。
三、人到中年的淡然出世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還依稀記得黛玉因?qū)氣O與寶玉吃醋的事情,一雙丹鳳眼,滿目愁情地訴說著心中泛起的層層醋意?!皩毥憬愫湍愫?,怎么樣你?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樣?你不和她好,她偏要和你好怎樣?”那個豐神俊秀的英俊青年,呆想半天,驀然寵溺地對黛玉許下“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肺腑之諾。從開始的妹妹依稀在哪里見過,到后來日益熟稔,兩人常結(jié)伴在花叢中、屏風(fēng)后,偷讀《西廂記》這般唯美愛情,時常坐在一起傷春悲秋。黛玉懂得寶玉,在賈府上上下下就連黛玉生病時,寶玉也是牽腸掛肚,愁眉不展。 這對有情人終歸是遭了天命的妒忌[8],賈府老輩借口黛玉已死,讓寶玉取寶釵為妻,寶玉以為黛玉已死,悲從中來,絕望地答應(yīng)了。而黛玉聽說寶玉求娶他人之事后,本就羸弱的身子更是支撐不住,大病一場,最后在寶玉新婚之夜撒手西去,帶著絕望和哀怨,結(jié)束了她清冷卻又凄涼的一生。而寶玉在聽聞黛玉過世之后,萎靡不振,日日到瀟湘館悼念黛玉。黛玉香消玉損之后,在寶釵的規(guī)勸、賈母的離世、榮國公府的衰落等事件的刺激下,寶玉發(fā)奮讀書,考取功名,在高中之日行蹤消失,身著大紅猩猩氈斗篷拜別眾人,超然出世,叛依佛門。這一對有情人的情誼終是化為零星點點。
總之,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癡癡嘆,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云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膝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閑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這是后人對賈寶玉這一生感情的高度總結(jié),博愛卻又專一,迷茫卻又堅定。在這部感人至深,引人深思的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中,賈寶玉是一個封建又先進(jìn)、勇敢又懦弱、清高又腐朽的糾結(jié)人物,但是他代表了一種新的希望,敢于打破舊制度舊主張的先進(jìn)引領(lǐng)。
參考文獻(xiàn):
[1]陳慶.在“謀食”與“謀道”之外——人文經(jīng)濟(jì)學(xué)視野下的賈寶玉形象[J].西北師大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9,56(01):66-71.
[2]姚琴.《紅樓夢》霍譯本中的賈寶玉形象探微——基于語料庫的研究[J].名作欣賞,2017,(33):5-7.
[3]劉譯涵.圣愚文化中的梅什金與異僧文化中的賈寶玉之形象比較[D].河北大學(xué),2017.
[4]高春艷.時代造就了多余人——論賈寶玉和葉夫根尼·奧涅金形象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根源[J].語文學(xué)刊(外語教育教學(xué)),2016,(01):33-34.
[5]盛雪云.“真我”與“偽我”的辨析——《紅樓夢》中甄、賈寶玉形象解讀[J].牡丹江大學(xué)學(xué)報,2015,24(07):116-118.
[6]吳昊.雙性同體視閾下的賈寶玉形象談——評美國漢學(xué)家周祖炎的《紅樓夢》研究[J].伊犁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3,32(03):66-71.
[7]楊錦輝.無材可去補(bǔ)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從儒家人生價值層面看賈寶玉形象的悲劇意蘊(yùn)[J].廣西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32(04):55-63.
[8]焦瓊.何以如此泛愛多情——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xué)說談賈寶玉與源氏公子形象[J].文學(xué)界(理論版),2010,(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