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紅 付華蓮
摘 要:目前建筑工程規(guī)模和施工難度也逐年增加,這些都會給施工安全管理帶來影響。通過安全管理的制訂,嚴格監(jiān)督安全管理的實施,培養(yǎng)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降低施工過程中安全事故隱患的發(fā)生,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這是未來建筑施工單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建筑安全性,結構設計,建筑施工
建筑的安全性是對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其在建筑的實用性和人們的生命財產保障方面是最低的標準條件。那么在建筑工程結構的設計方面就要嚴格的遵照安全性為前提來進行。
1 結構設計現(xiàn)狀分析
1.1設計人員的工作能力不能滿足設計需求
當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發(fā)展給建筑結構設計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因素,可是建筑結構設計的整體構想和設計圖紙的繪制工作還是需要設計人員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知識來完成設計工作,建設設計過程中如果設計工作者具備的專業(yè)知識和積水水平不是很高,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問題。
1.2建筑結構常用的建筑材料出現(xiàn)的問題
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性還有一部分取決于建筑結構材料的應用。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師要充分的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以及適用性。因為材料的質量不過關而導致建筑結構不合理的建筑安全性較差情況也很常見。其主要是由于材料的質量不符合建筑工程結構的設計要求和建筑結構設計的不協(xié)調所導致的材料強度不夠、承重失衡或者重心偏移等問題出現(xiàn)的結構穩(wěn)定性不強而出現(xiàn)安全問題。這些現(xiàn)象嚴重的影響了工程的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對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和經濟成本都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例如建筑結構出現(xiàn)墻體裂縫的情況,根據(jù)其產生原因可以分為三種:溫度裂縫、構造裂縫及應力裂縫。這些裂縫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材料在攪拌過程中的比例失衡或設計不合理所導致的。
1.3設計人員缺乏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意識
建筑設計者年齡趨于年輕化,安全意識很少,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很多關于安全的細節(jié)問題并不會考慮到,對于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滲、沉降等問題都容易被忽視。其設計靈感很強,創(chuàng)新能力很強,功能性比較強,可是他們往往會忽視建筑本身的性能,更不要說建筑的安全性。建筑功能設計越完善,就會因為細節(jié)設計處理不到位,而造成安全事故發(fā)生。
2 提高建筑結構安全性的措施
2.1重視抗震設計,提高建筑安全儲備
通過對地震災害的調查研究,我們都知道抗震設計對于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保障有重要作用。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應該注重建筑抗震設計,加強其建筑抗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同時應該認真指導落實施工單位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對建筑抗震措施的實現(xiàn)。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壯大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建筑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適當提高我國的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有利于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儲備。我國設計規(guī)范相比于國外來說,在一些具體參數(shù)上還有些低,在安全儲備上還不夠,可以借鑒國外設計規(guī)范的優(yōu)點,在實驗數(shù)據(jù)的支持下,調整各方面的設計參數(shù),提高對建筑的安全儲備。
2.2剛柔并濟原則
在設計結構時必須采用剛度和柔性的原則,如果建筑結構的剛度太大,建筑結構的變形能力就會減弱,當外力受到影響時,建筑結構就會坍塌。建筑施工的靈活性太高,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會受到很大影響,導致嚴重的變形問題甚至建筑物本身的外觀。建筑結構設計中要合理的選擇建筑施工材料。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可以很好地運用建材的彈性和抗爭的特性,從而使建筑材料延性提高進而使建筑的抗震能力增強。同時,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要重視建筑項目的安全性和適用性,施工人員還可以運用彈性設計的方法來改善。
3 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性策略分析
3.1設計結構圖紙前詳細考慮各類問題
設計前要對建筑項目周邊的地質環(huán)境仔細勘察,明確建筑樁基的具體位置和樁基里面的鋼筋達到的深度以及混凝土的規(guī)格,隨后對建筑內部的消防逃生通道的布局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為建筑居住者提供充足的逃生空間,最后要充分的發(fā)揮建筑的用途,使建筑結構設計更加的科學合理,保障建筑的功能發(fā)揮。
3.2優(yōu)化改進房屋結構負載
在設計現(xiàn)代房屋建筑結構時,要高度重視房屋建筑的風荷載以及抗風系統(tǒng)優(yōu)化。尤其是風荷載,必須對其保持有效調整,建成的房屋建筑才能有效抵御外部自然災害沖擊,保證居住者的生命安全。概而言之,唯有保證房屋建筑具備良好的風荷載與抗風系統(tǒng),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與抗震性才能有效提高。對此,建筑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建筑時,要注重及時調整和完善建筑結構的荷載,使房屋支柱的預應力得到保障,進而提高房屋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防止可能性安全事故出現(xiàn)。但在調整房屋建筑結構的負載時,建筑工程師要嚴格落實國家的房屋建筑規(guī)定。
3.3優(yōu)化鋼筋混凝土設計,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建筑物的耐久性能決定了建筑能夠使用的年限和安全性能,然而建筑的耐久性是有建筑施工使用的鋼筋混凝土來決定的,只有優(yōu)化鋼筋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它們適合建筑周邊的質地環(huán)境,使得建筑耐久性更強。要想得到最佳的配合比,就要進行反復的論證試驗,同時根據(jù)建筑周圍的地質條件來確定最終的設計方案。只有通過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質量才能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不但確保了建筑的安全性,還能提高企業(yè)的影響力。
3.4采用多種提升安全性的設計方法
目前,在設計房屋建筑結構時,我國建筑工程師都傾向于應用以概率理論為核心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相較于其他設計方法,這種設計法能確保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這些設計方法時,設計者要著重考慮房屋建筑結構的功能以及其使用狀態(tài),盡可能在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基礎上充分確保正常狀態(tài)設計。
4 結語
如何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是結構設計和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為了提高建筑的安全,在按照國家規(guī)范的前提下,注重抗震設計,加強設計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設計規(guī)范的安全儲備;應合理使用設計軟件,能夠合理判別計算結果的對錯。同時,施工單位應該加強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以及對整個項目的施工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建筑的質量要求,提高其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劉寶龍.建筑企業(yè)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建設方案[D].華北理工大學,2018.
[2]羅麗娟.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機的建筑施工安全預警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
[3]王威.基于安全視角下裝配式建筑施工現(xiàn)場影響因素評價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