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8月24日,我參加了墾利區(qū)教育局組織的全區(qū)英語教師學科培訓,岳建梅老師就英語閱讀教學做了一場理論加實例的報告。岳老師剖析了現(xiàn)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文本解讀的重要性,解釋了何為文本的多元解讀及如何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在這次培訓中,我收獲頗多,受益匪淺。
一、強化詞匯學習
詞匯量的大小與閱讀理解能力成正相關,英文閱讀理解涉及到語篇、段落、句子、詞匯四個層次的理解問題,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對詞匯的理解。如果掌握的詞匯量太小,讀一篇文章,處處是生詞,則會處處碰壁,文章不可能順利讀懂。加強詞匯意義的解釋,了解詞匯的用法,是理解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岳老師指出,詞匯教學不能成為閱讀教學的主體。從教學的程序上講,先篇章后詞匯,也就是說在理解了篇章的情況下再學習詞匯。無論在課堂教學還是在課后閱讀中,都應該訓練學習者先理解文本,然后再執(zhí)行研究詞匯的意義。
二、強化語篇結(jié)構(gòu)知識
語篇的主要特征是語義連貫、銜接和語境。語篇表達的不是彼此無關的信息,而是語義連貫,相互關聯(lián)的信息,這些信息構(gòu)成連貫的整體。而句與句的排列、信息與信息之間、符號與符號之間的排列都應符合邏輯。掌握語篇結(jié)構(gòu)知識有助于閱讀理解,岳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指出應注重兩個方面知識的傳授。?首先要以顯性的方式將特定的文本結(jié)構(gòu)知識教給學生,其次要側(cè)重于策略訓練。
三、加強背景知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閱讀的障礙不僅僅存在于詞匯和語法方面,語言所承載的背景知識和文化信息也是閱讀理解的主要障礙之一,因為不同語言中某些詞語的概念雖然基本相同,但其表達意義和社會文化含義卻往往獨具濃郁的民族特色。作為英語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并盡可能多地介紹和傳授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努力提高學生對語言和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他們了解生活在不同社會背景中的人們的語言特征和文化習慣。
作為英語教師,應盡可能多地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和指導,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找到閱讀的樂趣。只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不斷的提高。