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敏
摘要:幸田露伴是日本近代文壇巨匠,其與尾崎紅葉、坪內(nèi)逍遙、森鷗外形成日本文學史上著名的紅露逍鷗時代。露伴一生長達60年的文筆生涯中,創(chuàng)作頗豐,作品涉及小說、戲劇、歷史、評論、隨筆等多個文學領域。他以作家身份登上文壇,事實上除作家以外,他還兼具漢學家、翻譯家、考證家、學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其在近代日本文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享有“天才露伴子”之稱。本文試對露伴在不同身份下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梳理、分析,以期對其有全面多角度的認識。
關鍵詞:幸田露伴;漢學家;翻譯家;考證家
幸田露伴原名幸田成行,露伴為其創(chuàng)作時的筆名,別號蝸牛庵、雷音洞主、脫天子。1867年,露伴出生在江戶舊幕府武士家庭。露伴是日本近代大文豪,他與尾崎紅葉、坪內(nèi)逍遙、森鷗外形成日本文學史上著名的紅露逍鷗時代。其一生文筆生涯長達60年,橫跨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期,不但創(chuàng)作數(shù)量驚人,作品更是涉及小說、戲劇、歷史、評論、隨筆等多個文學領域,為日本近代文學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業(yè)績。露伴去世后,其作品集結(jié)為《露伴全集》(全44冊)由巖波書店陸續(xù)刊出。露伴以作家身份知名文壇,事實上除作家外,他還兼具漢學家、翻譯家、考證家、學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本文試對露伴在不同身份下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梳理、分析,以期對其有全面多角度的認識。
一、作家露伴
在日本,作家幸田露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露伴文學創(chuàng)作所涉獵范圍廣泛,包含小說、戲曲、散文等多種題材,而其最初是以小說創(chuàng)作登入文壇。1889年露伴發(fā)表處女作《露團團》,初涉文壇,受到當時文壇句子依田學海贊賞。說以美國富翁在世界貼出廣告為愛女選婿的情節(jié),有意創(chuàng)造一種日本、中國、西方多味混合的情趣。此后又接連發(fā)表《一剎那》(1889年)、《風流佛》(1889年)、一口劍》(1890年)、《鍛刀記》(1890年)等作品。1890年,露伴以天王寺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五重塔》,小說通過主人公木匠十兵衛(wèi)筑塔的故事,歌頌了藝術強韌的生命力。作品中對于暴風雨的那段描寫,被公認為明治文學中的名文,確立了其在明治文壇的地位。進入19世紀90年代,幸田露伴和尾崎紅葉、坪內(nèi)逍遙、森鷗外等人在日本文壇上日漸活躍,故有“紅露逍鷗”時代之稱。
除小說創(chuàng)作外,露伴還寫下了多篇散文、隨筆作品,其散文題材內(nèi)容森羅萬象,藝術表現(xiàn)靈活自由。1915至1917年,露伴根據(jù)中國詩詞、史書故事演繹出13篇文史隨筆,先后發(fā)表于新聞及雜志上,1919年作家將此13篇隨筆出版成書,題為《幽情記》。露伴關注怪談研究,層先后發(fā)表《怪談》、《中國的靈異現(xiàn)象》、《神仙道中一先人》、《聊齋志異、芝加哥觀察報和魔法》、《東方朔和猛犸象》、《今昔物語和劍南詩稿》、《蛇和女子》、《金鵲鏡》、《不可思議》、《傳說中的真相》、《扶鸞之術》等隨筆作品,發(fā)表自己對于怪談的觀點。
露伴不但研究戲曲,同時致力于戲曲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有《名和長年》、《成吉思汗》等劇本。
露伴30歲左右開始撰寫評論文章,點評《紅樓夢》、《三國演義》、《史記》及《水滸傳》等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如上所述,作為作家,露伴的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涉及小說、散文隨筆、戲曲、評論等多種題材,留下了諸多的經(jīng)典作品。
二、漢學家露伴
露伴精通漢學,具有深厚的漢學造詣,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漢學家。他自少年時代期就積累了深厚的漢學修養(yǎng),從小接受漢學教育,六歲入會田塾,背誦《孝經(jīng)》,受《孝經(jīng)》的啟蒙教育。八歲上小學,課余喜歡閱讀《三國志》和《水滸傳》。青年時代其學習、閱讀的漢籍主要是儒家經(jīng)典,曾在漢學家菊池松軒開辦的私塾迎曦塾攻讀朱子學。無論對于中國文化還是中國文學他都有著非常深入的了解,其長達六十多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自始至終都沒有脫離開“中國”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作品中幾乎都提到了中國,中國的人,中國的事。露伴深諳儒、釋、道思想,儒、釋、道三足鼎立構(gòu)成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體也深深影響著露伴。
露伴精通儒學,儒家內(nèi)圣外王的人格理想,經(jīng)世饑民的道德觀念和建功立業(yè)、修齊治平的人生目標成為其精神世界的基礎,對其人生道路、政治觀念和人格追求產(chǎn)生了深刻的內(nèi)在影響。露伴撰寫“修養(yǎng)書”,其《努力論》(1912年)、《修省論》(1914年),至今在日本依然備受歡迎。書中隨出可見中國儒家思想、及中國古代歷史典故,處處以中國古人之思想論日本當時之疲敝。此后,他更是展開了對中國儒家思想的專門探討,留下了《悅樂》1915年、《墨子》1929年,《一貫章義》1938年等系列文章。
露伴研究中國道教文化,成為日本近代關于中國道教的開拓者。他的作品自始至終都滲透出道教及道家思想,道家文化的順其自然、反對虛飾、為而不爭,超越現(xiàn)實、向往心靈自由的思想深深影著露伴。他不但創(chuàng)作了取材于中國道教文化的《論仙》三部曲,而且著有《關于道教》(1933)、《道教思想》(1936)等重要的研究論文。
正如商倩(2019)所言,當日本社會陷入虛無、渾沌之時,儒家思想是他探索的救贖之路,當他被卷入罪惡的時代漩渦中時,道教文化是他尋得的避世之境;當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遇到挫折時,中國題材為他提供了新的創(chuàng)作舞臺。
露伴曾發(fā)表多篇以中國為題材的文章,1894年《史記的作者》、《漢書的作者》,1895年《元代雜劇》,1896年《司馬溫公》、《讀史后語》,《鄭成功》(1898)、《高祖的誕生》(1901年)等。露伴還曾取材中國明朝建文帝事跡,撰寫了歷史小說《命運》,刻畫了方孝孺、卓敬等一大批忠軍愛國、以死明志的臣子形象。露伴關注中國元雜劇,對中國戲劇,尤其是元雜劇頗有研究。1895年,露伴曾發(fā)表《元時代的雜劇》一文,并在《太陽》雜志上連載,這成為日本第一篇系統(tǒng)研究元雜劇的論文,文中介紹了多位作家的多部劇作,體現(xiàn)了露伴精對于元劇的精通。
綜上所述,露伴是日本近代屈指可數(shù)的漢學家,正如對日本當代學者伊狩章對其的評價所言,“不論對中國古代思想還是古代文學的研究,露伴的造詣之深,在同輩人當中是無與倫比的”。
三、翻譯家露伴
由于露伴具有著深厚的漢學功底,露伴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翻譯家。露伴參與了《國譯漢文大成》中《紅樓夢》與《水滸傳》的翻譯工作。1920-1922年與平岡龍城合譯了《國譯紅樓夢》。這是《紅樓夢》日譯史上最早的一個前80回全譯本。露伴研究《水滸傳》,1890年,他就曾模仿《水滸傳》的部分情節(jié),以“亂筆狂士”的筆名在《讀賣新聞》連載《硯海水滸傳》。20世紀20年代他將《水滸傳》一百二十回本改寫成通俗易懂的漢文訓讀體,并在每頁以注釋的形式解釋書中詞語,撰寫解題,1923年翻譯出版了《國譯忠義水滸全書》,將《水滸傳》翻譯介紹給日本讀者。此外,他還撰寫多篇關于《水滸傳》研究的論文,高島俊男曾評價露伴對于水滸的研究,無論在當時的日本還是中國都是最高水平的研究。
露伴研究元雜劇,將元雜劇翻譯介紹至日本。1894年,露伴在2月21日《通俗佛教新聞》上發(fā)表《鄭廷玉<忍字記>》一文,文中用口語翻譯了《忍字記》的楔子部分。這在當時訓譯盛行的年代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外,露伴還曾做過《謝天香》、《還牢末》、《張?zhí)鞄煛啡齽〉挠栕g。
露伴關注中國文學,重視中國文學對于日本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作用,他曾說:“日本人若不能領會中國詩味,那就等于對日本的和歌、俳諧等一切文學都不能領會,亦即對世界文學也無一人能夠領會?!彼铝τ谥袊膶W的翻譯工作,促進了中國文學在日本的傳播。
四、考據(jù)家露伴
露伴熱衷于考證,關注文學間的事實聯(lián)系。曾對《水滸傳》的來源及作者進行考證。他認為《水滸傳》故事素材有四個來源,即史書、筆記、評書等傳承故事、元雜劇劇本。露伴還對《水滸傳》的作者問題進行了專門論述,他在列舉明清研究家的四種說法的同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對于中國古代“扶鸞之術”這一占卜之術諸多的調(diào)查、考證工作,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觀點。
露伴作為日本近代大文豪,兼作家、漢學家、翻譯家、考據(jù)家多重身份于一身,談及日本近代文學,幸田露伴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存在,不愧為“天才露伴”的美稱。希望拙文能夠為多角度全方位了解露伴提供一點參考。
參考文獻:
[1]《紅樓夢》日譯本研究(1892--2015),宋丹,南開大學,2015.
[2]商倩.戰(zhàn)爭語境下幸田露伴的中國認識[J].外國問題研究,2019,01.
[3]幸田露伴的《水滸傳》研究,馮雅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6,7.
[4]文潔若.幸田露伴—一個有節(jié)氣的日本文人[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5,8.
[5]《一本之道》,小林勇著,張偉齡、袁勇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2.
[6]王曉平.梅紅櫻粉:日本作家與中國文化[J].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8.
[7]《書齋閑話》,幸田露伴著,陳德文譯,中華書局,2008,6.
[8]《水滸伝と日本人―江戸から昭和まで》,大修館書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