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什么是湖南人的精神?
最早提出湖南人精神這一概念的,是中國五四運動的旗手、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的陳獨秀。1920年,陳獨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歡迎湖南人底精神》,并將湖南人的精神概括為奮斗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然而,湖南人精神的研究在20世紀并沒有引起學界的關注,直至進入21世紀。2002年,劉健安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湖南人的精神》一書,明確提出湖南人的精神“可用填寫在三湘大地上的豪邁詩句作概括。那是屈原仰首問天的神姿,‘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那是范仲淹把酒臨湖的襟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那是譚嗣同的從容赴難,‘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那是楊度的隱忍絕決,‘若要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那是毛澤東閑庭信步的偉岸,‘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求索、奮斗、勇敢、犧牲、忍辱負重、自強不息,以天下為己任,以血色為旗幟,這便是湖南人異于尋常的精神”。這部專門研究湖南人精神的專著,盡管其社會反響不是很大,但無疑推動湖南人精神的研究走入了學界的視野,在一定意義上還啟發(fā)了2012年“湖南精神”的征集提煉活動。
“湖南精神”征集提煉活動歷時一年,于2012年年底正式公布,表述語為:“忠誠、擔當、求是、圖強?!边@8個字,是舉湖南全省之力、充分發(fā)揮全省人民的聰明才智、按照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原則,同時吸收了省外一些專家學者意見的結(jié)果。湖南精神是湖南人共有的氣質(zhì)和追求,因此湖南精神也就是湖南人的精神。它既有對傳統(tǒng)湖南精神的傳承,又有對現(xiàn)實湖南精神的要求,還有對未來湖南精神的企盼。湖南精神的征集提煉,有力地促進了湖南人精神的研究。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湖南人發(fā)揚“吃得苦,霸得蠻,扎硬寨,打死戰(zhàn)”的精神傳統(tǒng)。6月,湖南省文史館館員陳先樞發(fā)表《論湖南人的精神》一文,提出湖南人的精神表現(xiàn)在4個方面:一是心憂天下、不怕犧牲的愛國情操;二是經(jīng)世致用、實事求是的務實作風;三是敢為人先、兼收并蓄的創(chuàng)新精神;四是勇于任事、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
2017年6月,“湖南人底精神”學術研討會在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召開。岳麓書院原院長朱漢民在談湖南人的精神時提出,湖南人的精神是“勁悍民性與儒家士氣相融”。朱漢民認為,陳獨秀的“湖南人底精神”中的湖南人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一個泛稱,重點是指湖南的士人群體,即學者、書生或書生型的軍人;二是一種人格化的個體精神,既體現(xiàn)為道德、審美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又體現(xiàn)為性格氣質(zhì)的心理文化,即所謂的精神氣質(zhì)。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唐浩明在談到湖南人的精神時認為,湖南人的精神歸根結(jié)底,就是“拙誠”二字。唐浩明認為,“湖南人一無特殊的靈泛,二無雄厚的家底,三無過硬的靠山,要想做出一番事業(yè),混出個人樣,更沒有別的選擇,只有靠拙誠,靠愚公移山的精神”。100多年來,以曾國藩、左宗棠、毛澤東為代表的湖南人,能成就大事,能受到國人的尊敬和信任,就是靠這種精神。今天的湖南人最要繼承和發(fā)揚的,也是這種精神。朱漢民、唐浩明關于湖南人精神的分析,無疑深化了湖南人精神的研究。
2018年10月,岳麓書社出版的蔡鎮(zhèn)楚的《湖南人的精神》一書,將湖南人的精神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可以說是湖南人精神的深度開掘。
蔡鎮(zhèn)楚以文化學者的眼光,站在千古歷史與地域文化的高度,以宏觀審視與微觀考察相結(jié)合的方法,博采眾家之長,集古今學術文化之大成,將湖南人的精神概括為“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jīng)世致用”,并進行學理解讀。他認為,湖南人的精神,是河岳英靈,是漢魏風骨,是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文化性格與偉大精神的典型代表;湖南人的精神,是歷史的積淀,是歲月的年輪,是生命的積累,是三湘四水的風骨神韻,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千秋年華。霸蠻,善德,勤勉好學,心憂天下,敢為人先,是構(gòu)建湖南人精神、文化性格的本質(zhì)屬性。
《湖南人的精神》一書尋根問祖,找到了打開湖南人精神千古之謎的鑰匙。在書中,作者認為湖南人的精氣神,源自中華民族人文初祖“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民生意識和自我犧牲精神,源自中華道德文明始祖善卷‘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也同樣來自5000年積淀而成的民族文化精神。炎帝神農(nóng)氏部族,是中國農(nóng)耕文化、醫(yī)藥文化、茶文化、音樂文化和農(nóng)貿(mào)市場的開拓者,他們“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自我犧牲精神,鑄就了湖湘文化的遠古基因。炎帝神農(nóng)遍嘗百草的偉大精神,正如該書所說:“化作了赤縣神州的河岳英靈,成就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萬里長城。造就了炎黃子孫的人格魅力,也化作了神奇的瀟湘煙雨,滋育著湖湘奕世子民,鑄造了湖南人‘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優(yōu)秀品格和錚錚鐵骨”
《湖南人的精神》破解了解讀湖南人精神的神奇密碼。湖南人心憂天下,能文能武,敢于擔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該書認為,屈賈文脈,是湖湘文學之根,是湖湘文化之舟,是中華文脈之歷史輝煌?!吧衩氐臑t湘夜雨,無盡的瀟湘神韻,誘人的香草美人,奇妙的沅芷澧蘭,悠遠的湘妃斑竹,乃至神圣的二酉藏書洞,成就了屈賈文脈的美妙篇章?!薄拔幕鲜乔Z文脈的奕代傳承,是得江山之助的錦繡華章,是瀟湘云霞編織而成的錦緞湘繡;武術湖南,是千古戰(zhàn)神蚩尤和刑天的戰(zhàn)旗飛揚,是梅山教主張五郎倒立行走的倒海翻江,是曾國藩統(tǒng)率一代湘軍的氣吞萬里如虎……”“神奇的三湘四水,剛?cè)嵯酀暮先恕钤玢逶∩褶r(nóng)大帝倡農(nóng)耕的雨露,最早沾溉著中華道德文明的霞光,最早滋潤著偉大文學家屈原、賈誼的千秋文脈,最早孕育著宋明理學與書院文化的神奇本源,最早回蕩著偉大領袖毛澤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言壯語?!?/p>
從神話學、帝王學、歷史學、考古學、民俗學、方輿學,尤其是文化學和詩學等角度,縱覽湖南人精神賴以形成的地域文化基因和歷史積淀,全面審視湖南人精神形成、發(fā)展的幾千年的文化歷程,實事求是地闡述體現(xiàn)湖南人精神的歷史事件和風流人物,客觀地評述近代湖南人才的歷史功績和現(xiàn)代傳承,《湖南人的精神》視野廣闊。
“以史家之筆,詩化之辭,傳承史家之絕唱,作無韻之《離騷》,描述歷史風云,講述湖南故事,評騭風流人物,描繪三湘四水,張揚湖南人的拼搏精神,如云霞萬朵,瀟湘夜雨,芙蓉綻放,天地大觀,以此九曲芝蘭,縷縷瓣香,真誠地奉獻給湖南先哲先賢與父老鄉(xiāng)親?!弊髡叩哪康倪_到了,《湖南人的精神》一書,奉獻給讀者的不僅是一本清新可人、雅俗共賞的非常優(yōu)秀的讀物,也是激勵三湘兒女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湖南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