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趙元任《新詩歌集》和聲研究

        2019-08-17 08:14:16肖桂彬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詩歌集趙元任大調

        肖桂彬

        從20世紀初的學堂樂歌開始,西方音樂已經開始對我國的音樂創(chuàng)作產生了影響,這種影響是在“中西合璧”情境下完成的,使學生在歌唱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西方音樂的熏陶和感染,是我國音樂轉型的重要節(jié)點。

        我國的專業(yè)音樂創(chuàng)作始于20世紀20年代,蕭友梅、黃自、青主、趙元任等老一輩留洋作曲家,通過不同的途徑學習了西方專業(yè)作曲技法,五四時期前后創(chuàng)作了我國第一批新型音樂作品,開辟了我國專業(yè)音樂創(chuàng)作的新紀元。此時的和聲明顯受到西方大小調功能和聲的影響,在創(chuàng)作中,作曲家將西方成熟時期(古典與浪漫)功能性和聲與我國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風格別致新穎的新音樂,對和聲的民族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否定“全盤西化”,力求體現“國人之精神”“民族之風格”,為和聲民族風格化確立了風向標,趙元任就是其中重要的探索者。

        趙元任(1892—1982),我國近代最早進入音樂創(chuàng)作領域的專業(yè)作曲家。1910年8月赴美康奈爾大學主修數學,選修物理和音樂課程,并于1914年創(chuàng)作了鋼琴曲《和平進行曲》,是中國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第一首鋼琴作品。1915年轉入哈佛大學攻讀哲學,選修了和聲、對位、作曲等音樂課程,曾跟隨美國音樂家希爾(E.B.Hill)、帕爾丁(W.R.Spaulding)、約斯東(E.Johnstone)、括爾斯(J.T.Quaries)和席福曼(S.P.Siwerman)學習作曲、和聲及鋼琴,191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在北京清華學校教授數學、物理與化學,期間創(chuàng)作了多部聲樂作品。1928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fā)行了個人作品集——《新詩歌集》,是其主要的代表作,其中1922年創(chuàng)作了六首:《他》《小詩》《過印度洋》《賣布謠》《秋鐘》《勞動歌》;1925年一首:《織布》;1926年四首:《上山》《也是微云》《叫我如何不想他》《茶花女中的飲酒歌》;1927年兩首:《瓶花》《海韻》。本文以趙元任《新詩歌集》中的14首作品為研究對象,梳理其中所運用的和聲技法,總結作品中所體現的重要和聲思維與技法特征。

        一、對西方大小調和聲的深化發(fā)展

        《新詩歌集》主要采用五四時期胡適、劉大白、劉半農、徐志摩、周若無等人的新詩譜曲而成,體現了五四時期的文化精神風貌,具有舒伯特般的藝術歌曲風格特點。剛剛回國的趙元任,音樂思維還沉浸在西方音樂的語境中,其于1922年創(chuàng)作的《他》《小詩》《過印度洋》和《秋鐘》四部作品,皆運用了西洋大小調體系進行創(chuàng)作,與開拓者蕭友梅的音樂創(chuàng)作相比,和聲又有了新的特點。

        (一)調性擴張技法的運用

        調性擴張是西方共性寫作時期的重要和聲技法,它是從自然音體系到半音化體系的重要途徑,《新詩歌集》中,趙元任運用的調性擴張技法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通過離調手段進行的調性擴張

        與同時期的蕭友梅相比,趙元任運用大小調體系的創(chuàng)作更加規(guī)范,和聲手法也更加成熟,正如作曲家本人所言:“外國人看不出來是哪一個人作的音樂”,在該作品中,常用的調性擴張手段是向屬、下屬等方向的離調進行。

        譜例1.趙元任《小詩》

        譜例1選取了第一首歌曲《小詩》的末樂句,為表達詩詞所表達的復雜情感,和聲中出現了向下屬和弦與拿波里和弦的離調進行,豐富的半音化進行,形成以d為中心的調性擴張。作者在《新詩歌集》的“歌注”中對自己在該作品中所運用的和聲作了評價與解釋:“末句,‘情愿’兩字的和聲法很可以做和聲學學生的練習題?!椤值暮拖矣袃煞N解釋吶,是什么?這歌曲帶一點Chopin 的小 c調 Prelude(Op.28,No.20)的意思”②趙元任編:《新詩歌集》,商務印書館1928年,第60頁。。整個作品演唱節(jié)奏較為自由,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風格。

        第四首《賣布謠》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首聲樂作品,無論是旋律還是和聲,中國五聲化風格特點尤為突出。在借鑒西洋作曲技法方面,除了對拍子進行精心設計——運用混合拍子(5/4)以外,還在作品的后面部分運用了離調模進手段,對特定事物和人物形象進行細致刻畫與描繪。

        譜例2.趙元任《賣布謠》

        譜例2摘自《賣布謠》的最后部分,系第四句的后兩小節(jié)與結束句。例中的前兩小節(jié)運用了離調模進技法——向VI級與V級的下行二度離調模進進行,正如作者自己在歌注中所言:“因為講的是洋貨,所以在和聲方面也大用而特用起洋貨來了”③趙元任編:《新詩歌集》,商務印書館1928年,第60頁。,可以看出趙元任的歌曲創(chuàng)作的一切從音樂表現出發(fā),把“洋貨”與“財主”的“外”形象地表現出來。

        2.通過調式交替技法進行的調性擴張

        除了運用離調手法外,在該作品中,趙元任運用了同主音調式交替技法進行調性擴張。

        譜例3.趙元任《他》

        歌曲《他》采用胡適的詩詞譜曲而成,是由四個樂節(jié)構成的獨立樂句形式,開始的和聲建立在E大調的D7-T之上,柱式和弦織體形式,音樂律動感較強。譜例3是該作品的后半部分,1—2小節(jié)出現了向#f小調的離調,3—5小節(jié)則運用了同主音大小調交替技法,構成了e小調sIID9-7-t的和聲進行,最后回到E大調,形成了以E為中心的調性擴張,表達了假想心上人遭人所害的擔憂。本作品仍然體現了典型的功能性和聲進行的特點,通過同主音調式交替、離調等和聲手段,擴大調性的引力范圍,將音樂推向更為復雜的半音化體系。

        3.通過變和弦的運用進行調性擴張

        在《新詩歌集》中,作曲家主要運用了重屬變和弦與下屬變和弦兩種形式。

        歌曲《小詩》模仿西方作曲技法,采用和聲小調式寫成。音樂從d小調的主和弦開始,在屬和弦上半終止;第二句從屬二和弦開始,先向下屬離調進行,接著向下屬組變和弦——拿波里和弦離調,后接入終止四六和弦、屬七和弦并完滿終止在主和弦上。第二句運用了離調和下屬變和弦兩種方式進行調性擴張,將音樂帶入更為復雜的半音體系(可參考譜例1)。

        另外,在《秋鐘》和《海韻》兩首作品中,趙元任主要運用了重屬變和弦(降低三音的重屬導七和弦)。作曲家運用該和弦的目的除了增強和聲功能與色彩以外,最主要的目的是轉調:通過前調降三音的重屬導七和弦轉變?yōu)楹笳{的屬七和弦(或反之),轉入上、下小二度關系調性(可參考譜例 4、5)。

        4.嫻熟的轉調技巧

        趙元任前期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對和聲的運用更加規(guī)范,在蕭友梅作品中鮮有的轉調技巧卻在其筆下生輝,顯示出其熟練的和聲轉調技巧。

        《秋鐘》是《新詩歌集》中惟一的一首由趙元任本人作詞、作曲的作品。該作品由三個樂句構成的一部曲式,音樂從bB大調出發(fā)轉入平行調g小調,然后通過bA大調又回到g小調,最后返回到bB大調。從調性布局來看,音樂以bB大調為中心,中間轉入平行小調和重下屬調,二者之間構成了小二度調關系,說明作者創(chuàng)作之前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周密的設計。

        譜例4.趙元任《秋鐘》

        上例截取了該作品的后半部分,調性從g小調轉到bA大調再轉回g小調,然后再通過g小調轉回主調bB大調。趙元任主要運用了通過屬七和弦的等音轉調以及減七和弦的等音轉調形式,是西方大小調體系中四大遠關系轉調(通過降II級、降VI級、屬七和弦、減七和弦的轉調)的重要方式。從g小調轉入其降II級調(bA大調),選用了前調降三音的重屬導五六和弦作為后調的屬七和弦(譜中第一小節(jié)最后一個和弦),迅速將音樂轉入bA大調。返回g小調時,同樣選用該和弦即bA大調的屬七和弦(譜中第六小節(jié))轉變?yōu)間小調降三音的重屬導五六和弦,再通過終止四六到屬七和弦完成轉調過程。最后,音樂從g小調轉回主調bB大調時(譜例中的第七小節(jié)),趙元任選用了前調的重屬導五六和弦作為后調的重屬導七和弦,后接終止四六和弦、屬三和弦、屬七和弦等,音樂完滿終止在bB大調主和弦上,可以看出作曲家的轉調技術是何等的嫻熟!

        《海韻》是《新詩歌集》的最后一首,以徐志摩的詩譜寫的合唱作品。通過多樣化的合唱形式,表現了五四時期中國青年反對封建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精神風貌。作品共有五個部分構成,通過合唱、獨唱以及鋼琴的相互交替穿插,一步步將音樂推向高潮。在最后一部分21小節(jié)的鋼琴間奏中,作曲家運用了精妙的轉調手法,以縮略形式表示如下。

        譜例5.趙元任《海韻》

        從譜例5可以看出,長達21小節(jié)的鋼琴間奏,趙元任在此進行了三次轉調:音樂從主調d小調開始,通過阻礙進行的方式(前VI級=后I級)引出調性并不明朗的bB大調;接下來通過bB大調的降三音的重屬導五六和弦轉換為后調的屬七和弦,轉入到遠關系調b小調;最后通過b小調的下屬和弦作為后調的II級和弦,音樂轉至D大調上。此處除運用精妙的轉調手法外,還運用了單一調性的調性擴張技法:第三個和弦是同主音調式交替的降VI級三和弦,第四個和弦則運用了重屬變和弦,由此可見,趙元任對西方大小調體系和聲的運用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二、對民族化和聲的探索

        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除以大小調為基礎的創(chuàng)作以外,趙元任還不斷嘗試中國民族化和聲的探索,如何為五聲性旋律配置和聲、如何將大小調體系與五聲性調式體系相融合,是使其創(chuàng)作的首要任務。正如趙元任所言:“所以中國人要么不做音樂,要做音樂,開宗明義的第一條就是得用和聲。中國既然沒有和聲學,當然是只用西樂的和聲法。至于和聲運用的方法那當然很要細研細究,不能像贊美詩的乒乒乓乓或是進行曲的叮叮咚咚一來就算了。我在這個歌集里頭也稍微作了一點新試驗?!部梢运闶且环N‘中國化’的和聲?!雹苴w元任編:《新詩歌集》,商務印書館1928年,第11頁。

        從趙元任在《新詩歌集》序中所言可以總結出其兩個重要觀點:一是進行中國新音樂創(chuàng)作必須引用西方和聲體系來豐富音樂,二是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大小調體系或調式體系,要不斷嘗試民族化和聲的有益探索,找到西方音樂與中國音樂的契合點,體現中國音樂的民族化風格。

        (一)歌曲旋律的民族化風格

        《新詩歌集》中的14首歌曲,除了部分運用大小調和調式體系創(chuàng)作外,還不斷嘗試中國五聲性調式旋律寫作,且多與民族民間音樂密切相連。如《聽雨》的旋律取材于江蘇常州吟古詩的音調寫作而成,全曲結構短小,加上4小節(jié)的前奏共有21小節(jié),曲式為起承轉合式的四句體樂段結構。除了“初”字處的臨時變化音B以外,整個曲子的旋律采用bE宮五聲調式寫成,中國味道十足。

        當然,趙元任嘗試運用五聲性調式作曲,并不是像《聽雨》一樣,完全運用五聲調式寫作,因為如此會再次陷入中國傳統音樂的領地,這與趙元任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相違背的,正如他自己所言:“中國的曲譜所以那么千篇一律,——至少從世界的眼光看是花樣太少。——除掉不用變音(accidentals)跟轉調太少的原因之外,它的編曲法也是太受積極規(guī)律的拘束。要是只用一種消極的規(guī)律,——那也無所謂規(guī)律,——只是定一個很籠統的范圍,在這范圍之內仍舊有無窮變化的可能,那就是又可以保存原來的字調,又可以自由作曲了?!雹葳w元任編:《新詩歌集》,商務印書館1928年,第13頁。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基礎,借鑒西方先進的作曲技法,是其音樂創(chuàng)作的重要主旨。

        1.將傳統音樂的音調融入歌曲旋律中

        趙元任是著名的語言學家,在旋律寫作中融入了地方語言音調或者民族民間音樂成分,在很多地方運用了類似說話般滑音演唱,使人感到非常親切,中國味兒十足。

        《教我如何不想他》(劉半農作詞,1926年),是《新詩歌集》中最負盛名的作品。乃國樂大師劉天華的哥哥旅居倫敦時期的佳作,作品對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景色進行細致描繪,采用變化分節(jié)的通譜歌形式。在旋律方面,趙元任用細膩、親切的中國語調,表達了四季的美妙景色。在歌曲每段的尾句,皆運用了我國京劇中西皮原板過門的音調素材,成為統一全曲、點亮作品的精彩之筆。

        譜例6.趙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

        上例是整個作品四個段落的結束句,調性變化豐富:第一段結束在E宮調式上,第二段從E宮轉至屬調B宮,第三段從E宮經過E羽轉至G宮,第四段從E羽(小調)轉至E宮。在每段的結束句的后半部分進行點題“教我如何不想他”——見譜中的括號處,采用了京劇西皮原板過門音調,與歌詞的音調起伏相輔相成,加強了音樂的統一性,同時體現了趙元任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民族化傾向與探索。

        2.把民間中的吟誦古詩音調融入歌曲旋律中

        趙元任不僅是一位音樂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語言學家,曾實地考察過全國多個省的地方語言,認真研究地方語言與民族民間音樂之間的關系,并不斷運用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中。如《聽雨》(劉半農詞,1927年),則采用常州吟古詩的音調加以擴充而成,與實際吟唱相比較,歌曲的速度慢了一倍,節(jié)奏更加自由,以適應歌曲抒情的需要。

        譜例7a.趙元任《聽雨》

        譜例7b.趙元任《聽雨》之常州吟詩調

        上例a、b分別是《聽雨》的歌曲旋律及常州吟詩調形式,二者在音樂主要音調走向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整首歌曲作品的旋律是建立在吟詩調的基礎上,體現趙元任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中國化傾向。歌曲旋律只是在常州吟詩調的基礎上將旋律的節(jié)奏加以擴大、長短變化以及細致的速度、力度設置來達到音樂起伏和抒發(fā)感情的需要,第二句“初”字的B的變化音運用,第三句與第四句漸慢、自由延長及高潮處理等,都顯現了趙元任對民族民間音樂、文學語言的熟知以及嫻熟的音樂創(chuàng)作技術。

        3.五聲調式與大小調式旋律的結合運用

        《新詩歌集》的旋律的寫作不拘一格,既采用民族民間音樂音調,又將文學語言的吟誦調融入其中,更有五聲化旋律與大小調風格旋律的有機結合。

        《賣布謠》(劉大白詞,1922年)整體的音樂風格建立在bE宮調式之上,在“洋布便宜,財主歡喜”處,作者卻運用了大小調體系,分別構成了向c小調與bB大調的離調,形成了五聲化旋律與大小調風格旋律的對比與融合。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變化分節(jié)歌,有四個樂段構成。音樂以中國五聲調式為基礎,在第四段“枯樹在冷風里遙,野火在暮色中燒”處,趙元任運用了e和聲小調旋律,把冬日的凋零景象細膩地表達出來,與民族化風格相互對比、相互映襯,絲毫沒有“外”的感覺。

        4.五聲化旋律與教會調式的有機融合

        中國的七聲調式與西方的教會調式同屬于自然音調式,雖然在旋法和調式風格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但在調式音階結構上卻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這為引用西方的調式化和聲體系來為中國的七聲調式旋律配置和聲帶來了可能性。

        《勞動歌》(1922年),是一首勞動歌曲,由工人甲、乙、丙三人以分唱與合唱以及合唱團交替演唱的的形式再現了工人的勞動場面。關于本歌的旋律趙元任在歌集中注釋為利底亞調式(Lydian mode),仔細聽辨研究,卻有諸多中國化風格。

        譜例8.趙元任《勞動歌》

        例8選取該歌曲的第一部分,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以趙元任在歌譜中的注釋可以看出整體音樂建立在#F利底亞調式之上,主音上方增四度(#F-#B)是其主要調式特征。但從整個旋律走向及骨架音來看,又具有中國雅樂調式的特點,五個骨干音(#F、#G、#A、#C、#D)的核心作用非常明顯,特別是“育”與“鐘”字處的滑音演唱,更增強了中國音樂的特性,從而形成了中國雅樂七聲調式與西方利底亞調式的有機融合。

        (二)和聲的民族化風格

        前面針對歌曲旋律寫作方面的特點進行細致梳理,可以看出趙元任在旋律寫作方面民族化的有益探索,在縱向和聲方面,趙元任也做了多方面有益嘗試,為我國新音樂的創(chuàng)作開辟了新的道路。

        1.中國五聲化旋律與西洋大小調和聲的嘗試性結合

        多年的西洋音樂學習已耳濡目染,在趙元任創(chuàng)作中非常重視和聲的作用,正如其在該作品集的序中所言:“中國的音樂程度不及外國的地方,說起來雖然一大堆,可是關鍵就在個和聲方面。有了和聲的變化,才有轉調的媒介,一調當中全用起十二律來用得才有意義。沒有和聲不但是缺乏和聲的興趣,連單音上也沒有多少發(fā)展的余地”⑥趙元任編:《新詩歌集》,商務印書館1928年,第11頁。,除了運用純正大小調體系創(chuàng)作以外,趙元任對中國五聲化旋律與西方大小調和聲進行探索性嘗試。

        《織布》(劉半農作詞,1925年),全曲共有32小節(jié),歌唱部分只有14小節(jié),其余18小節(jié)為鋼琴音樂部分。聲樂部分除了結束處出現了一個偏音變宮之外,其余都在B宮五聲調式之上,表現出中國五聲化調式特點。下方的和聲建立在西方以三度和弦為基礎的功能性和聲進行之上,縱向形成了五聲化旋律與大小調和聲的有機結合。

        譜例9.趙元任《織布》

        上例是該作品的最后一句,富有精美倚音裝飾的五聲化旋律,使音樂更具韻味感。在配置和聲方面趙元任進行了精心設計,針對上方的旋律音,運用了西方大小調和聲體系組織,使橫向的和聲建立功能化和聲進行邏輯,對歌曲旋律進行襯托。

        譜例10.趙元任《聽雨》

        上例是《聽雨》的結束句,旋律是非常明顯為bE宮五聲化旋律,下方的和聲配置也明確地表達出西方大小調功能和聲的特點:主六和弦—重屬導七和弦—終止四六和弦—屬七和弦—主和弦(附加六度音),鋼琴高聲部細膩的五聲化對位旋律,又增添了幾多民族化色彩,從而形成了中國化風格旋律與西方以三度疊置為基礎的、功能性和聲進行的有機結合。

        2.和聲聲部寫作的民族化處理

        在和聲的民族化方面,趙元任可以稱得上是一位開拓者。除了在旋律寫作方面汲取民間音樂素材外以及中國化風格的自由寫作外,趙元任在縱向和弦結構及橫向的聲部進行等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加強了旋律與和聲風格的統一性。

        譜例11.《教我如何不想他》

        《教我如何不想他》開始的前奏部分及主體部分的開始,趙元任運用了“中國化和聲”加以組織音高體系,主要體現在各和聲聲部橫向的旋律運動中加強了五聲化旋律進行形式,“偏音”A只出現在內聲部。整個和聲主要建立在E大調的主和弦上,通過低聲部連續(xù)切分的主持續(xù)音、附加六度音的主和弦(第六、七小節(jié))來推動音樂的發(fā)展,輔助性質的下屬(第三小節(jié))只是增添了音樂的色彩。伴奏聲部第一小節(jié)第三拍的平行五度,形成了自由的和聲進行,彰顯了中國五聲化和聲特點,從而與旋律保持風格的一致性。

        結 語

        趙元任是我國20世紀20年代的重要代表作曲家,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既有西洋大小調風格作品,也有五聲化的中國風格作品,更有大小調與五聲性相互交融的作品。在其創(chuàng)作中非常重視和聲的作用,廣泛汲取民間戲曲、說唱音樂、吟詩調等來創(chuàng)作歌曲旋律,形成曲調的中國化風格。在縱向和聲配置上,趙元任卻大膽引用西方成熟的大小調功能和聲體系,以三度結構為基礎,合理使用12個音,加強音樂進行的邏輯性。在配置和聲時,既考慮和聲因素,又要兼顧音樂風格,通過增加主和弦的六度附加音、增加對位旋律及橫向旋律進行的五聲化等手段進行有益探索,開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音樂創(chuàng)作道路,對我國以后的音樂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猜你喜歡
        詩歌集趙元任大調
        貝多芬降E大調奏鳴曲Op.81a“告別”第一樂章三個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較
        趙元任早期琴曲的“選(編、創(chuàng))曲配伴奏”思維分析
        樂府新聲(2022年3期)2022-11-21 08:37:36
        店員嘲笑趙元任
        D 大調賦格 (鋼琴小品)
        當代音樂(2020年11期)2020-11-24 05:15:27
        G大調隨想曲
        ViVi美眉(2020年2期)2020-08-04 13:20:14
        詩歌集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考試周刊(2020年40期)2020-06-27 14:12:12
        美籍華人學者趙元任的多彩婚姻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38
        淺論海涅詩歌作品在舒曼藝術歌曲中的地位
        藝術評鑒(2018年13期)2018-11-14 02:49:16
        鮑勃·迪倫詩歌集竟有薯片味,每一冊的味道還不一樣
        潤·文摘(2017年9期)2017-08-04 00:37:23
        演奏莫扎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KV216》的預先準備
        樂府新聲(2016年4期)2016-06-22 13:03:15
        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完整版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91| 亚洲啪啪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十八区|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男女上床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久久久|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 欧美喷潮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国产午夜在线视频观看| 中国老熟妇自拍hd发布|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视频|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99e|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红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大香蕉视频在线青青草| 国产后入清纯学生妹| 精品丝袜人妻久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不卡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会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 免费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青青草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看|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