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新瑤
摘要:本文重點論述的是灣沚方言語音,通過對灣沚方言的調(diào)查,分析出灣沚方言在語音上的特點。對灣沚方言語音的研究主要分為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音變?nèi)齻€小方面。灣沚方言在語音方面的特點主要為聲母比普通話聲母多了六個,有塞尾韻母以及保留了入聲調(diào)等方面。
關(guān)鍵詞:灣沚方言;語音;普通話
蕪湖縣的方言屬于北方方言區(qū)江淮次方言區(qū)巢蕪片,而蕪湖縣內(nèi)部方言又分為“土著話”和“客話”兩大類。土著話是當?shù)厝苏f的話,客話是不同時期移民所說的話。而灣沚方言則屬于蕪湖縣方言中的“土著話”方言區(qū)。灣沚方言在發(fā)音時口腔空間與張口均較小,且單字發(fā)音過程中口型變化很小,口舌蓄力較普通話大,摩擦較重,語速較快,單字發(fā)音很短促。本文從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音變四個方面來具體介紹灣沚方言在語音上的特點。
第一章 聲母
1.灣沚方言比普通話多了六個聲母。分別是[f?]、[s?]、[l?]、[??]、[??]、[x?],在《安徽省志·方言志》將著一語音現(xiàn)象概括為“先清擦音后送濁氣流”。
[f?]:敗[f??53]、房[f??35]、墳[f??n35]、被[f?ei35]
[s?]:昨[s?o?5]、旗[s?i35]、尋[s?in35]、自[s??53]
[??]:日[????5]、上[???35]、蠶[??o??35]、乳[??u213]
[l?]:豚[l??n35]、大[l?a53]、豆[l??u53]、臺[l??35]、頭[l??u35]
[??]:舊[??iu53]、血[????5]、臼[??iu53]、勤[??in53]
[x?]:后[x??u53]、下[x?a53]、喉[x??u35]、渾[x?un35]
2.除此之外,灣址鎮(zhèn)方言中舌尖中音的鼻音n[n]和邊音l[l]是不分的,如腦和老的聲母是一樣的都是l[l]。
3.有些字在普通話中的聲母本應該為j[t?],q[t??],x[?],而這些字在灣沚方言中有一部分的聲母會變成g[k]、k[k?]、h[x]、[x?]。例:
①“家”[ka31]”、“今[k?u31]”;②“掐[k?a31]”、“旭[k??53]”;③“嚇[x?51]”、“下[x?a53]”等;
第二章 韻母
1.灣沚方言的韻母和普通話的韻母的最大的不同是,灣沚方言有塞尾韻母,在灣沚方言中有大量的塞尾韻母字。
例:日[????5]、白[f???5]
在灣沚普通話中后鼻韻母較少。在普通話中有一些本應該為后鼻韻母的字在灣沚方言中則不會為后鼻韻母。
例:裳[??]、上[???53]
2.在灣沚方言中撮口呼大多是讀?韻母,或者是?韻頭的韻母。
例:雨[?213]、遇[?53]、豬[t??31]、錘[???ei35]
3.普通話中的卷舌元音er[?^],可自成音節(jié),即兒韻,但不能直接和聲母相拼。在灣沚方言中也是如此,但是與普通話不同的是er[?^]在灣沚方言中一般是發(fā)[?r]。例:兒、二、耳等都為[?r]。
第三章 聲調(diào)
灣沚方言和普通話在聲調(diào)上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調(diào)類和調(diào)值上的差異。
1.調(diào)類在數(shù)目上不同:普通話有四個調(diào)類,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灣沚方言的調(diào)類則比普通話要多一個入聲調(diào),而入聲調(diào)本是存在于中古漢語中的,但在漢語語音發(fā)展的過程中并入了其他的聲調(diào)中了?,F(xiàn)在古漢語的入聲調(diào)在現(xiàn)代漢語各方言中的情況并不完全一樣,南方大部分方言不同程度的保持著入聲,而在北方方言中則基本消失,只有部分地區(qū)還保留著入聲。而灣沚這是屬于保留了入聲調(diào)的一個地方,在灣沚方言中存在著大量的入聲字,因入聲調(diào)比較短促,所以灣沚的很多話聽起來就是十分的急,外鄉(xiāng)人不容易聽出意思。如:
昨:[s?o?5];白[f???5];舌[????5];血[????5]
2.調(diào)類相同但是調(diào)值不同。灣沚方言除了比普通話多一個入聲調(diào),其他調(diào)類和普通話是相同的,都為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但是其具體調(diào)值除了陽平其他的和普通話是不同的
①普通話: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入聲(無);
②灣沚方言:陰平(31);陽平(35);上聲(213);去聲(53);入聲(5);
例:豬[t???31]、冰[pin31]、媽[ma31]、今[k?n31]
好[x?213]、早[ts?213]、老[l?213]、水[?ui213]
遇[?53]、敗[f??53]、病[f?in53]、自[s??53]
第四章 音變
1.輕聲,灣沚方言有輕音現(xiàn)象,在一些雙音節(jié)詞里后面一個音節(jié)會讀成輕音。這個普通話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在普通話中也會有輕音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例:蚊子[u?n33ts?]、妹妹[mei53mei]、毛病[m?33f?in]、日里[????5li]
2.變調(diào),灣沚方言和普通話一樣,在詞語連讀的時候會有變調(diào)的情況出現(xiàn),主要的變調(diào)有以下四種:
①兩個陰平連讀的時候,前面一個字變?yōu)?4調(diào)。例:風車[fo?31t?‘ei31]應該讀為[fo?24t?‘ei31],公雞[ko?31t?i31]應該讀為[ko?24t?i31]
②當陽平與入聲音節(jié)連讀時,前面一個字變?yōu)?3調(diào)。例:毛筆[m?35pi??5]應該讀為[m?33pi??5],文物[u?n35uo?5]應該讀為[u?n33uo?5]
③上聲與陰平或者陽平或者上聲音節(jié)連讀時候,前面的字會變?yōu)?5調(diào)。例:好天[x?35t‘i?31]、打啊哈[ta35a31xa]、斗豬[t?n35t??31](種公豬)、討?zhàn)圼t‘?35??35]、滾圓[kun35??35]、反手[f?35??n213]、老遠[l?35??213]。(所注音標為變調(diào)之后的音標)
④上聲與去聲或者入聲音節(jié)連讀,前面字變讀為22調(diào)。例:火箭[xo22tsi?53]、晚飯[u?22f??53]、喜鵲[?i22ts‘i??5]、禮物[li22uo?5](所注音標為變調(diào)之后的音標)
第五章 結(jié)語
本文在實地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對蕪湖縣灣沚鎮(zhèn)方言的語音和詞匯進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描寫了灣沚方言的語音特點,分別從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音變四個方面著手,列出了聲母表、韻母表和聲調(diào)表并和普通話對比,從而得出了灣沚方言聲母比普通話多六個,有塞尾韻母以及入聲調(diào)的保留等。但是其與普通話差異的原因還待進一步查考。
參考文獻:
[1]蕪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蕪湖縣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
[2]安徽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安徽省志·方言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3]蔣冰冰.吳語宣州片方言音韻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張日新.安徽省的漢語方言[J].方言,2008,4.
[5]鄭張,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區(qū)[J].方言,1986,1.
[6]劉光明.普通話與安徽方言辯證教程[M].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7]邵敬敏.現(xiàn)代漢語通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8]中國社會科學院語音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資料室.漢語方言詞語調(diào)查條目表[J].方言,2003,01.
[9]鮑敦鵬.安徽蕪湖方言詞匯特點芻議[J].語文學刊,2011 (20).
[10]蘇寅.蕪湖方言中的“子”尾[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07.
[11]劉新中.幾個常用詞綴在漢語方言中的分布[J].學術(shù)研究,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