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珍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肝膽胰外科六病區(qū) 鄭州450003)
肝膽外科手術的涉及面相對廣泛,常用于肝膽、胰腺及脾臟等疾病的治療。近年來,在微創(chuàng)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傳統(tǒng)肝膽外科手術朝著微創(chuàng)腔鏡技術的方向發(fā)展[1],肝膽手術更加微創(chuàng)化、精準化[2]。但是,肝膽疾病常會給患者造成各種不適,再加上手術治療會對患者造成各種不良創(chuàng)傷,很多患者在術前和術后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需給予有效的護理來改善這一狀況[3],使患者積極面對手術和術后康復。我科近年來在人本理念的指導下,嘗試為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效果明顯?,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3 月~2018 年2 月我院肝膽外科收治的86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17例;年齡20~58 歲,平均年齡(46.35±2.69)歲;其中膽囊炎23 例,膽結石20 例。觀察組男28 例,女15例;年齡20~57 歲,平均年齡(46.29±2.71)歲;其中膽囊炎25 例,膽結石18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擬行擇期手術。
1.2 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患者;有精神疾病史者;理解能力低下者。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行常規(guī)護理。主動為患者介紹手術方案,告知術前各項檢查的作用及意義;說明術中注意事項;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和生命體征,給予止痛處理,并根據(jù)患者護理需求提供生活護理。
1.3.2 觀察組 行個性化護理。(1)整體評估: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及家屬聊天,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具體病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度、日常生活習慣及作息習慣等,對患者的依從性、認知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展開整體評估,并根據(jù)具體情況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2)健康教育:為患者提供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包括集中宣教、床邊一對一講解、發(fā)放宣傳手冊、座談、講座等方式,重點介紹疾病類型、擬定的手術方案、手術預期效果、相應健康知識等。列舉成功的治療案例,為患者講解本院的醫(yī)療水平、手術醫(yī)師的治療經(jīng)驗等,說明術中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項,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3)心理護理:日常護理中注意細致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慮或抑郁等負面情緒;對情緒狀態(tài)良好者給予肯定,并鼓勵患者給其他病友積極影響,讓患者獲得認同感和被肯定感,使其面對疾病更為積極;對存在負面情緒者,耐心講解負面情緒可能對手術實施和術后康復造成的影響,教會患者通過轉移注意力法、深呼吸法和讀書看報法等改善自身情緒。(4)并發(fā)癥預防:注意對引流情況加強護理,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和性質,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如引流液為臭腥味、減少或增加和里面有膿性絮狀物、血樣或紅色引流液等,應及時處理,向醫(yī)師及時報告;主動為患者講解各種并發(fā)癥跡象,告知預防措施和注意事項,囑咐患者一旦發(fā)現(xiàn)相關征兆及時告知護士;護士在每日護理中觀察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并做好切口護理,及時換藥,預防感染的發(fā)生。(5)運動指導:術后,囑咐患者盡早開始被動運動,在條件允許時下床活動,并主動告知盡早下床活動對疾病康復的意義和縮短康復時間的作用,鼓勵患者忍耐疼痛做適當?shù)倪\動;住院期間,根據(jù)患者的喜好,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案,囑咐家屬陪同患者堅持運動,促進康復。(6)出院指導:出院前,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居家生活護理指導,制定科學的家庭護理計劃,告知家屬如何幫助患者盡早康復,并說明規(guī)律飲食、作息和堅持運動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居家期間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4 觀察指標 (1)在就診時和離院時,以Zung 氏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評估,以抑郁自評量表(SDS)[4]對患者抑郁情緒進行評估。評估時,患者回憶最近表現(xiàn)在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地方畫“√”,完成自評后,由護理人員將各項得分相加并乘以1.25,獲得的分值中的整數(shù)部分為最終得分,<50 分說明有焦慮情緒,<53 分說明有抑郁情緒,分值越高,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2)統(tǒng)計兩組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3)統(tǒng)計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 就診時,兩組的SAS評分和SDS 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離院時,觀察組的SAS 評分和SDS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分,
組別 n 就診時S A S 評分離院時 就診時S D S 評分離院時對照組4343.65±3.5838.94±2.1546.54±3.9840.13±2.80觀察組4343.49±3.7232.58±2.0646.49±3.5734.16±2.76 t 0.20314.0060.0619.957 P 0.4200.0000.4760.000
2.2 兩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比較觀察組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間、排氣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比較
表2 兩組住院間、排氣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比較
組別 n 住院時間(d) 排氣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h)對照組4312.67±2.3542.77±4.5938.65±4.13觀察組437.58±1.0631.48±4.3226.77±3.09 t 12.94711.74515.103 P 0.0000.0000.000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肝膽疾病為慢性、多發(fā)性疾病,在外科中較為常見。肝膽手術常會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創(chuàng)傷,再加上很多患者對手術知識缺少了解,對疾病恢復情況缺少認知,因此,術后康復期間可能出現(xiàn)過度擔心、恐懼等情緒[5]。另外,很多患者不了解術后康復知識,術后怕疼痛或怕影響治療效果,不愿盡早下床活動,這不僅會導致住院時間延長,還可能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6]。
肝膽外科的常規(guī)護理通常缺少對患者具體情況的關注,護士一般憑借自身經(jīng)驗實施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近年來,我科嘗試應用個性化護理策略,個性化護理是從患者的病情、具體特點和護理需求等出發(fā),真正將患者作為護理的核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為患者提供具有針對性、符合具體情況的護理干預,以滿足患者的身心護理需求,促進患者機體康復[7~8]。在具體實施中,護理人員首先對患者展開整體評估,這是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的前提。人的認知會直接影響行為模式,糾正患者的認知狀況,有助于使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我科護士在為觀察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時,為其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健康教育,通過發(fā)放書面宣傳材料,讓患者在需要時自行查閱;一對一床邊健康教育,可以讓患者對相關知識了解得更為詳細;講座、座談等可以讓患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并可為患者提供一個互相交流、互相溝通的平臺,減輕患者的無助感和孤獨感。心理護理是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措施,在實施中需根據(jù)患者的具體心態(tài),采取相應的護理方法,有針對性地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另外,并發(fā)癥預防和運動指導均對患者盡早康復有重要的幫助,護士也需對這兩項內容加以重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良好的個性化護理更能滿足患者的康復及護理需求,并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患者病程。離院時,觀察組的SAS 評分和SDS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妭€性化護理策略的應用對改善患者情緒有重要幫助,這一方面是因為觀察組患者在護士心理護理下心態(tài)更加積極,另一方面是因為患者從病友、家屬和護士處獲取了更多力量,治療信心也得到增強。綜上所述,在肝膽外科護理中應用個性化護理策略,可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并促進患者盡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