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年10月9日—1688年1月28日),字敦伯,又字勛卿,比利時籍清代天文學家、科學家,康熙皇帝的科學啟蒙老師。1678年,他在京都(今北京)制成了一輛布蘭卡沖動式蒸汽汽車。
1623年10月9日,南懷仁生于比利時,他先在布魯日讀了一年書,后在庫爾特來讀了四年,又在魯汶攻讀哲學一年。1641年,十八歲的南懷仁進了耶穌會神學院。1657年,南懷仁被派遣來到中國,開始了在中國長達30年的的傳教生活。
清康熙八年至十八年(1669-1679年),南懷仁在中國欽天監(jiān)供職。他精通天文歷法,擅長鑄炮,是當時國家天文臺(欽天監(jiān))業(yè)務上的最高負責人。
1678年,南懷仁在京都(今北京)制成了一輛布蘭卡(Branc)沖動式蒸汽汽車。車身用木頭精雕細刻而成,車長60cm,有4個車輪和1個導向輪。車身中央安裝著個煤爐,上置盛水的金屬曲頸瓶,水被加熱到沸騰至汽化,產生一定的壓力,蒸汽由彎曲的瓶口高速射出,葉輪在蒸汽的沖擊下轉動,產生的動力再通過齒輪傳遞給車輪,驅動車輛前進。車前還裝有手動導向輪,控制行走方向。
這輛車在南懷仁的《歐洲天文學》( AstronmiEpa)一書中的“氣體力學”有過詳細的描述。它可稱得上是一輛成功的蒸汽車,但它還只是一輛汽車模型而無實用價值。他構想的這種車,很可能受啟發(fā)于中國周朝時的一種用火作動力的“火戰(zhàn)車”的記載。南懷仁的《歐洲天文學》手稿成于康熙廿年(1681年),6年后于德國出版,后為外國學者多次引用。南懷仁的這輛車被《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為是汽車始祖。此車是記錄在案的最早的汽車。
1676年,南懷仁被任命為耶穌會副省會長。當時重病的南懷仁以高度的耐力承受了劇烈痛苦。1688年,他領受終傅圣事之后,安逝于主懷,享年六十五歲。安葬在北京。謚勤敏。
(資料來源:《汽車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