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楊
隨著當下我國生態(tài)建設整體進程的持續(xù)提速,在林業(yè)逐漸進步與發(fā)展的過程中,有一項事業(yè)正逐漸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那就是造林綠化工程項目。當下在造林綠化工程項目正式開展時,苗木移栽的實際成活概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苗木移栽技術能力的直接影響,在實際開展苗木移栽的整體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會顯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比如說苗木移栽工作失敗問題、苗木預先枯死問題以及苗木假活問題等,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們國家的造林綠化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最為普遍運用的一項技術方法就是苗木的移栽技術,正因如此,在開展該項工程的過程中,必須要給予苗木移栽工作的進步與發(fā)展以高度的重視程度,從而進一步提升苗木移植的實際成活概率,進一步減少工程項目所需要消耗的經濟成本,通過這種方式來盡可能地避免資源浪費的問題。
從根本上來講,造林綠化工程項目的實際重要程度是不容忽視的,其不單單能夠提升環(huán)境整體的美化程度,并且也能夠起到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作用,而在這一工程開展過程中,苗木移栽技術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直接地影響到環(huán)境綠化工程項目的成功與否。
1、苗木移植過程中具體應用的方法分析
依照被移植苗木的具體大小情況、根系情況以及移植地區(qū)土地實際狀況的各不相同,在實際開展苗木移植工作過程中具體方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①縫植移植法
這種移植方法大多數應用在小苗木的移植以及主根發(fā)達而側根相對而言不夠發(fā)達的苗木移植上。在實際進行移植工作的過程中使用鐵鍬或者移植錐依照株行距進行開縫或錐孔,在此基礎之上將需要移植的苗木放入開好的縫(或孔)中,使樹苗根部能夠盡可能的舒展,將土壤壓實,不能夠使樹苗保持懸空狀態(tài)。
②溝植移植法
首先進行開溝操作,并且將需要移植的苗木依照事先確定的株行距放進溝中,在此基礎上進行覆土,這種移植方式通常情況下被用在小苗的移植上。不管運用哪一種方法來進行苗木的移植,都必須要保證苗木的根系達到舒展,不可以出現卷曲問題或者窩根的問題;通常情況下移植的深度相對于原來的土層來講會深一些,通過這種方式來盡可能地避免在灌水后土壤出現下沉使得苗木的根系露出來,對最終的成活率造成負面影響。
2、造林綠化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苗木移栽的操作方式分析
①苗木的運輸工作
在對需要裸根移植的苗木進行運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把苗木的根部蘸吸水劑,接著使用塑料薄膜對苗木的根部進行包裹。如果需要移植的苗木帶有土球,那么可以通過使用草繩對苗木根部以及土球進行捆扎的方式來盡可能地避免土球出現碎裂的問題。在苗木的裝車、運輸等操作的過程中,都需要給予苗木足夠的愛護,做到輕拿輕放,通過這種方式來盡可能地降低對苗木造成的上海,確保苗木根系以及土球的完好程度。在實際對苗木進行裝運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都是苗木的根部向前,樹冠部位向后,樹體會與運輸車輛進行接觸,在其接觸部位應該使用軟物進行鋪墊,通過這種方式來避免樹干以及樹皮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損傷。在對部分灌木進行運輸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用直立裝車的方式,如果是使用露根運輸方法,就必須要將苗木的根部進行良好的遮蓋,從而避免受到風吹帶來的影響。在進行較遠距離的運輸過程中,在運輸中途應該對苗木進行噴水操作,從而避免苗木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失水問題導致移植的實際成活率受到影響。在卸載苗木的過程中,要按照由上至下的方式,為了能夠盡可能地避免苗木根系以及枝條被砸斷,不能夠直接將整車的苗木推下。如果卸車之后無法第一時間進行栽植操作,那么對于露根樹來說應該使用草袋臨時將其根部蓋嚴,也可以使用假植操作。
②苗木的假植工作
如果說苗木在運輸到達移植地點以后,無法第一時間展開栽種工作,或者需要移植的苗木太多,沒有辦法全部栽種完成,那么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展開假植工作,價值也就是臨時性地進行移植。在實際進行裸根苗木的假植工作中,首先要挖一個淺溝,使其能夠稍微大于苗木的根長,在此基礎之上以三十度角方向進行栽植。在完成苗木的斜栽工作以后,還應該將土分層的覆在根蔸上面,并將其填充密實,給枝葉噴水的頻率應該多一些。
3、精心管護
①旱天的補水
持續(xù)干旱應加大補水量和補水次數,尤其是淺根性的草坪更應及時補水。
②苗木還要做好病蟲害預防,一旦發(fā)現病情,要及時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制定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由于受環(huán)境污染的影響,許多微生物不同程度地產生了生理小種變異,應加強防控,特別是檢疫對象,一但發(fā)現應即刻就地銷毀,防止其蔓延。
③對綠地的日常管護
重點是草皮和花灌木,若措施得當可延長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開展造林綠化工程建設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也可以滿足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所以在發(fā)展中就要從合理運用苗木移栽技術上入手,在保證苗木成活率的基礎上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從而保證生活質量的有效提升,滿足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作者單位:164100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林業(yè)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