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鳳玲
(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腎病科 新鄭451100)
2 型糖尿病屬臨床多發(fā)內科疾病,患者血糖水平呈現(xiàn)異常升高趨勢,且多數(shù)患者伴有胰島素抵抗等病理生理改變,治療難度較大[1]。目前,羅格列酮、二甲雙胍是西醫(yī)治療2 型糖尿病患者常用藥物,可有效減輕患者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但療效不甚理想。2 型糖尿病屬中醫(yī)學“消渴病”范疇,患者以氣陰兩虛型為主。中醫(yī)在2 型糖尿病的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獨特的優(yōu)勢。參芪降糖顆粒是一種由黃芪、人參、麥冬等多味中藥組成的中成藥制劑,具有生津止渴、益氣養(yǎng)陰、輸津澀精作用。本研究選取2 型糖尿病患者104 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參芪降糖顆粒聯(lián)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2 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8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4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2 例。對照組女21 例,男31 例;年齡38~67 歲,平均(53.25±4.70)歲;病程6 個月~12年,平均(4.86±1.33)年;體質量指數(shù)(BMI)22.0~26.0 kg/m2,平均(23.92±0.74)kg/m2。觀察組女22 例,男30 例;年齡39~68 歲,平均(54.31±5.11)歲;病程8 個月~12 年,平均(5.04±1.63)年;BMI 22.3~26.2 kg/m2,平均(24.10±0.69)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確診為2 型糖尿?。环衔麽t(yī)2 型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2];均符合中醫(yī)2型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3];臨床資料完整;患者知情,簽訂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伴有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疾?。淮嬖谛?、肝、腎、肺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酮癥酸中毒等嚴重2 型糖尿病并發(fā)癥;存在相關藥物使用禁忌或過敏;參與本研究前近2 個月服用降糖藥物治療;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羅格列酮(國藥準字H20080257)4 mg 口服,1 次/d;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43020277)0.25 g 口服,3 次/d。持續(xù)治療3 個月。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參芪降糖顆粒(國藥準字Z10950075)口服治療,1 g/次,3 次/d。持續(xù)治療3 個月。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后,空腹血糖(FPG)下降至4.4~6.1 mmol/L,餐后2 h 血糖(2 hPG)下降至4.4~8.0 mmol/L 為顯效;FPG<7.0 mmol/L,2 hPG<10.0 mmol/L 為有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有效+顯效)/總例數(shù)×100%。
1.5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2)血糖控制情況,兩組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糖化血紅蛋白(HbA1c)、FPG、2 hPG 水平。(3)胰島素抵抗,兩組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計算公式:HOMA-IR=FPG×空腹胰島素(FIns)/22.5。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0.38%,高于照組的73.0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治療3 個月后,兩組HbA1c、FPG、2 hPG 水平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下降幅度更大(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表2 兩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n 治療前HbA1c(%治)療3 個月后 治療前 FP G(mmo治l/L療)3 個月后 治療前2 hP G(mm治ol/療L)3 個月后觀察組529.34±1.086.20±1.02△8.73±2.115.98±1.06△11.76±2.346.40±1.88△對照組529.17±1.257.56±1.14△8.55±1.977.42±1.21△11.49±2.278.51±2.03△t 0.7426.4110.4506.4550.5975.499 P 0.460<0.0010.654<0.0010.552<0.001
2.3 兩組胰島素抵抗比較 兩組治療3 個月后HOMA-IR 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降低幅度更大(P<0.05)。見表3。
表3 兩組HOMA-IR 比較
表3 兩組HOMA-IR 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觀察組523.16±0.371.62±0.24△對照組523.11±0.352.07±0.41△t 0.7086.830 P 0.481<0.001
2 型糖尿病屬于慢性代謝性疾病,以胰島素抵抗、糖代謝紊亂、胰島素分泌缺陷為主要臨床特征,通常是由于胰島β 細胞功能缺陷減少胰島素分泌,引發(fā)胰島素抵抗,機體內胰島素調控葡萄糖代謝能力降低造成。同時,隨2 型糖尿病病程不斷延長,可導致胰島素抵抗程度呈上升趨勢,從而造成血糖水平逐漸升高[4~5]。因此,臨床治療2 型糖尿病患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于減輕胰島素抵抗,控制血糖水平。
羅格列酮、二甲雙胍是臨床治療糖尿病患者常用藥物,均可提高患者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血糖水平,但療效仍不夠理想。中醫(yī)認為2 型糖尿病基本病機在于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外邪入侵造成氣陰兩虛,患者伴隨乏力、多飲、多食、多尿等癥狀,主張采用生津止渴、益氣養(yǎng)陰、輸津澀精之法治療。本研究對2 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參芪降糖顆粒治療,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參芪降糖顆粒聯(lián)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療效顯著。參芪降糖顆粒屬于中成藥制劑,方中黃芪具有補氣升陽之效;人參具有生津液、輸精微、補脾氣作用;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可滋陰補肝、益腎固精;麥冬、生地黃、天花粉具有生津止渴、清熱養(yǎng)陰之效;澤瀉、山藥、茯苓具有健脾祛濕之效。諸藥合用,共奏生津止渴、益氣養(yǎng)陰、輸津澀精之功[6~7]。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黃芪所含黃芪多糖與消渴丸作用類似,可雙向調節(jié)血糖,減輕糖尿病癥狀;人參及其提取物可有效減輕四氧嘧啶、葡萄糖、腎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癥狀,還可增強腎上腺素分解肝糖原能力[8]。因此,參芪降糖顆粒具有減輕胰島素抵抗、調節(jié)血糖等藥理作用。治療3 個月后,觀察組HbA1c、FPG、2 hPG、HOMA-IR 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參芪降糖顆??娠@著控制血糖,減輕胰島素抵抗。綜上所述,采用參芪降糖顆粒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2 型糖尿病患者療效顯著,可明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減輕患者胰島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