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
親情就像一首田園詩,幽遠純凈,和雅清淡;親情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轉(zhuǎn)悠揚,輕吟淺唱。世上最真摯的情感恐怕就是親情了,無論你身在何方,你總能感受到親情的存在。在你累的時候,父親輕輕拍一下你的肩膀,遞給你一杯水,這就是親情;當你餓的時候,母親遞給你一碗飯,這就是親情……
要求: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講述一下你與父親(母親)的故事,或表達你對他們的感情!
[思路引擎]
自述性散文是用第一人稱“我”直接述說自己的經(jīng)歷,剖析自己的內(nèi)心,表白自己感受的一種散文。“文源于心”,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點一滴的內(nèi)心體驗提煉成文,這種散文真實、親切,往往帶有自傳色彩。
學生點評
點評一:
這篇文章運用第一人稱,敘述了自己在父親的關愛下,學習上的苦與樂,抒發(fā)了對父親的濃濃深情。第一人稱也能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
點評二:
這篇作文的細節(jié)描寫真實感人,如“晚上我問爸爸現(xiàn)在在做什么工作,累不累。他沒有回答我,只是把我緊緊地抱在懷里。”細節(jié)描寫真實而生動,字里行間飽含深情,使父親的形象更加生動、個性。
點評三:
這篇作文的情感豐富。文章多處直抒胸臆,如“看著爸爸帶著倦意的面龐和那充滿希望的目光,我真想讓時間停止,讓爸爸不再變老?!睗鉂獾氖闱?,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點評四:
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感人。雖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樸實的語言,更易拉近讀者與作者的心理距離,更易產(chǎn)生共鳴。作為一種寫作境界來說,樸實無華而又有一定功力,是遠遠勝過語言浮華而內(nèi)容乏味的作文的。
教師點評
本文是一篇不錯的記敘文,雖選材都是我們平常的事情,但作者能夠?qū)懗鲂乱?。文化程度不高的父親和許多家長一樣,希望孩子“出人頭地”,盼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前途。文章敘述了“我”在求學路上的歡樂與痛苦,父親的關愛與鼓勵,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看到父親的日漸蒼老,想把自己的青春分給父親,真情流露,情真意切。
總結(jié)
這篇《我想分給爸爸一些青春》自述性散文在寫作上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呢?
1.親身經(jīng)歷,“我”為線索。文章寫了“我”在父親的關愛下,求學的歡樂與痛苦,“我”是文章的線索,是事情發(fā)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我”與父親的關系,與別的父子關系是不相同的,有著獨特的烙印和高度的個性化特點,因而以“我”為線索,身臨其境,感觸獨特,真實感人。
2.飽含深情,直抒胸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散文貴在以情感人,文章多次直抒胸臆,如文章結(jié)尾,“如果我能分給爸爸一些生命,我愿把最美好的青春分給他,讓他開心快樂地享受我給他帶來的幸福時光!”發(fā)自肺腑,感人至深。
3.細節(jié)真實,溫馨感人。沒有細節(jié)就沒有藝術。同樣,沒有細節(jié)描寫,就沒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個性的人物形象。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很成功,如“每次拿回成績單,爸爸總會皺著眉頭對我說:‘你努力了嗎?這怎么……”“皺著眉頭對我說”這一細節(jié),體現(xiàn)了父親的“恨鐵不成鋼”。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會讓讀者印象深刻,真實可信。
4.語言優(yōu)美,令人回味。這篇作文語言平實,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是用平實而樸素的語言敘述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及自己對父親的情感。平實樸素的語言更能拉近作者與讀者距離,讓讀者更能深切體會說話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更易引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